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第三百零八章 风雨起苍黄

字体:16+-

等朱由检到了陵墓的神道处,面色一正。

他虽然是穿越而来,却也对大明太祖皇帝颇为尊敬。

朱由检轻轻挥手,对身后的大臣说道:“尔等留在此处,下边的路,朕自行过去就是。”

大臣们听到这话,纷纷留在原地。

在他们看来,这是皇帝要亲自去见老祖宗一面,不愿意带着自己这些大臣,倒也是情理之中。

明孝陵神道颇为蜿蜒,朱由检一路走过去,看见路边的孙权墓,笑着摇头,走了过去。

这一路距离也不算太短,幸好朱由检现在才二十来岁,走起来倒还颇为轻松。

等到了神圣功德碑后,朱由检驻足而立,仔细阅读。

其实碑文上的内容他早已清楚,甚至还挺熟悉。

每年祭祀大明先帝的时候,他这个现任皇帝都得把这些读一遍。

几年下来,甚至都快能背下来了。

朱由检站在这石碑面前,突然心中一动:“据说当年成祖皇帝,本来要搞来一块七八十米高的大石碑过来,只是那石碑实在太沉,无法运输,这才退而求其次。”

“当年若是能想办法把那石碑运来,今日又该是何等雄伟?”

他把此事记在心里,打算以后有时间,就让工部研究一下。

等想完这事之后,他继续前进,到了祭祀太祖的神庙。

其实这神庙建成之后,也就是朱允炆用过几次,然后就是成祖皇帝用过几次,此后就一直空置。

虽然南直隶的官府不敢怠慢,一直派人维护,但天长地久,神庙也隐隐有些腐坏。

何况江南本就潮湿,两百多年的梅雨天气,天长日久,建筑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朱由检进入之后,仔细嗅了一下,立刻就闻到了被松香压住的味道。

他叹了口气,小声说道:“若非我穿越而来,这大明朝倒是和这神庙差不多,都是败絮其中了。”

他走到朱元璋神像面前,上了一炷香,心中默念道:“太祖皇帝,后辈特来祭拜您。”

“那东北之建奴,草原之蒙古,都已被我拿下,甚至还东出倭国,南定小琉球。”

“等他日我收拾好国内,再派兵远征欧陆,发海军囊括南洋,征印度,下非洲,这才真真叫一统八荒。”

“那时天下朝拜,大明的旗帜挂满寰宇,到时候我再来祭拜您吧。”

这话刚在脑海中转了一圈,朱由检就感觉殿中隐隐有一股清风吹过。

朱由检抬头看了一圈,却没有看到人影。

他想到:自己虽然不是原装的太祖后代,但继位之后,也称得上励精图治,把大明从马上就要完蛋的边缘,给拯救回来。

所以就算是朱元璋现世,他也有足够的底气和他说话。

于是朱由检心中一动,突然小声问道:“太祖皇帝?您在吗?”

然而殿中并无动静。

朱由检等了一阵,见还是没有什么神灵现身,这才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又上了几炷香,转身就要往外走。

等走到殿外,之间天上已经忽然间变色,本是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阴云密布。

朱由检心道:“看来刚才那阵风,不过是下雨之前的征兆罢了。”

此时,本来守在明孝陵之外的大臣和锦衣卫,也顾不得皇帝的嘱咐,派人抬着轿子,小步走到神庙附近。

若是让皇帝淋雨着凉,他们这些人可就万死莫赎了。

当年那万历皇帝,据说本来很勤政,就是某次祭天之后出了状况,突然就开始当宅男。

有了这么个前车之鉴,他们哪里敢怠慢?

这些人看见皇帝走出来,先是跪地请罪:“臣等违背陛下旨意,擅自入陵,请陛下恕罪。”

朱由检轻轻挥手,说道:“朕知道尔等你关心龙体,自然不会怪罪你们。”

这时,狂风大作,天色昏暗,看来马上就要下雨,朱由检也没心思再说什么,走进轿子,就让他们出去。

他还沉浸在刚才祭拜太祖皇帝的情绪之中,神情专注,思考大明未来的扩张方向。

所以他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系统界面突然在空中闪现片刻,甚至露出了常人也能看到的光亮。

隐隐之中,似乎接受到什么东西。

朱由检身旁的锦衣卫们,倒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刚看到闪光时,还以为是有刺客,差点就要抽出腰间的绣春刀。

幸好,下一刻空中雷声大作,那几个锦衣卫才松了口气:“原来是闪电的亮光,倒是吓了我们一跳,差点让我们御前失仪。”

等车架一直走到山下,这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居然马上就停下了。

似乎是特意恭送朱由检的模样。

不少大臣见到此情此景,突然想到,自家这位皇帝似乎正是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这大雨莫非就是他自己召唤来的?

朱由检自然没有求雨,也不知道大臣们的心思。

他听见雨声停下,推开轿子的帘子,回头看了一眼后边的孝陵。

只见大雨过后,紫金山焕然一新,隐约看见远处的孝陵,似乎也恢复了当年的气象。

但等朱由检仔细一看,却只看见山间的雾气。

他笑着摇头,心中想到:“这紫金山应该又叫钟山才是,风雨起仓皇啊。”

不知为何,他心中突然起了吟诗作对的欲望,但他赶忙把这心思压下。

他是来当皇帝的,又不是来当文抄公的,没必要搞这些。

但要是让他自己作诗,恐怕只能步章总的后尘,所以还不如不写。

朱由检令车架继续出发,等到了山脚,朱由检突然说道:“你们回去之后,记得通知钦天监,让他们在这紫金山上,修筑观星台。”

“等朕下次来时,可要提前看好,可别等到朕祭拜到一半,再天降大雨。”

锦衣卫连连点头:“请陛下放心,末将记下来。”

朱由检轻轻点头,正要闭目养神,突然又开口说道:“对了,到观星台的官员,务必查清底细,万万不可让其中混入探子。”

“咱们大明朝的观星台里,可不能也捉出一百八十多个的贼人来。”

听了皇帝的话,那锦衣卫有些不明所以,但既然是皇帝吩咐,他也只能说道:“末将一定转达给曹公公。”

朱由检这才闭上眼睛,让轿子继续前进。

而紫金山则留在身后,静待朱由检下一次造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