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时区

第四十八章 爆炸案例

字体:16+-

“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虽然空中炸点的确比较难找,但不至于毫无踪迹可寻,一般离炸点越近的物体被破坏得最厉害,同时炸点周围的被爆炸物应该是呈现辐射型喷射状的。”

左晗有点失望,莫非是个悬案,她不禁看了眼手机,距离接到指令,她如果以冲刺速度赶到现场,还需要至少一刻钟,才能在指定时间前准时到达:“所以,这就是让你印象深的原因?”

曾大方也不由加快了语速:“让我最震撼的不是所有人都找不到炸点。后来,所有人都觉得那块巨石有问题,有什么证据说不定就藏在下面,还有人提议,说不定炸点就在这下面呢?可我们几个大男人合力搬,都纹丝不动。”

“后来怎么办?”

“请示了上级,直接请了附近的工程队,开了大型机械把巨石提起来。这时候,才是最让人震撼的一幕!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左晗不再发问,静静听他说下去。

曾大方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当中,脸上竟然有几分恐惧:“我应该怎么来形容呢?我们在下面发现了一具尸体,一个不能被称为尸体的尸体!因为他已经被巨石砸得不成人形,死者倒地时估计也没有想到会被尸块砸中,仰面倒下,整个脸部面目全非,整个身体都血肉模糊。脑浆、肉块、血液全都混在了一块儿,甚至连尸体辨认都没法做。因为他的随身物品,包括手机和手表,也都砸得粉碎,没办法运作了。只能勉强看出,身上穿得是校服。”

左晗难以想象,也不敢深想当时的场面:“天啊,这成肉饼了吧?莫非他就是嫌疑人?”

“当时我们也这么怀疑,但是还要说服自己不能先入为主做判断。现场有个学校的园艺工人说曾经看到几个学生进楼,但出没出来不确定,学校的保安说,他中间上过厕所,走开的时候,不确定是不是有学生偷溜出去。我们马上找老师对各班学生进行点名,对当天不在校又没有请假的学生家长分头联系,最后锁定了死者。”

“那他怎么会出现在那里呢?”

“教务处长听到这个男孩,马上说出了年级和班级。我就觉得蹊跷,全校几千个学生,这个学生他怎么那么熟悉,而且,他一口否定说自己有当天找过死者。后来,才问出来,说是处理过这个学生。”

“淘气鬼差生?”

“偏偏是个尖子生,后来,我们解锁他的电脑,才发现,的确他近期都在研制自制炸弹,他也有和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提过‘炸飞这个教导主任’”

“对方一定以为他胆小谨慎,只是过过嘴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对方一定是个比较内向、瘦小、自尊心很强的人。案犯在引爆自制炸弹时,到底是头一次操作,非常不熟悉,竟然被自己爆炸砸下来的石块给压死了。”

“没错,真是一场悲剧。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少年平时是个尖子生,内向话不多,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因为之前早恋,女生被逼转校,教务处长还给了他一个全校通报的警告,他成绩稍稍掉出年级前五名,回家父亲就拿皮带抽他,说他是‘不中用的东西’。”

“他所以怀恨在心,想要通过自制炸药证明自己有用?”

“我们也是在确定了炸点、分析爆炸残留物成分,重建了爆炸现场原始状况后,以爆炸物来源为抓手,最后锁定死者就是那个男孩,而男孩就是案犯的。这个过程相当曲折,结果就是一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悲剧。”

左晗唏嘘:“的确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与其说男孩是凶手,倒不如说是那个教务处长和父母才是真正的凶手。”

曾大方一瞪她:“又来,感性思维在结案后可以有,在办案时一点都不能有。记住我们是做什么的?”

“知道了,师傅,公安的只能是维护法律、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同情谁,也不偏袒谁,记住了。”

“爆炸案难就难在,现场破坏严重,难勘察。但是爆炸案一般都有比较充分的预谋过程,这其中遗留的痕迹和物品比较多,会比较容易挖突破口。”

左晗说着起身收拾自己的背包,还不忘记和曾大方确认,“所以,爆炸案,就是要从物证的调查和检验入手,也不能疏忽嫌犯的犯罪动机和社会关系,尤其是倒排那些有爆炸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有条件进行爆炸物制作的人,师傅,我说的对不对?”

曾大方心里想着“孺子可教”,嘴上冷冷地说:“行了,别显摆了,我教你的这点池队心里门清,现场再多学着点,别班门弄釜,多观察多思考少说话,有什么疑问随时打电话给我。”

左晗听曾大方碎碎念地啰嗦着,说不出的感动,谁知这回是因祸得福了,总算有个货真价实的师傅了:“别,我可不敢打,池队知道了肯定批我,已经骗了嫂子,到时候更饶不了我。师傅,你知道,现在想要知道案情,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直接说答案,别给师傅做填空题。”

左晗笑着又给他的杯子满上水,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然后半跑着到了门口穿鞋:“您就安心休息吧。您面色红润,胖上五斤,副作用减轻了,如果我们还碰到解不开的难题,自然要请您老将出马。”

左晗朝他挥挥手:“在家乖乖的啊,陌生人别开门。”

她轻轻带上门,曾大方在沙发上躺下,舒展开身体,不禁骂:“臭丫头,没大没小。”

他打开手机,欣赏起了闺女的照片,欣慰地笑了。在这一刻,他突然觉得,如果哪天女儿要长成左晗这样的性格和外形,自己也应该心满意足了,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太招蜂引蝶。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手上的针眼,又瞅了瞅桌上并排站着的三瓶药,忧心忡忡地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