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面红耳赤,语无伦次道:“天……天知道啊,快跑呀。”
“你听清没,是什么声音?”
“应该是爆炸了,还不逃命?”“西装男”说着,拨开他的手,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混入人群,朝超市出口涌去。
池逸晙放下满满当当的购物篮,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逆向奔跑,寻找爆炸中心现场。无数张惊慌失措的脸从他眼前闪过,细密的汗珠瞬间爬满了他的后背,一股潮气逼得他一把拉开自己的衣领,他听到了气流从他耳边稍纵即逝的声音。
池逸晙皱着眉,抿着嘴一路狂奔到的时候,两个年轻女人倒在地上呻吟着,她们身边的地上混杂着玻璃碎片、纸片和零散食物。他飞快扫了一眼,这两人只是皮肉轻伤,他来不及扶她们起来,随手从倒伏的货架上抓了瓶矿泉水打开,洒在自己的衣袖上,捂着鼻嘴,朝烟雾还未散去的地方,摸索着继续快走。
眼睛几乎睁不开了,他不时擦干因为刺激气味而出的眼泪,小心查看着地上各种障碍物,勉强看清了,才发现,事态远比他预期的要严重。他试图扶起一处货架,但是上面的商品加之联排的货架却纹丝不动。他只能趴在地上,探出手,够到货架下男人的脖颈,已经没有心跳。
他心头一沉,原路退了出来,小心跨过六七个横躺在血泊中的顾客,逐一把他们拖到烟雾外围的超市走廊上。周围好像一人都没有,恍如一座死城。借助身高优势,他踮起脚尖,越过重重货架,往远处看去,还有不知情的顾客在寄包,三三两两悠闲地往里面走。他来到空旷的走廊上,调整了一下呼吸,思路基本上也捋顺了。他从口袋里取出手帕,抹干脸上的汗,快步朝最近的超市出口走去,与此同时,手机已经接通了……
左晗到阳台里接完电话,不动声色地回到卧室里,明显加快了整理衣物的速度。曾大方往餐桌旁的椅子上一坐,正对着屋里的左晗:“怎么,又有案子了,池队不让说?”
左晗也不否认:“师傅,等会儿陪不了你了,让阿姨临时买点菜,给你下个面,委屈了啊。”
曾大方不接这茬,问:“什么案子?说说。我就在这,哪都不去,说到做到。”
左晗只能如实汇报:“城际超市突发爆炸,要出现场。”
曾大方眼神顿时犀利起来:“那可是我们市近五年里头一回!现在掌握了点什么线索?”
“说是有人死伤,其他没来得及说,就让所有人赶紧过去。师傅,这么说来,爆炸案,你以前遇到过?”
“办过,而且是我从警直接全程参与的第一个大案。”
左晗来了兴趣,合上衣柜,坐到他跟前:“大案,死伤严重?凶手动机是什么?”
“现在不赶时间了?”
“可不是您老总算有兴致传授两手了,要把握住机会嘛。再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说说吧,案子隔了那么多年还记得,不光是因为‘第一次’,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吧?”
曾大方想到池逸晙曾经告诫自己:“有色眼镜看人,往往会让认识有大偏差,判断也有失理智。”池逸晙年龄和自己相差不止三重代沟,偏偏局里上下,他也只服池逸晙一人,或许是因为,池逸晙与年龄不符合的沉着、冷静和不张扬,恰恰是自己后天努力都无法弥补的。
此刻,他在左晗身上似乎看到了些许可贵的特质——善于思考、把握机遇,如同学语的孩童,时刻竖起耳朵,不错过任何一个陌生的音节——居然有几分池逸晙的影子。
他在思考如何在最短时间里讲完当年的大案,关键还要对左晗有所启发。说来惭愧,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对左晗的阻碍远远多过引领和指教,看在她危难时刻发自内心的紧张,还有不计前嫌为他安顿住处的份上,他头一回认真考虑提点一下她。
“那年,我刚当了爸爸,我的孩子开始咿呀学语,由爬学走,我开始憧憬流着自己血液的新生命,应该如何好好把她培养成才。就在这时候,案发了。嫌疑人是个刚成年的小伙子。他把教务主任的办公室给炸了。”
“那个案子死伤严重吗?”
曾大方摇头:“嫌犯的目标对象谁都没有死。当时教务处主任正好去洗手间,在走廊里和一个老师说了几句话,命大,躲过了炸弹。他的办公室在顶楼,嫌犯是个理科尖子生,自制炸弹的威力很大,办公室在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办公楼顶楼,被炸榻了半个房顶,我们当时根本进不了现场,屋里有一块屋顶震下的巨石。你知道发生爆炸案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吗?”
“当然是疏散群众,保不住会有第二次爆炸呢。”
“没错,我们接到报警后,因为不能第一时间确定案件的性质、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目标,而且也无法判断是否还会有其他突**况,所能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会同校方在最短时间内封锁爆炸现场,同时,用消防演习的由头来疏散师生。”
左晗无语:“这个名头听上去有点假,老师学生会买账吗?”
“教学楼距离办公楼有一定距离,虽然听到声响,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关注,如果这时候如实告知有爆炸,没有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只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引起更危险的踩踏事件。”
左晗点头,这的确是个不得已的善意谎言。她问:“那犯罪嫌疑人岂不是也会混在人群里逃走?”
“我们只是疏散转移人群,并没有让师生直接放学,其他同事也在严密观察、暗中走访调查可能的嫌疑对象,因为爆炸对案发现场的破坏程度很大,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把重心同时转移到现场外围,尽量发现异常情况,寻找并且分析发现嫌疑人预谋的关联现场。”
“那在中心现场,我们需要做什么?”
曾大方看着左晗恳切的眼睛,想她倒是直抓要害,丝毫不被其他信息干扰:“我们的人还不能直接进去,要等待排爆专家和排爆犬,确定现场不会再次爆炸。而后,就需要最重要的一步,寻找爆炸的中心点,也叫‘炸点’。”
“都炸成一片了,‘炸点’怎么发现呢,找炸的最厉害的那一部分?”左晗好奇地问,之前小看曾大方了,真人不露相,原来队里真是每个人都藏了几首,姜是老的辣啊。
“我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寻找炸点有太多的讲究,可以根据现场物品抛出散落的方向来判断,也可以根据地面、墙面和物品毁坏的程度来判断。你说的也没错,但是比较笼统,最好判断的方式就是,根据炸坑、孔洞还有缺口、凹陷等等形态的被损目标,间接地找到炸点。不过归根结底,寻找炸药是为了什么?”
左晗不假思索地说:“确定爆炸物安放的地点,从而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轨迹,还有判断他的爆炸目标,有时候还能推断他的犯罪动机,由此缩小嫌疑人群,锁定犯罪嫌疑人。但是,师傅,我有个问题,如果没有这些你说的形态呢,炸点怎么找?”
曾大方心里暗自惊叹,这左晗看似迷茫,毕竟从来没有接触过爆炸案,课堂上因为这是比较少有的犯罪类型,也不会太多设涉及,照理应该毫无头绪,但她倒是句句直戳要点,思路相当清晰,而且几乎就像知道他的下一句台词,问到了要害部位。
他用手比划着:“我正要说这个问题,你别急。这可是你自己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他打算索性考考她,这样记忆也更深刻些,“我问你,如果是放在地面上的爆炸物,会形成怎么样的炸点?”
“锥形炸点。师傅,你就别考我这些教科书上有的内容了吧。”
“教材里有这内容吗?”曾大方从部队起就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说是好习惯,其实是强迫症,他几乎连一本书的作者后记都必须看完,才能看下一本书,但他回忆不起有这部分理论内容。
“刑事侦查教程第二册第七章的知识拓展提到一句‘炸点’,我当时有到图书馆查过相关案例,总结下来,基本就是,如果炸药是放在比较薄比较细的介质上炸开,会形成‘喇叭形’的穿孔炸点,如果炸点在人体和木材这类比较小的介质上,介质就会被炸得粉碎。”
曾大方补充道:“那个案子,我们就碰到了一个特殊情况,悬空炸点。”
“悬空炸点?”
“炸药悬挂在灯架上、衣架上这种半空中,爆炸也发生在半空中。”
“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对屋顶的冲击力那么大,你们当时找到的就是悬空炸点?”
曾大方苦笑:“我们一群人忙乎了一个下午,当时并没有找到炸点。”
左晗诧异:“莫非还有第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