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第三百零六章 皇帝在凤阳

字体:16+-

朱由检看着水面,把话题一转,对萧何问道:“爱卿,还有多久才能到凤阳?”

萧何心中默算一番,然后才说道:“陛下的御驾西进,那是逆流而上,速度定然快不起来。”

“所以从洪泽湖到凤阳,水路虽然只有二百里,恐怕也要明早才能进城。”

听到这话,朱由检轻轻点头,然后叹了口气,说道:

“当年太祖称帝之后不久,便把凤阳升为中都,设立中都留守司,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六十余年了。”

“只是后来的十四位先帝之中,除了成祖皇帝曾经来过之外,其他先帝竟然都没有来过凤阳。”

“朕临南下前,曾翻看万历朝典籍,见上边提到当年凤阳竟然也有流民造反,真是感慨万千。”

凤阳府是永久免税地,而且还是中都所在。

地方官员盘剥百姓,总还要顾及点脸面,免得把事情闹大,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他们也不好交代。

如此地方,居然都闹出民变,可见万历皇帝治国四十年,真的不怎么好评价,难怪后世有历史学家说,大明实亡于万历。

萧何听见朱由检,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是对万历皇帝不太恭敬,他倒是不好接话。

毕竟在他看来,朱由检可是万历皇帝的孙子,孙子吐槽爷爷,他一个大臣可不能搅和进去。

于是他等了一阵,才开口道:“陛下继位之后,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不会再出现此事了。”

朱由检听了这话,倒是露出笑容来。

他可是知道,要是按照历史的走向,也就是再过三四年,农民军就会大举起义,其中一股义军,会在张献忠的指挥下东征,攻破凤阳。

现在,在自己治理之下,大明百姓“安居乐业”这四个字,虽然还有些水分,但总归是没有大规模地造反了。

朱由检说道:“你先记下,等朝廷收回小琉球后,就向岛上移民。”

“经过尼德兰人数年的开发,还有这两年朝廷的移民,岛上已经有了农业基础,有了大规模移民的可能。”

“到时候朝廷向岛上迁移几十万百姓,既能守住这新的之土,迁出百姓的地方,也有了多余的土地,可以分给剩下百姓。”

“土地多一些,日子自然也能好过不少。”

萧何拱手道:“臣记住了。”

朱由检轻轻点头,不再说话。

到了晚上,忽然刮起东南风,这船只行进速度加快,所以半夜时分,御驾就已经到了凤阳城外。

只是皇帝自然不可能半夜入城。

所以一直等到天亮,朱由检才换上全套龙袍,施施然地下船,进了这大明中都。

城门口跪满了当地官员,朱由检笑着挥手,让他们起身,然后对着人群中一位侯爵说道:“来人可是义惠侯?”

他看见那人连忙叩首,朱由检才说道:“老侯爵快快起身,可不好久跪。”

太祖皇帝少年时,父母双亡,又无地安葬,幸好有个好心地主,拿出自家一小块地盘送给太祖,让他安葬双亲。

等太祖皇帝称帝之后,就找来当年这地主,给他封了个侯爵。

朱由检见那义惠侯还是不肯起身,于是亲自走过去,把他扶起来,然后拉着他的手说道:

“老侯爵当年对皇家有大恩,太祖皇帝亲封为侯,世袭罔替,到了今日已经有二百余年,可谓与国休戚。”

“老侯爵不必多礼,赶紧起来吧。”

那侯爵听到这话,感激涕零,慌忙起身。

朱由检见状,心中点头。其实他对于这侯爵,倒是没什么感情。

当年他家老祖宗,对朱家的恩情再大,也不可能利滚利,一直都还不完。

在朱由检看来,有了二百多年的荣养,也算对得起他们家当年送出的那块土地了。

只是这表面上的工夫,还是要做到位。

朱由检仍是面上带笑,对他说道:“老侯爵,朕此次前来,虽然来得匆忙,但船上还有苏绸蜀锦,朕给您府上送去一千匹。”

那侯爵听到这赏赐,又要跪地谢恩,然而朱由检早有准备,提前架住他的胳膊,不让他下跪。

朱由检说道:“老侯爵年纪大了,不必总是下跪。等朕进城后就下令,免了老侯爵以后的跪拜之礼。”

这是要告诉天下人,只要肯为他们老朱家卖命,对皇帝有恩,这恩情和功劳,就能换来几百年的荣华富贵。

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千金买马骨了。

等到进城之后,朱由检打量这凤阳成,心中暗自摇头。

太祖皇帝对老家可也够意思的,不仅是对凤阳府免税,当年还花了大力气整饬水利,就是想着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只可惜这些水利工程的用处倒是不大,凤阳府该闹灾还是闹灾,百姓的日子没有好过到哪里去。

就是现在朱由检这个皇帝亲至,地方官员粉饰太平,特意找了些富户上街来迎接,也能隐隐看到他们新衣下面的补丁。

朱由检回头,对身后的萧何说道:“这几年凤阳府也没有上报过水旱蝗灾,怎么百姓还是这么穷困?”

不等萧何回话,朱由检就继续说道:“等朕过几日到了应天府,你记得从南直隶调拨米粮,运到凤阳来。”

萧何听到这话,只能点头,同时偷着苦笑,心道:

“皇帝您倒是大手笔,花银子照顾老乡。只是这南直隶花钱的地方也还不少,再调拨一批银子送到凤阳,恐怕还得从其他地方找补些呢。”

这话他当然不可能说出口,只是陪着皇帝进了宫城。

朱由检走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事,开口问道:“福王现在何处?”

三年前,朱由检见朝廷开支颇大,于是就要停了宗室的俸禄,但是又担心宗室一起闹事,到时候局面不好收拾。

于是他就先拿福王开刀,杀鸡儆猴。

不过到了最后,他到底也没有真把福王给杀了,而是送到凤阳圈禁。

现在朱由检自己来凤阳巡视,自然想起了这位“王叔”。

听到皇帝的问话,凤阳留守立刻走了出来,对朱由检说道:

“回禀陛下,那福王被陛下下旨圈禁之后,就一直关在高墙之中,这几年下来,他竟然还瘦下来不少。”

“陛下是否要见他一面?”

朱由检沉吟片刻,还是摇头。

他们大明朝,倒是有些“叔侄和睦”的传统,譬如朱棣这位叔叔和朱允炆啦,又譬如朱高煦这位叔叔和明宣宗啦。

朱由检在凤阳巡视一圈之后,见朝中大臣们的大部队也赶到,这才带着他们前往应天府。

临出发前,朱由检最后回头看了一眼。

他心中知道,若是在历史上,再过几年,张献忠攻破凤阳之后,大肆劫掠,还放了把大火。事后崇祯皇帝虽然勃然大怒,但却也无可奈何。

朱由检心道:“幸好我穿越而来,此事再也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