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费得不多,赚头极大,真是划算的买卖。
因之,赵无忌每逢新占领一个地方,必定访求这地方的读书人,软硬都来,网罗在幕府里做秘书,做顾问,做参谋。
徽州的老儒毕升,告诉赵无忌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对赵无忌后来的事业极有影响。
从渡江以后,赵无忌还是遭遇到粮食的困难最多。
几年来到处战乱,农村壮丁大部分从军去了,土地上的劳动力大大缺乏,加上战争**,粮食收成减少。
各处军队的给养,形式上数目大半,招安乡村百姓缴纳粮草,叫做斋粮,其实还不是等于抢劫。
生产减少,消费量相对增加,百姓饿死多,军队更加吃不饱。扬州的青衣军甚至拿人做粮食。
在行军的时候,出征军士概不支粮,按照赵无忌军令:“凡入敌境,听从的就均匀分配。若攻城而被抗拒,任从将士分配,随意拿取。若投降,即令安民,一无所取。如此则人人奋力向前,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还是说雅一点是征收粮草,老实一点呢?抢粮。检刮这一词的来源,是同时候苗军创的。苗军打仗,靠检刮供给,检刮的意思是抄掠,不过比较上分量还重一点,重到刮干净不留一点儿的地步。
这种办法,不打长远算盘的时候,倒也方便。
局面一开展,计算一下,政权的巩固靠老百姓服从,要粮要税都出在老百姓身上,全家干了,下次向谁要?而且,把老百姓逼到无路可走,他们也会反抗,不是自找麻烦吗?孔仲武和胡大海都打报告,以为屯粮这办法要不得。
赵无忌想了又想,要立下一份好基业的另想办法:与其向老百姓抢,不如自己来生产。
古书上有过屯田的例子,乾坤王朝十八年,坤历1358年二月,以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修筑河堤,兴建水利工程,恢复农田生产,供给军需;又分派诸将在各处开荒垦地,立下规矩,用生产量的多少来定赏罚。且耕且战,几年工夫就成绩显著,仓库都满了,军食也够了。
才明令禁止征收柴粮,人民负担减轻,足食足兵,两方面全顾到。这年十一月又立管领民兵万户府,抽点民间壮丁,编制作民兵,农时则耕,闲时练习战斗,作为维持地方安宁的力量,抽出正规军专门进攻作战。
这样,把作战力量和生产力量合而为一,不但加强了战斗力,也同样加强了生产力。这一番作为,说明了为什么当时群雄都先后失败,唯独这个新起的小头目所以成功的原因。
外围的威胁解除,内部的生产有了办法之后,赵无忌的眼光立刻转移到浙东西的谷仓。
步骤上先取皖南诸县,巩固后方基础,再由徽州进取建德路,改为严州府,先头部队东达浦江,构成侧面包围婺州的形势。
十二月,赵无忌亲自统率十万大军,军旗上挂着金牌,,在一条河流旁边,设置了一座军营,驻扎了五万大军。
赵无忌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的野心并不在南直隶和福建地区,而是在中原,甚至是北方,所谓北方,是说北方的蒙古和契丹。
赵无忌的目标是整个大汉的疆域,只要他能把大汉整个纳入手中,那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天命之主,他的野心将超越历代帝王,成为大汉的第一位君王。
不过,想完成这一切,也是很艰巨的,不但要控制中原、辽东和漠南,还要控制北直隶的四川、湖广,甚至是南洋。赵无忌知道,自己的目光要放长远,现在还远未到那一步。
赵无忌的军事布署,很快传递到了南方。
这些年来,赵无忌在江南,在北方都建了一些据点,以及各种商贸贸易站点,为后期扩充的资本做准备。
这时,赵无忌的一封信引起了南方各大势力的注意。
南方各大势力纷纷派人送信前往杭州,想要见到赵无忌的庐山真面目。
然而,赵无忌的军情机密不泄露半分。
这封信的内容,是赵无忌让他的弟弟,宋献策写给赵无忌的。
在徽州城外开始了对湘北诸县、浙东各县的进攻。
湘北诸县,是南宋末年,汉朝皇帝刘宏治理湘北,并且在其中设立了许多州郡,分封了各州各县县官,其中,就有湘江县。
湘江县位于湘北东南,距离邕州仅有五千里的路程。
赵无忌率领十万大军从湘江县南下。
湘江县是湘北一带的主要交通枢纽,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赵无忌率领大军进驻湘江县。
当时湘江县的县官是陈国忠,是赵无忌从京师派出的。
陈国忠的确能干,赵无忌刚到湘江县,他就把一切安顿妥当,并且按照赵无忌的指示,让士兵们分散,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开展起了战略布防。
这些士兵是陈国忠的嫡系,陈国忠也没想到,赵无忌竟然会在短短几天内,把他的嫡系调动一空。
他的嫡系,只剩下两个,分别是陈义福和陈义福的儿子陈世豪。
陈义福和陈世豪是赵无忌从京城选拔的,一起到湘江县,一同接受训练。
这一次,赵无忌是准备用这两兄弟来试探湘江县的底线。
赵无忌是个很狡猾的人。
正式踏入浙江。
此时,天气已经冷得快要结冰,一路行来,风雪不绝,大雪封山。
在路上,大批大批运送粮食物资的船只,不断往来,大雪中,运送的物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其他各类的生活必须品。
这些物资都是从浙江运往北平,北平那边的商贾们,都是依附于徽州,这次徽州来袭,自然要把他们都拉过来。
这次,赵无忌带队的是一个连队,两万余名精英士卒,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奔行着。
一路上,赵无忌发现,越过崇明山,进入湖广地区,这里已经变得很热闹,大大小小的商号遍布于街道上,商贩的吆喝声、车马的鸣笛声、人流的喧嚣声,让整条道路都显得异常繁华,仿佛进入另一个时代。
赵无忌知道,这里是杭州,一座大都市。
杭州是南直隶、福建、云南、广西、四川和山东、粤西的重镇,历史上,这座城市曾在明末清初的洪承畴的领导下兴盛一时,但是在洪承畴被俘之后,一夜之间就陷落了,从此一蹶不振。
赵无忌知道,这是洪承畴失败造成的,如果他没有败必定会取得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