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教主大人

第44章 决战2

字体:16+-

谭绍震忠厚老实,无见识,也没有整个的计划。所占的地方虽大,却守不住,打过来,打过去,拉锯战只是苦了老百姓。

新水位置不够好,迁都到汉阳,丞相倪蛮子(文俊)兵权在手,谭绍震给制住了,动弹不得。

乾坤王朝正十七年,坤历1357年九月,文俊谋杀谭绍震不成功,出奔黄州。部将沔阳人张元建,家世打鱼为生,在县里当秘书,不甘心被埋没,投奔红军,立了战功,做领兵元帅,怀着一肚子野心,没处施展。

文俊逃到黄州,正是他的防区,用计杀了文俊,夺过军队,自称平章,向东侵占安庆、池州、南昌诸地,和赵无忌接近。两军常起战事,互有胜负。

乾坤王朝至正二十年五月攻下太平,大军进驻采石,以为克日可以占领应天,使部将杀了谭绍震。急性子人,也等不及择日子、选地方,就以采石五通庙做行殿,暴风雨里,即皇帝位。

国号汉,改年号为大义,尽有江西湖广之地。

群雄中张元建的军队最精锐,疆土最广,野心最大。赵无忌在应天,张元建看来是碗里的肉,伸手就拿到。使人和宁国昌相约,东西夹攻,亲自带领水陆大军从江州顺流东下。

水军大舰名为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等,共一百多艘,战舸几百条,真是“投戈断流,舶千里”。消息一传到应天,大伙都吓慌了,有人主张投降为上策;

有人说不如放弃应天,躲过风头再看;主战的提出主动出击太平,牵制张元建兵力。七嘴八舌,乱成一团。胆子小的竟背地收拾细软,盘算城破后的去处了。

赵无忌沉住气,单独和诸葛南风在卧室内决策。投降不是办法,逃走更不是办法,目前的出路只有抵抗。

抵抗有两种战略,一种是两线同时作战,东西兼顾,兵力一分,必败无疑。另一种是迅速集中全力,看准敌人弱点,做致命的一击,然后再回师来对付另一线,这还是两线作战,不过有个先后缓急。

问题焦点在于争取主动。

第一种打法很现成,等着就是了,不过很吃亏。第二种打法当然好,可是,第一,先打谁?第二,如何抓住有利机会来打?第三才是如何打。一句话,是要争取主动。

研究两线形势,主敌是张元建,配角是宁国昌。兵力陈强、张弱,士气陈骄、张馁,水军陈多、张少,那么,就看得出来,只要有办法先打击陈军,

造成一次大胜利,张军势孤,连进攻都不可能了。

但是这样一来,张元建势大,宁国昌也势大。

如果先打张元建,那么,就等于是在给宁国昌机会,让他趁虚而入。

如果先打张弱,张强,又不可避免地和宁国昌碰上,那是得不偿失。

第二种方案更好,不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和财富。只要把张弱、张强、张馁三人击溃,张元建势必大伤元气,不敢继续攻击宁国昌,只能退守汉阳,这样,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宁国昌。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这边就有些麻烦了,宁国昌不可能给自己机会,一定会紧咬住自己不放。

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麻烦呢?

赵无忌思考良久,想不明白,便干脆不去想。反正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还是先解决眼前的难关吧!

他和宁国昌打过几次交道,知道宁国昌的性格。宁国昌的性格很直,不喜欢拐弯抹角。他不喜欢玩什么阴谋诡计,但是,如果自己能够借着张弱张强两人,让他和张元建起冲突,那么,这个事情也就简单了,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宁国昌。

想到此,赵无忌吩咐下去,召集人马,开始布置作战。

第一步是打听张军的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先打陈军的风险。

打听到,张军有三万水军,兵马精良,水战能力强悍,而且,张军在水战上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强烈,是一支难啃的硬骨头,要想打垮张军,必须有先发制人、以逸待劳、快刀斩乱麻的办法,这是一个大问题。

先发制人,快刀斩乱麻!

这个问题,赵无忌已经考虑过了。他认为,首先要把张元建打服,打怕,让他明白自己的厉害,知道该怎么办。其次,是要把张元建逼迫得远离应天,不再与他作对。

如果他还留在应天,就得防备张元建反扑,这个防备,需要时间,需要精力。

赵无忌觉得,既然要先发制人,就要让张元建先感受到危险,让他害怕,让他畏惧。这样一来,就能在短时间内瓦解张元建的意志,达到削减他兵力、物资的目的。

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要想个办法,彻底击溃张元建。

张元建的兵马数量众多,水军精良,兵马素质高,要想把张元建的兵马打散,不是容易的事。

"我觉得还是主攻张军。"赵无忌想了片刻说:"他们是主力,我们不用担心会遭到突袭,而且兵力众多,有很大的优势,打他们容易,但是想要一举击溃,难度太高了。"

诸葛南风说:"可是我们现在兵力薄弱,只有三千余人。"

"这个好说。"赵无忌说:"只要我们坚持到最后,把所有人都招募过来,就算打不赢,也可以保存自己。"

"你的意思是,要打散他们?"诸葛南风眼睛亮了一下。

赵无忌点头:"没错!张元建现在占据着绝对优势,而我们却不占据主要优势。只要打散张元建的主力,那么,他们也就不足为惧了。而且......"他停顿了一下,说道:"现在他们不可能不管他们的将领的死活,一旦发动攻击,他们的军队肯定是溃败。到时候,张元建的军队就不足为惧了。"

诸葛南风想了想,说:"我赞同你的意见,只要他们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扑,那么就是胜券在握。"

"你有什么好的计划吗?"

"我的计划是,把他们调离黄河沿岸。"

"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