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安西城菜市口。
这里本来是监斩犯人的地方,但今日这里却人声鼎沸,无数百姓将菜市口围得水泄不通。
因为今日有一个重大的事情将要发生。
昨日,长青帝亲临安西,并且发布了诸多诏令。
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就是诛杀令。
除了诛杀令外,还有一件事情令百姓们彻夜难眠。
那就是今日将要公开处决西凉以董光黎为首的一众贪官。
监斩台上,李长青正坐龙椅之上,一众官员武将恭敬立于一旁,小喜子正在拿着长长的卷宗宣读着有关前西凉总兵以及诸多贪官的条条罪行.....。
“董光黎,景仪年间渭河县人氏,于崇宁十年,晋升为西凉副总兵,同年设计坑杀了上任西凉总兵王光伟......。”
“昭武元年,董光黎晋升为西凉总兵,为了排除异己陷害朝廷命官严拯,罗发,黄誉.....,等十三名主要官员,又收原西凉巡抚贺立辉三百万两赃银,让贺立辉坐稳了西凉巡抚之职位.....。”
“昭武三年,董光黎兼并西凉百姓士族等土地五万倾,至昭武十三年,总共吞并的土地约为二十三万顷,不服董光黎暴政者皆死于非命,董光黎与西凉巡抚贺立辉同流合污,欺上瞒下,直接人命涉及五十三条,间接人命涉及两百三十条.....。”
“昭武十年三年冬,京城不良人衙门已经对董光黎犯罪的证据有所掌握,外加匈奴入侵之际兵变也尽数是因为董光黎,其不顾百姓死活,不顾士兵死活,视大秦律为......。”
“西凉巡抚贺立辉,景仪年间陕西人氏,崇宁十年调往西凉,与董光黎狼狈为奸,搜刮民脂民膏总计白银九百三十万两.....。”
“西凉知府.....。”
“西凉......。”
“朕今日,”
崇宁十年,是李长青上任帝王的年号。
崇宁之前,年号为景仪。
而李长青登基后,其年号为昭武。
昭武十年,也就是李长青亲政的时间段,也是李长青开始放飞自我,不断昏庸的时间段。
下方的百姓,一个个用充满了仇恨的目光盯着监斩台下的一众官员。
这些人,大约有两千六百多人。
因为各个犯案官员的家属,无论老幼,甚至是旁族,母族等都被通通抓捕归案。
现在的西凉,尽数由军队一手掌控。
大部分的涉案官员,从诛九族到诛满门无一逃脱。
“他们烂了,朕心痛万分,朕愧对西凉百姓,愧对祖宗江山社稷,愧对天下苍生!”
“今日,朕与众位乡亲共同监斩......。”
“凡西凉百姓,皆可由官府统计后,来衙门领取一定的救助金,凡被侵占土地者,朕一定会换尔等一个公道!”
随着小喜子口干舌燥的读完卷宗,下方的百姓们沸腾了。
“好!”
“好!”
“好!”
排山倒海的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紧接着,万民都热泪盈眶,跪地磕头。
“陛下英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爷,您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啊......。”
“狗官,该死的狗官,杀了你们真是便宜你们了....。”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
“......。”
百姓的叫好之声,犹如浪潮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部分人都杂乱无章的跪地磕头。
他们等这一天,等太久了。
若不是董光黎克扣军饷太严重,也不至于石头城等几城的卫所兵见匈奴就弃城而逃。
他们不弃城,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又怎么会被匈奴肆意凌.辱?
要不是因为不良人彻查,根本不知道这位西凉总兵与西凉巡抚已经腐败到了这种地步。
“行刑吧。”
“是,陛下。”
李长青看着百姓们高兴无比的模样,挥挥手,示意道。
倏尔,一场极为血腥的场面上演了。
原本就遍体鳞伤,已经神志不清的董光黎等人,被绑在了十字桩上,开始由刽子手一片片割着身上的肉。
十几名官员,同时被凌迟,数千名家属纷纷被砍头。
这是何等血腥而又残暴的场面?
但出奇的是,上到花甲之年的老叟,下到几岁的黄口小儿,都毫无畏惧看着面前的一切。
西凉之地,腐败太久了,需要正义的光。
今日,皇帝陛下,带着正义之光来了。
西凉本就民风彪悍,这等砍头的场面对于常年受到匈奴袭击的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事。
“打贪官,一是要为国除害,二是要为民除害,若打掉贪官只便宜了国家而对百姓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好处,都是虚假主义.....。”
良久,当砍头的行动还在继续之时,李长青默默说着,“元魁皇叔,你说朕说的对吗?”
闻言,坐于李长青一侧身穿蟒袍的李元魁虎躯一震,连忙回应道,“陛下您说的是,臣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心狠手辣,陛下若是不以重拳出击,大秦势必会毁在这些蛀虫手中。”
“是啊,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复之烟焚。”李长青微微一笑,又厚着脸皮说出了一句古华夏千古名言。
此话一出,李元魁乃至一众文官武将皆眼前一亮。
李长青之前是什么样的人,李元魁可是清清楚楚。
但现在看来,李长青变得连他都不认识了。
不但有着无比恐怖的帝王心术,而且还出口成章,这与他印象中的李长青简直是判若两人。
但李长青越优秀,李元魁越是开心。
大家同是李家之人,身上流着一样的血,李元魁自然希望李长青越来越优秀。
倏尔,李长青的目光看向了一个面色略微发黄的青年,“你就是西凉巡抚府衙的主簿是吧?”
“回陛下,下官胡元,正是巡抚衙门的主簿,主管粮马,户籍,征税等事宜。”
这名青年,有着厚厚的黑眼圈,面色发黄,看起来好像一副肾虚的样子。
但此人,却是巡抚衙门之中的一股清流。
来到西凉的不良人能彻查出这么多的罪证,与胡元有脱不开的关系。
此人也是寒门子弟,虽然仅仅是八品芝麻官,但兢兢业业从不与众贪官同流合污,只是因为人微言轻改变不了什么事,而终日不得志。
“很好。”
“以后,你就是西凉巡抚了,朕给你三年的机会,你可有勇气接受?”
闻言,胡元瞳孔一缩,愣在了当场。
周围所有人都对胡元投来了无比羡慕的神色。
这青年,被陛下青睐,怕是要一飞冲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