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这一趟出访大华之旅,郑和可谓是大开眼界。
见到了不曾见过的海上风光,更是见到了异国他乡的繁华与平和。
美景、美食、奇闻异事仿若排成队一般,前赴后继的出现在他面前。
如果单单从旅行的角度而言,他这一趟,走得真是非常值得。
可若是从大明皇家内侍的角度来讲,他这一趟,那绝对称得上是惊心动魄了。
无论是大华海军那破浪而来的威武,还是上京城那冠绝于世的繁华,甚至是大华那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物件、新玩意儿。
这些东西无一不在说明着,大明已经被大华落下得越来越远了。
光这些明面上的东西还不说,更让郑和心惊的,还是那位大华的皇帝陛下。
虽然他一直以来对朱棣推崇备至,更是忠心耿耿,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朱柏作为一国皇帝,干得比朱棣更好。
那种江山尽在掌握,一言一行尽显风度,压根不在乎郑和那点小心思的作派,郑和不得不叹服啊。
而且,朱柏能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
那便是压根不在乎大明以及朱棣的反应,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能从容应对。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坦然面对一切阴谋诡计。
郑和原以为,自己在大华这一段时间的“修炼”已经算是让他见过世面,不会再弄出什么大惊小怪的情况来了。
更何况,这都到了大明境内了,还能咋地?
可事实上,他发现自己错了!
光他看到眼前这个男人的时候,他的两条腿就在哆嗦了。
“您怎么到这儿来了啊?”
郑和的声音都在发抖。
不怪他紧张啊,他再怎么见过世面,也没见过被赶下皇位的皇帝,居然在外面浪了几年以后,堂而皇之回来的啊。
没错,眼下出现在他面前的正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此刻一身大华远洋船长制服,那叫一个干净利索、英姿勃发。
他看到眼前郑和这提心吊胆的模样,微微点了点头道。
“郑公公,我等你很久了!”
“此番前来大明,并且在此恭候郑公公,乃是为了随郑公公一起,往那京城走一遭。”
“你大可提前跟我那四叔说一声,就说我想跟他见上一面,聊一聊!”
郑和听到这话,整个人都傻了。
啥意思?
是不是想搞我啊?
陛下要是知道,建文帝被我从大华给“带”回来了,我小命还能保住?
而且,朱允炆之前在大华待的好好的,怎么就忽然来大明了?
这里面到底是不是还有什么阴谋诡计在?
此刻郑和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身边的每一个动静似乎都成了风声鹤唳一般,草木皆兵之下他甚至不断的转头到处查看着。
朱允炆哭笑不得的看着郑和这番作派,主动说道。
“行了,郑公公你不用找了!”
“我这次来,就是我一人而来,我连十二叔都没告诉。”
“更不是什么带着大华大军而来!”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作为一名大华人,我大华若是要进攻大明,哪里还需要玩这种弯弯绕绕?”
“因此,郑公公,你大可放心便是!”
听到朱允炆这直白到极点的话语,郑和整个人麻了啊。
这啥啊?
这到底是看不起大明还是太耿直了啊?
虽然郑和有心为大明说上一两句,可话到了嘴边却始终说不出口。
因为这一段时间的见识,早就让他明白了。
大华,跟大明真就不是一个世界的。
在见识到了大华最真实的一面以后,对于大明了解颇深的郑和清楚的知道。
很多事情,甭管消息传成了什么样子,也甭管别人嘴上怎么说。
只有真正实地走上一遭,才能明白那里面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所以,朱允炆这番话,虽然足够直白,但郑和还真不好反驳什么。
不过,他这会儿依旧心中打鼓啊。
因为他弄不懂,朱允炆为何明明都已经在大华生活了好几年,甚至现在都以大华人自居了,还偷偷来大明见陛下呢?
别看这会儿朱允炆一口一个四叔的,但当年二人之间可没少龌龊。
这要是把朱允炆带过去了,这对叔侄俩闹起来了,他岂不是白白背锅?
但是……
郑和抬头看了看朱允炆,又扭头看了看自己身后一众竖起耳朵听了半天的侍卫,长长的叹了口气。
刚刚这位建文帝表明身份的时候,不仅他听见了,身旁的一众侍卫也听见了。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的他,只剩下上报朱棣,同时带着朱允炆前往京城一条路了。
毕竟,他说来说去、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介内侍,说白了就是老朱家的家奴而已。
他哪有资格替朱棣来决定这么大的事?
沉默了片刻后,郑和无言的点了点头,开始安排人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的先给朱棣报信。
同时,转而开始安排起了后续的行程。
而朱允炆,则默默的站在一旁,眺望着广州府这熟悉而陌生的城镇。
他之所以忽然来到大明,其实也不算是心血**。
早在大华,朱瞻基刚刚到的时候,他跟朱瞻基那次海边洽谈,他聊的其实就是朱棣。
他很好奇,在朱瞻基的眼中,朱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固然朱瞻基的描述不会特别准确,但至少多了一个角度不是嘛?
他没跟朱柏以及郑和等人开玩笑。
他对于皇位,确实没什么想法,但毕竟那个位置是皇爷爷朱元璋交到他手上的。
他终究还是想去看一看。
同时,他也想跟朱棣聊一聊,看看这位抢了他位子的四叔,究竟如何。
于是,他便毫不犹豫的只身一人来到了大明。
反正认识他的人没几个。
他或许名气很大,但真正见过他面貌的又才几人?
更何况,他现在正式的身份乃是大华远洋船长朱文好吧。
真当大明能随意捉拿他?
他也不蠢好吧,真当他没有一点把握啊!
等到郑和安排好一切之时,已经过去整整五天了。
而原本停靠在广州府的海船,也重新起航,只是船上多了一个特殊的乘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