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婿

第一百九十章 告御状

字体:16+-

宋文侯离开府衙,直接前往了皇宫。

他跪倒在皇上面前,将儿子被害一事添油加醋说出来。

“皇上,杨成一直维护凶手,还不让我带走儿子,其心可诛。”

“臣是被逼无奈,才来请皇上为臣和儿子做主。”

近些日子,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消停了不少,皇上烦心事少了很多。

结果舒心不过两日,宋文侯就呈上这么一件事。

杨成是皇上亲自提拔起来的,为人他最清楚。

碰到这般棘手的案件,早就将凶手和死者都交给宋文侯了。

他居然会当众为凶手开脱,莫非凶手是他亲人?

“宋文侯莫恼,朕已知晓此事,定会给你个交代。”

说着,便派人将杨成叫过来。

宋文侯挺直胸膛,瞬间硬气起来。

看等杨成过来,他要如何开脱。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杨成神色十分平静。

在宋文侯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他已经找仵作验过尸了。

面见皇上时,还把仵作的验试结果呈了上来。

“宋文侯世子是五脏六腑皆凝血而亡,并非外力所致,应是中毒症状。”

“只是世子中的毒世间罕见,连仵作也验不出来。”

“按照世子体内凝血程度,服毒之时距离死亡之时起码要有一个时辰。”

“而一个时辰前,宋文侯认为的那位凶手还未出府,所以此事定有隐情。”

宋文侯瞪大眼睛,当即怒吼道。

“你居然敢刨开我儿尸身,你是想让他死也不得安息吗?”

杨成一字一句回怼。

“世子本就有冤屈,怎可含冤入土。”

“若是随便处置了一路人,让真凶逍遥法外,那才真的不得安心。”

宋文侯被怼的接不上来话,只能指着杨成。

别说是他了,连皇上都在心中暗暗惊奇。

杨成什么时候这么有原则了?

“你们抓到的嫌犯是什么人?”

宋文侯听到此话,立刻跪下。

“回皇上,那嫌犯是一个叫做明渊的小子的家仆,臣怀疑他也脱不了干系。”

明渊?是在最近密报中经常出现的名字。

“原来是他,这次的疑凶就是他的家仆?”

宋文侯立刻又将明渊和婢女公堂之上打人的事情,添油加醋说出来。

“这俩人藐视公堂,当众行凶,现在我胸口被踢到的地方还隐隐作痛。”

“杨大人不光对他们的恶行不闻不问,反而还处处偏袒。”

“臣实在是没有办法,所以只能求皇上为臣做主。”

杨成眼睁睁的看着他将黑的说成白的,立刻澄清起来。

“回皇上,都是宋文侯先要掐死嫌犯,其他人只是想要阻止他。”

“臣只为维持公堂秩序,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眼看着二人就要吵了起来,皇上揉了揉太阳穴。

“宋文侯,你当真要在案件没有调查清楚时,要动手行凶吗?”

听到这话,宋文侯一愣,当即哭嚎起来。

“皇上恕罪,我以为那嫌犯就是真凶,没必要再查下去……”

皇上却打断他。

“那只是你以为而已,杨成是京都府尹,他自会将案件调查清楚。”

“是你先在公堂之上行凶,对方只是阻止你。”

“况且朕看你气息挺足,应该没有怎么样。”

“就将此事全权交给杨成,朕相信他会断清此案,给你一个答复。”

宋文侯顿时满脸苦色。

皇上居然向着杨成说话?

皇上似乎觉得这般说法下了宋文侯脸面,想挽回一二,所以又给杨成施压。

“但此事牵涉到宋文侯世子,朕限你三日之内查清此案,你可否做到?”

杨成立刻表示能做到。

皇上脸上带着安抚的神色,劝说宋文侯。

“侯爷不妨再等三日,世子尸身放在义庄也不会腐。”

“若是三日之后,杨成办不成此案,朕把他和那嫌犯都交给你处置。”

宋文侯这才稍稍满意一点,恭敬谢恩。

皇上表情和善,摆了摆手。

“你先退下吧,朕再与杨大人嘱咐几句。”

宋文侯瞪了一眼杨成,领命退下。

杨成眼看着宋文侯离开,这才舒了一口气。

幸好这第一关是过了的。

只是他也有些犯难,若是真办不成此案,也不知宋文侯会如何对付他。

可事已至此,已然没有回旋的余地。

皇上轻咳了一声,夺回了杨成的注意力。

“朕叫你三日办成此案,办不成,连你一起交给宋文侯处置,你可有怨言?”

杨成被吓了一跳,不住磕头。

“臣哪敢有怨言,臣定然会将此案办好,不会让皇上忧心。”

皇上点了点头。

他就喜欢杨成这样识大体的性格。

虽然不知是谁让他作此改变,但想必和那个叫明渊的青年有些干系。

“朕听闻前些日子你已经办过明渊一案,是他的身份疑云。”

杨成知道,别说在京都了,便是在大周,万事都在皇上的掌控之下。

所以皇上知晓此事,他并不奇怪。

“的确如此,不过他已找到人证,证明是那婆媳两人诬告。”

皇上却似笑非笑,反而提起另外一件事。

“朕可是听说大皇子全程参与你办案,这并不符合规矩。”

杨成听到这里,冷汗已经出来了。

圣心难测,皇上突然提起大皇子,杨成根本不知他什么意思。

“回皇上,臣也不大清楚,可能大皇子对此事十分感兴趣。”

皇上只是微微一笑,挑了挑眉。

“那你是否觉得此案也是大皇子暗中主导的?”

杨成只觉得浑身一个哆嗦,差一点瘫倒在地上。

什么叫做“也”?难道皇上知道身份疑云之事是大皇子主使的?

他此时大脑已一片空白,他根本不知自己卷入了什么样的事端当中。

“皇上,臣,我不知道……不对,臣……”

他压根不敢接此话。

因为他不管怎么说,都变相承认了这个“也”字。

也就是说,他认为上一件事是大皇子主导的了。

皇上看他这般为难的样子,只觉得有趣,抚须大笑。

“杨成,你不必这样为难,朕并非是在试探你。”

“朕只是觉得,你既知道此事很可能与老大有关,为何还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