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鐵之戰4:彩虹盡頭

第四章 流浪月球

字體:16+-

2029年,靳燦提出的智慧源自大腦底層的量子計算,一度引發極大的爭議。爭議的內容不是量子計算是否是智慧的物理學基礎,而是因為這種假說並非靳燦原創,遠在靳燦提出“量子智慧假說”之前數十年,已經有著名科學家彭羅斯等人提出類似的觀點。靳燦雖然自稱是在完全獨立的情況下,靈感爆發,得出“量子智慧假說”,但他無法自證其說。

於是,抄襲的說法一經提出,就廣為傳播,甚囂塵上,很快使這場爭議從智慧的物理學基礎是否是量子計算演變為對靳燦個人品行的討伐與鞭笞。哪怕後來靳燦貴為地球同盟首任秘書長,亦不能阻止說他抄襲、道德低下、人品敗壞的輿論大潮。

在這種情況下,量子智慧假說本身的真與假,長期被拋在一邊,無人理會,令人無限噓唏。

時至今日,一百年過去了,無數科學家與技術員前赴後繼地嘔心瀝血、殫精竭慮與日夜操勞,用無數的實驗、數據和事實,證明了量子智慧假說的正確性。盡管結果在諸多細節上,與彭羅斯和靳燦等先驅者的假想有所不同,還有不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地方,但量子計算是碳族和鐵族智慧的物理學原理,已經是主流科學界的共識。

當然,在普羅大眾那裏,“鐵族的聰明是量子效應,碳族這邊,絕對不是”的說法也大有市場。

所以,一個激進的觀點,尤其是一些反直覺、反本性、反社會習俗的觀點,從提出到變成常識,為碳族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所接受,到底需要多久的時間呢?

——摘自《碳與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