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第三百零七章 祭祀

字体:16+-

等皇帝的御驾到了南直隶,情势则大不相同。

南直隶远比凤阳府,要富裕得多。

而且这两年朝廷免除漕赋,又组织移民南下,普通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至于本地的富户,因为大明开海,商贸发达,收入与俄增加不少。

所以朱由检这个皇帝进城时,还真的称得上是“万民景从”。

听着百姓山呼万岁,朱由检颇有些飘飘然。

他笑着挥手,对萧何说道:“江南之地果然繁华,难怪当年太祖皇帝定都于此。”

萧何轻轻点头,说道:“太祖皇帝本就自江南起家,北伐驱逐元朝,定有天下,这金陵确实是有帝王气的。”

朱由检轻轻点头,刚要再说些什么,就看见远处跪成一片的大臣。

成祖皇帝把都城迁到北方之后,并没有废除南直隶的地位,反而是在这里留了一整套朝廷班子。

从六部尚书到基层官吏,可谓应有尽有。

而且大明开国时的贵族,不少也留在金陵,并未随成祖皇帝北上。

现在这些人自然要出城,迎接御驾。

朱由检笑着走过去,挥手示意这些人起身,仔细打量他们。

发现其中只有一两人看着眼熟,其他人却都十分陌生。

朱由检知道,这倒也是不稀奇。南直隶虽然有一套朝廷,但毕竟不如北直隶那边,只是个备胎。

在这里当官的,要么就是被送来养老,要么就是被皇帝厌恶或者被某个重臣搞了,才送到这里坐冷板凳。

自己不熟悉这些官员,倒也正常。

朱由检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平身吧。”

他这一路上,一直是面带笑容,到这时脸上都有些发酸,所以也没多说什么,抬手点了几个南直隶的重臣,让他们近前说话。

“至于其他诸位臣工,朕明日在皇宫上朝,诸位到时再来,莫要迟到。”

等这些人退下之后,朱由检才放松了些。

他已经做了几年皇帝,其实也清楚这些官员的心思。

那些底层小官,还真把皇帝当做天子,对皇帝有一层滤镜。在他们面前,朱由检自然要做足了样子,决不能失仪。

但是朝中大臣,每日都能看见皇帝的模样,时间一长,当然也知道皇帝只是凡人。

所以在这些人之前,朱由检倒不必太过端着。

他进宫后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下,然后对他们问到:“南直隶这两年情况如何?”

总督拱手道:“托陛下洪福,这几年不仅是风调匀顺,而且还商路兴旺,每年发往顺天的银子和米粮,都比往年要多。”

朱由检淡淡说道:“这都是爱卿的功劳,朕自然记在心中。”

他看见那大臣喜笑颜开的点头,这才追问道:“前几日朕派司马懿南下,他现在人在何处?”

那总督又说道:“钦差大人到了这里之后,只是清点了库房,然后就去闽粤调兵了,倒是没有久留。”

朱由检轻轻点头,没有说话,抬手示意大臣们撤下。

到了这时,他稍有些疲惫,倒是没心思再问那么多。

朱由检在这金陵皇宫中转了一圈,突然想起什么,转身走到后宫。

他这次南巡,自然带着嫔妃。这些嫔妃现在都安置在皇宫中。

朱由检想到:“自从成祖皇帝之后,这后宫已经荒废了两百年,也不知道腐坏成了什么样子。”

“不行,我得去检查一下这后宫中家具的质量,看看这床榻是不是都坏了。”

第二日一早,晴空万里,朱由检伸着懒腰走出后宫,前去上朝。

大明朝的金陵,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这么热闹过。

南直隶不少官员,可能几十年都没见过皇帝,现在突然要去上朝,差点忘了规矩,闹出不少笑话。

不过朱由检自然不在意这些,他坐在龙椅之上,面南背北。隐约间,似乎感受了当年太祖皇帝的心境。

朱由检说道:“金陵果然是帝王家啊。”

听了这话,文官中打头的萧何等人,倒还没有什么反应,他身后的那些顺天府的大臣,却有些急眼。

他们知道自家这位皇帝做事,并不是那么循规蹈矩,生怕朱由检一个高兴,就起了迁都的心思。

于是他们纷纷拱手道:“陛下,这江南风气文弱,并非立国根基。当年太祖皇帝其实也有迁都中原之心,还令懿文太子去关中考察。”

“只是后来懿文太子病逝,太祖这才熄了心思。”

这懿文太子就是朱标,也即朱允炆他老爹。

朱由检听到群臣的话,只是稍微思索,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知道这些人是担心,怕自己重新把都城迁回南方。

其实他刚穿越时,还真曾想过这事情。

毕竟在后来人看来,未来的世界是海洋时代,把都城迁到江南这工商发达之地,自然更为合适。

只是时移世易。

经过这几年的战争,大明陆上边界已经扩张到东亚,这时候若是迁都南直隶,那北边的土地就会鞭长莫及。

时间一长,必然生变,这却有些得不偿失了。

于是朱由检笑着说道:“朕并没有重回南直隶的心思。”

听到皇帝话,北直隶的大臣们安心了,南直隶朝臣可就有些失望。

要是皇帝真的把都城迁回来,他们就好比是老破小秒变学区房,那不是赚大了?

朱由检自然清楚这点,于是不等这些人出列来劝,马上开口道:“朕既然到了南直隶,自然要去祭拜明孝陵。”

“礼部何在?尔等去商量个规矩出来。”

听到这话,满朝官员自然不好再说什么。

祭拜太祖皇帝乃是最大的道理,他们现在再把话题撤回到迁都的事情上,那可就太没有眼力见了。

南北两个礼部尚书对视一眼,一齐走出来,对皇帝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尽心竭力。”

朱由检淡淡点头。

几日之后,朝廷做好准备,皇帝的御驾再次出发,向着紫金山而去。

到了山脚下,看着山上郁郁葱葱,朱由检突然心中一动,对左右问道:“朕记得这山中本有大魏吴王的陵墓,不知道现在何处?”

守陵的官员笑着走了出来,对朱由检说道:“回禀陛下,太祖皇帝当年知道此事,也没有追究,反而是把坟墓留在原地,说是正好给皇帝看门。”

朱由检听了这话,哈哈大笑。

心道:“这倒是很符合太祖皇帝的性格。”

“这孙权虽然也是吴王,甚至还称帝了,但哪里比得上太祖皇帝?他的坟墓留在这里,也就是给太祖皇帝做个守门的童子罢了。”

于是朱由检继续拾级而上,来到了孝陵正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