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集散市场位于云端镇东南部,是出云端进戎城的必经之路。这儿是云端最平、最宽的一块地,曾经决定将镇政府搬到这儿,形成行政中心,但县委没同意,便建成市场,修了好几块坪用来堆放竹木。
但今天,靠公路的坪被腾出来,挪作他用。
全速飞行的WZ-9直升机从西而来,占据了竹木市场上空,从怀州某基地到这里只用一个多小时,从这里赴地图显示的各个地宫出口点,只需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不等。孙振武俯瞰着市场全景,心想,搜索起来很容易。他手下的人已经集结完毕,但冷航要在这里就更好了,而且至关重要,他带人进入地宫已经四五个小时,音信全无,情况严峻。
在孙振武的指挥下,飞行员低空盘旋在云端古国遗址周边地区,坡地连绵,沟谷交错,完全看不出危险将至的模样。当然,在这里飞行是无益的,但直升机只停留了几秒钟,让孙振武对此地风景有个大概的印象便回到市场。等大家都跳出机舱,飞行员就会按照孙振武的指示,立即将直升机拉升向西飞去,再攀升到“静音高度”,既不让地面的人听到或看到,又能在虎形山高空实施协助。
当行动队分头部署,再次组织地面搜索和地宫探索时,孙振武等在一旁。乘直升机赶来的钻探队和舒勇等人看了黑衣老人提供的地宫图纸后,仍有些茫然。那粗略的和非专业的图形表现,只是提供了地宫布局方位,让钻探工作无从措手。
他们决定利用那种方位,结合自身专业进行探索。
“团长,一切准备就绪。”舒勇报告。
根据孙振武的指令,舒勇带领钻探侦察兵乘车赶往遗址附近各就各位。
孙振武大步走到越野车旁边,脑海里映出几组侦察兵搜索的情形,动静已经闹得不小,还有空中支援。如果敌人预感到苗头不对,溜之大吉,那就太好了……不过,这种结局,他想起就觉得好笑,那是不可能出现的。
空坪是新清理出来的,树皮发霉腐烂,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孙振武掏出重新制作的图纸,在树桩上摊开,用石子压住四边,以免被风吹下去。图形充分考虑了周边的地形地貌,峰坡沟谷,溪流土地,用三维的形式突出了地宫走向。即使从平面上看,都显得十分生动形象。这张图纸每个组都携带了一份。他吩咐搜索工作按照图纸显示,点对点进行。
孙振武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咂摸着香烟渗透进肺叶时的一丝刺激。各组的报告都到达了预定目的地,他很满意。但有两个重要电话一直没有出现——报告发现冷航和杨帆去向的,这是接下来开展工作的关键。
“‘炉丹’肯定是存在的”,孙振武对地面搜索二组的报告人说,“给我好好搜。”
这个搜索组的组长是一位副班长,姓乔,入伍三年,正在申请转士官。“团长,有十几个村民配合我们,但他们说这附近不存在这个地址。”
“可当地老人说得很明确,”孙振武说,“不仅仅是图纸上有标示。”
也许是老地名?乔副班长要求战士向村民了解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坡坎的名称,或者村民的自留地,只要有一个角落需要人辨认,就会有名称。
“这是暮云峰偏向暮丽峡谷的一个坡地,”乔副班长报告说,“灌木丛生,却长期没有耕种过。当地人把它叫作东暮丽……图纸显示的地方,只能从暮丽方向进去……”
“我不需要这些!”孙振武愤怒地施压,“少给我来没用的,给我查实。”
乔副班长心虚虚的,摊上这种莫须有的任务真倒霉,他宁肯下地宫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要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团长。“有人说,有首诗讲的是地宫地名……”
“别啰唆了,你占住我的话线,别人打不进!”
乔副班长却不屈不挠,坚持说下去。“我再占用你几秒钟,”他加快语速道,“诗里说‘乾坤老矣新秋月,草木悠然暮丽风’,‘秋月’是秋月泉,是入口,那么后一句里的‘暮丽’,说的就是暮丽峡谷。村民说云端这一带没有其他叫暮丽的地方。我请求将暮丽峡谷纳入搜索范围。”
孙振武腾地站直了。刚来云端时派出所警察提到过那首诗,好像也提到过诗里显示的地名,第一批搜索组就是按那些地名进行搜索的,只是……
“暮丽峡谷是军事禁区,现在已经被管制了。”
乔副班长说:“是不是可以协调一下。”
孙振武想了片刻。“我立即报告,你们在搜索时就地协调。但是,‘炉丹’还是搜索重点,过了这么多年,这样的地名或许有变化。五百年,房舍、公路、河流会不会占用,从而使地名消失?”
“这么说,你同意我们扩大搜索范围?”乔副班长问。
孙振武久久凝视着地图上“炉丹”的标识。两个字好像在飘飞,在游离,不知它在地宫还是地表,确实有些让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