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間風雨

第79章 部署方略

字體:16+-

簡短的一次交流,誌彬卻受益匪淺。

他以前隻會以商人的角度出發看問題,不過汪華這次毫無保留地給他講了很多工作細節,由於汪華的真誠迫切,誌彬也是第一次以政務人員的視角,體會到非遺文化保護的不易。

文旅部門一開始製定的方略就並非是要進行‘奶媽式’保護,畢竟這種投入主要是靠國家專項補貼才能維持運作,它要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以幾十年為單位計算的。這種大項目如果僅靠地方財政往裏填,最終往往會變成入不敷出的無底洞。所以挖掘商業潛力就是該方略的一個要點,隻要能讓這些非遺文化自力更生起來,保護本身會變成扶持,也就是授人以漁。畢竟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回歸天生土壤,它從民間而來,最終還是需要回歸民間去。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民間擁有自發積極性固然是好的,它也是文化依附經濟這個過程的主力軍,更是自由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這種無組織的自發力量通常就會盲目跟風,甚至造成市場上和管理上的混亂。就比如之前十八巷子剛開放的時候,若不是工商部門多次開展專項行動,估計景區的各種票價和酒店都會先後被票販子炒上天去了。

類比而來,這次大家擠破頭去申遺也是如此,畢竟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自家東西被貼上‘非遺’標簽,價格和銷量都會自然而然蹭往上漲,這就相當於有國家幫忙宣傳產品,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商家會錯失如此寶貴的機會,有的人也甚至不惜造假。這種苗頭一開始如果不加以遏製,發展到後來不僅會玩臭了‘非遺’標簽本身,也會導致大家好不容易營造的文旅氛圍變成一灘爛泥,這也是汪華急著給申遺熱潮叫停的主要原因。

無論什麽事,一旦發展成某種難以管控的形勢,收尾也總會慘淡淒涼。誌彬是以樂觀的態度,看到了其中商品經濟愈加繁榮的趨勢,所以他之前看到的僅僅是效益這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