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第二百六十九章 雷霆隐动

字体:16+-

户部尚书这么说,朱由检倒也并不意外。

火耗乃是积弊多年的老问题,大大小小的官吏趴在这个链条上吸血。

他们以火耗名义拿到的好处,大概是朝廷征收贡赋的二到四成。

这么大的好处,一下子被朝廷废掉,这些官吏岂能心甘情愿地接受?

要是户部尚书真有本事,把这么大的一个麻烦给平掉。

那么下一个被平掉的,估计就是他自己了。

朱由检轻轻挥手:“罢了,你既然解决不了这事情,也别在朕面前打转了。”

户部尚书听到皇帝的话,长出一口气,赶忙退了出去。

但等到出了宫之后,他回头望了一眼,心中却有些疑惑:

“皇帝最近为什么急着搞银子?”

他并非朱由检通过系统招聘而来,所以朱由检也不会跟他通气,于是他自然也不知道,今年黄河会有大水。

户部尚书喃喃道:“前两个月,各地把去年的秋税押解进京,足足有四百多万两。”

“而辽东各地虽有免税三年的政策,但到了今年,也会正式到期。等到三月,也要开始缴纳夏税。”

“到时候朝廷正常的岁入就接近千万两,若是再加上范蠡从东南送来的银子,一年的收入,都快两千万两了。”

“真不知道陛下在急什么。”

户部尚书想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不得要领。

转身返回了自家地盘。

刚进户部大门,他就看见几个侍郎端着账本,在院中等着他。

“尚书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那几人围了上去,焦急说道:“现在顺天各处的税关,已经把上个月的收入送到库房,其中一半都是宝钞,这可如何是好?”

显然,这帮人脑子里还是老年间的黄历,没有把这宝钞放在心上,还当他是废纸。

“只要商户们知道宝钞确实能用,他们平日里就也会收宝钞。”尚书摇头道:“如此以来,宝钞就能自行流通,也就成了实实在在的钱。”

“所以你们也不必担心库房里的宝钞,它们总能花出去的。”

他见那几个侍郎听到这话,面色仍未缓和,突然间反应过来。

他们担心的恐怕不是公家的宝钞怎么办,而是推行宝钞之后,他们自己的收入要降低了。

户部这四个司,就没有清水衙门。

大明开国二百多年,早就在朝廷的俸禄之外,约定俗成,形成了一条稳固的利益输送链。

县官从百姓头上刮地皮,通过接待上官时的迎来送往,来讨好上官。

这上官每到一县,县衙的接待费用约在三百两上下,其中一半,都是上官自己的现银收入。

一年巡查辖区几次,每个县上贡百多两银子,这就是几万两。

这也是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的来头。

不贪不占,只是正常巡视,就能有这些银子入账。

知府拿了银子,自然还要再孝敬上边的人,层层传导,京官们也总有一份。

现在朝廷推行宝钞,断了底层小官儿刮地皮的路子,自然也会让自己麾下的侍郎们,收入大大降低。

户部尚书叹了口气,盯着这几个侍郎,说道:“我还以为只有陛下那边,才有小官儿们叫苦,这才忙不迭的出宫。”

“没想到回了这户部衙门,到还有你们几个在等着我。”

那几个侍郎见自家尚书,已经反应过来,于是讨好地笑着,“我们的尚书大人诶,这朝廷从发行宝钞里得了多少好处,地方官儿自家小金库的损失就有多大。”

“虽然他们明面上不敢反对陛下和朝廷,但暗地里肯定会使绊子。”

“咱们现在说这话,也不全是为了我们自己嘛。”

听到这话,户部尚书心中冷笑:“你们若是真有这么大公无私,那倒是好了呢。”

他摇头道:“推行宝钞已经定局,你们也别在我这里聒噪了,各自回去处理公务吧。”

几个侍郎只好叹气,转头走远。

看着他们的背影,户部尚书叹了口气。

几乎与此同时,皇宫之中,朱由检的脸色也不好看。

户部尚书遇到的,只是侍郎的旁敲侧击。他这个皇帝面对的情况,可就是一下子翻了几倍的奏折。

朝廷推行宝钞之后,顺天府下边的官员们少了灰色收入,日子不好过。

但他明面上不好反对,就在公事上推三阻四。

本来朝廷只需发个条文就能让他们办事,现在下边则反复回文,让朝廷把每个细节都交代清楚。

朱由检拍了下桌子:“这帮人,还真以为朕没有火气吗!”

他在宫殿里绕起了圈子,王承恩本来在一旁服侍皇帝,突然看见朱由检的神情,只觉得后辈一冷。

最近这几年,朱由检的心思都放在对外扩张上,朝中不少人都忘了,自家这位皇帝也是个杀伐果断的主。

继位之初,在朝廷上下杀的人头滚滚,这事情可才过去五年呢。

王承恩想到这里,冷汗直冒。

若是陛下再次大开杀戒,他自己的前程恐怕也不太光明。

太祖皇帝用毛骧去调查胡惟庸案,杀了三万多人,把胡惟庸案了结之后,下一个杀的就是毛骧。

朱由检继位之初,对着东林党和阉党大开杀戒,最后曹化淳居然没有翻车,已经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不过他们事后总结,这事情倒也说得通。曹化淳是朱由检潜邸老臣,皇帝格外信任他,也不算意外。

王承恩心道:“我本以为皇帝把曹化淳打发到南方,是想边缘化他。”

“但今日看这架势,倒像是故意让他置身事外,让我顶到前边去干黑活。”

“等这黑活干完了,哪里还有我的活路?”

想到这里,王承恩硬着头皮走上去,对皇帝劝说道:“陛下,大多数官员还是尽忠职守的,只是有一小部分……”

“什么一小部分!”朱由检猛地打断他的话,“现在还是在天子脚下的顺天府,就有这么多人在捣乱,若是到了其他省里,情况只会更严重。”

王承恩见状,倒也不敢再劝。

不然恐怕没等到时候清算,皇帝现在就要拿他来杀鸡儆猴了。

他眼珠一转,想起一件事情,这事儿本来八字还没一撇。

王承恩原来的想法,是想等事情做好,再到皇帝面前请功。

但现在为了转移皇帝的注意力,他只好立刻说出来。

“陛下,前几日,那纸钞场总管牛顿,对小的禀告,说他又有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