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站在地头上,双手不时的捶打着腰部的位置。
实在是太累了,本来以为自己这40点的武力值,最起码的体力上应该过关的。
没想到做了一点农活,就露出了原形。
反观在田地里的其他人,正在低头,小心翼翼的把手里黄黄的一小块东西放进早已挖好的洞里。
“子恒哥哥,你说的这个土豆,真的能种出来吗?”石头拿出一个竹筒,递给张毅。
张毅喝了一口才缓缓说道。
“你个小石头,我还能骗你不成!”
“看来程县令还是十分照顾啊!拨出的土地都是已经规整好的良田。”
张毅感慨了一句,本来以为程昱和任峻会欺负曹昂年幼。
没想到他们对于曹昂种田的要求,并没有太多抵触,反而更是喜笑颜开。
可能在他们看来,未来的曹氏集团继承人,懂一些农事总是有好处的,至于这百亩的田地能不能有收成。
无所谓啦!能让一个继承人意识到田地的重要性这点在他们看来,比种什么收获多少更重要。
“子恒,你让我们种的这些真是粮食啊!”
这时,张三从远处走了过来,拍了拍身上,溅起的尘土随着西风飘散在空中。
他还是不敢相信,自从他们这些黄巾军被曹操击败之后,其中最精壮的男子被挑选出来被曹操编成了五万的青州军。
其余的老弱妇孺,则是依照张毅接着曹洪曹昂献上去的屯田策,在东阿、寿张这里屯田。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里,因为当地的豪族被处理的差不多了。
更不要说旁边的水泊,为屯田提供了大量的良田。
张毅想的却是更多。
青州军虽然现在是曹操的直属部队,但更多的是类似合作的私人部曲的关系。
这个时候的部队,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情况。
比如张辽,就是带着何进的命令出去募兵,结果回来之后,人傻眼了,何进---死了。
那这些士兵怎么办?张辽就顺势把这些人收为部曲,先是董卓,再投靠吕布,直到最后跟了曹操。
至于曹操,更像是一个股份制公司的大老板,其他比如曹仁、李乾、臧霸都是带资进组。
直到曹操手里有了青州兵,才一跃成为最大的股东。
反观其他诸侯,更是同样的情况。
这也就是后来曹操去世之后,青州军直接不听曹丕的命令,一哄而散的原因。
因为这些士卒属于曹操,却不属于曹丕。
而张毅想改变的正是这点。
“张大哥,你还信不过我啊!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张毅笑了笑,揶揄了几句。
张三摸了把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嘿嘿笑着。
这点他还真没有办法黑张毅。
张毅在后勤军的时候,自己识字还教导其他的小孩子,这点他也听说过。
这个年代,知识都被豪族世家垄断,张毅完全可以不教授这些孩子。
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知识,教导黄巾军种植和收集野菜什么的。
一句话,张毅本来没有必要这么做,只是他做了。
单单这点,就是很多人比不上的。
“张大哥,你说要是这些田地都属于你们所有该多好啊!”张毅十分感慨的说了一句。
“嗨,这怎么敢想啊!以前给那些世家大族做佃农,能吃上饭不错了,现在哪里奢望有自己的土地!”张三连忙摇头,似乎拥有土地就是万分的奢望。
“嘿嘿,这个会有的,到时候你们不仅会有土地,还能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张毅接着说道。
“那也行啊!到时候如果曹公支持我们,那我们这些人怕是要舍了命为曹公争一争这天下正主之位。”
“放心,会有的,说不定马上就要到了。”张毅神秘的笑了笑。
不远的寿张县衙内,曹昂正梗着脖子跟程昱争执着。
“程县令,你就说行不行吧!”
“怎么让你们给这些人分田这么难?”
程昱有些无奈的看着曹昂,这怎么才来几天,就原形毕露了呢?
说好的去种地学习农事呢?你这上来就让我给这些黄巾降卒分田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三老制?
这么大的事儿,是我现在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做的?
程昱定了定神,问道。
“不知道大公子为何要给这些人分田地?”
“须知这些田地虽说是这些降卒开垦出来的,本质上都属于主公所有啊!”
“我知道啊!还不是那....”曹昂差点把张毅的名字给说了出来。
随即他想起了张毅临幸的嘱托,说道。
“程县令,分田其实不是为了单单的分田!”
程昱有些摸不着头脑。
见到程昱的样子,曹昂解释道。
“其实分田是为了让这些人编户齐民,同样在编户之后,能够抽取赋税和徭役、兵役。”
程昱摸着胡子,神色狐疑。
“大公子,你说的这些,主公让他们屯田,每年收取5成作为赋税不也是收税!”
“再者说,现在这些人的丈夫、兄弟都已经编成了青州军,不也是在服兵役?”
曹昂就知道程昱会这么问,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程县令啊!那你说为何前汉强,而到了本朝却是诸侯割据呢?”
程昱有些不解,这跟你让我分田有啥关系。
你这跑题的功夫也太六了吧!
曹昂见状,直接说道。
“我的程县令啊!因为前汉是正卒制度,现在都是募兵,这点你总能分得清楚吧!”
“前汉时,郡国兵能到长安北军做中央军,再看现在的洛阳禁军,都是天子自己募兵,孰优孰劣,程县令总比我清楚吧!”
程昱脑子里的怀疑越来越重了,这些话不像是曹昂能想出来的啊!
随着怀疑的加深,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十分瘦弱且另类的身影。
“大公子不用考我,前汉曾每年抽出农闲的两个月,对青壮进行训练,此之谓‘都试制’。”
“郡国兵在郡国服役一年以及在长安轮换服役一年,一共两年,谓之‘正卒’。”
“可是这跟分田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