階梯

第二章

字體:16+-

浙省西北與徽省接壤的這一部分,一直是這個以魚米之鄉聞名的區域的發展軟肋。如果說馬梓筠的老家寧城是浙省的臉麵器官和重要髒器,那小鎮所在的安樂縣及安樂縣所在的湖城則類似於人體上一兩根微不足道的頭發,最多類似於一塊贅肉,一坨脂肪。在很長的一段曆史時期內,這塊區域的在與不在,有或沒有,本質而言對於浙省發展全局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甚至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某些意義上撤並了可能反而還會利大於弊。馬梓筠倒是完全不排斥這樣的經濟落後的生存環境。自己的一生反正就是小鎮人生的重複、重複、再重複,這點他早已認命。區別隻在於這鎮子是在海邊,還是在海上;是在湖邊,還是在湖中;是在平原,還是在丘陵;是在山邊,還是在山上;是在河這邊,還是在河那邊;是在森林的這頭,還是在森林的那頭;是在公路的起點、半途、還是在公路的終點;自己在這鎮子上是得待上一兩年,是五六年,是十多年,是二十多年,還是一直得呆到……死。小鎮的地理位置其實並不差,大致處在這個國家南北交接的中間部分。華東高速網的諸條主幹道與原有的國道貫通後,該鎮距離該國最繁華的國際化都市上城也不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距離東邊由鄰近蘇省的南部向低緯度一直延續到浙省最南端的全國經濟最發達寶地同樣最遠也不過六七個小時多的車程。可惜,地緣上的優勢並沒有給這個鎮子帶來多大的榮寵。世間萬物都是弊利相伴,短長相隨。小鎮固然是東部富戶們的近鄰,但是距離西北方向那個全國聞名的破落戶徽省則更加鄰近。這就使得由西向東的窮酸疾風的勁頭總是蓋過了由東向西的靡靡香風。久而久之,這裏的民風民俗也是獨樹一幟,與浙省絕大多數地區截然有別。居民的生活習性、飲食習慣、語言發音、思維習慣、節日風俗都更加接近於由此向北一千多公裏外的中原地區的豫省。豫省和徽省,一對難兄難弟,我國中部古老文明帶有名的兩個窮省,也是自古盛產乞丐與移民的大省。長久以來,除了共同擁有的幾乎在每個封建王朝期都要飽受水災、蝗災和戰亂的**之苦外,其中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擁有悠久燦爛的古代文明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遍布地上地下的古跡建築、帝王陵墓和國寶文物;另外一個則是飽受造物主眷顧,坐擁眾多聞名天下的險山奇峰、大江大河、古鎮古村等地理及人文奇觀。但在當代的經濟狂飆大潮中兩省都是發展乏力,長期掉隊,儼然成為“老子曾經也闊過”的隻能感懷輝煌曆史的沒落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