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稍稍起身坐得更远了一些:“我只是描述一个客观事实,直到现在我说起这事情,都还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很正常。”
“对于一个正常人,当然是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我们公安,办案的时候决不允许掺杂私人的情感在里面,会影响公证公平,尤其对于这个案子,我们现场的证据缺失,现场人证完全没有……”
“全都依靠你一个人的记忆,难怪压力大……”
“适当的压力是好事,甚至可以激活记忆,但是我现在的状态还不对,而我们全都寄希望于可以依靠犯罪嫌疑人模拟画像来还原他们的相貌,再进行后一步的侦查。”
“模拟画像?建都没见到过的陌生人,十年后的长相,能靠一支笔画出来?我不信。”
“如果我说,我们马上快有成功的案例了呢?”
她的眼睛里又重新泛出光彩:“真的?”
我点头:“今天我过来,其实就是这个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我需要把对姚艺的愧疚,对这件事的恐惧全都说出来。”
“这样,你就能够继续做好你的工作了?”
我有些犹豫:“专家是这么认为的。”
“你说的专家是模拟画像专家吧,术业有专攻,你要听他的话。”阿姨坐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膝盖,“其实,自从感觉到你是故意躲着我的时候,我有猜想大概是什么原因,但从来没想到会是这样。”
“但我还是很后悔,我无数次梦到我没有中途离开,而是上去牵着她的手回到了底楼……”泪水冲垮了我的自尊和骄傲,压抑多年的懊悔翻腾到了表层,我终于泣不成声。客厅墙上悬挂着的巨幅照片上,姚艺正在对我浅笑,我看不清她又长又卷翘的睫毛,那曾经是她最引以为豪的一部分。
她摸着我的后脑勺,我清晰记得这是她以前摸姚艺的习惯性动作:“怪你?我不做任何对缅怀姚艺毫无意义的事情。你,从某种意义上,应该是和我最亲近的人,也是最理解我的人。”
她的手臂稍稍用力,我就像被磁铁吸引一样,被带到了她的怀里。她的声音从耳边传来:“不要让恐惧消解你的智慧,模糊你的眼睛,放手去干吧,你会给自己一个交代,也会救了更多个姚艺。”
第二章
张弛
左晗从姚艺家楼里出来的时候,能看出她大哭过一场,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是对于一个手上被步枪弹仓割破一厘米深伤口都不曾落泪的人来说,我只能试着去理解她的伤痛。
她快步朝我走来,却没有看我一眼,直接从我身边走向了警车。她伸手问我讨钥匙:“我来开车。”
左晗全程处于“勿扰模式”,行车却是相当稳健,表情也恢复了淡定,如果不是日后知道她曾经历了些什么,这一刻没有打算发问一句的我肯定看不出什么异常。我瞟了一眼她的侧脸,一缕发丝轻轻盖过了她的眉峰,快要碰到她的睫毛。我忍住了没有帮她拨开头发。
我看了眼前方去刑侦研究所的路,快接近下班高峰,路况开始变差,直接命令道:“掉头,直接回局里。”
她出乎意料地顺从,在她把车稳稳停进车库的时候,我把装备包一提,接过钥匙去还车队:“你先上去换便装,五分钟后楼下见。”
“去干吗?”她的脸上却没有惊讶。
“带你去一个地方。”我看她有些迟疑,“算是为了工作。”
她转身走了,那一刻我都不确定是不是会下楼,她一定以为我只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想重新约会她。我背着手在大院的池塘边看肥壮的鲤鱼漫无目的地游**,对自己执拗于懒得多解释一句觉得气馁,直到我的眼前出现一双藕色的编织凉鞋。
“我示意她跟着我,我俩并排走着,大院的保安大叔笑着和我们挥手,饶有深意地冲我笑。我无奈摇头,只有心无顾忌不想和我产生瓜葛的时候,左晗才会像现在这样大大方方地走在身边。但是这些都不足为提了,她只要在我身边就好,哪种形式我还能有什么奢求?
“不要告诉我,你只是来带我逛街?”看着琳琅满目的橱窗里的时装,她朝自始至终保持沉默的我率先发问。
“有什么问题吗?”我笑,“你工作那么辛苦,有多久没买衣服了?半年,一年?”
“我衣服够穿。”她言语里透着不屑,但是眼光却不受控制地瞟向了最新款。
我抓起她的手腕,大步流星直奔三楼。那里是相对小众的设计师女装门店,其中有几个品牌我早就看准了匹配她的身材气质。她想甩开手,只是力气不够,又怕引起围观,只能顺势跟着走。
直到走进店内,我才放开她的手,让她去更衣室,我很快从衣架上挑选了四五套衣服,让导购带给她一一试穿。
“这些都是我从来没尝试过的风格。”
“有时候人需要变化来调整心情。”
“我心情挺好的,对了,谢谢你的提议,去过姚艺家,的确让我好受很多。或许是时候重新开始作模拟画像了。”
“现在先不谈工作。东西买好了,咱们找个地吃点吧。”
在一家潮汕餐厅里,我特地选择了靠窗的位置,欣赏她利落地点完菜,等她回复完短信:“你还记得刚才最后一家店里的男性顾客,最高的那个,穿着什么颜色的裤子吗?”
左晗愣了下:“我没有关注。”
“那请你回忆下,负责帮你调整腰带的女店员,她长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路人长相,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左晗说着警觉地看向我,“所以,今天不是出于同事的关心带我购物,只是对我记忆力和观察力的检测?”
“也不全是这样。”我不想否认,“就当做是我们做模拟画像的热身,只能说对工作没有坏处。”
“看来我是不及格的了?”
“这还不能下结论。如果没有系统训练的人,很难特意留心这些细节,都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我的确当时没有看清对方的长相呢?”
“按照常理,人在特殊状态下的记忆力会被不自觉地增强,所以,只要是正常观察,表述能力过关,我们要做的无非是唤醒最深层的记忆,还原当时的认知。这需要当事人的努力,也需要我来进行启发的准备工作。”
“磨合很重要?”
“相当于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联结得越紧密,熟悉程度越高,越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嫌疑人的面部特征,甚至有可能带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都会对下一步的侦查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现在,刚上楼梯,朝我们方向走来的那一对,请你看着那女人三秒钟,然后回头告诉我,你能记住的所有她的特征。”
左晗乖乖照做,正襟危坐告诉我:“她的眉眼间有一颗中等规模的痣,脸型偏圆,下颚偏方,算长得比较有特色的。”
我点头微笑。
“但我不能理解的是,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你对其他目击人之前没有磨合,不也大多数成功画出嫌疑人了嘛。”
她好像看穿了我找借口和她多相处的借口,当然也并非全是借口。我说:“你大概是从来没有真正看过我工作的全过程。面对这些素不相识的目击人,我从熟悉对方的性格特征、语言表述习惯,直到找到适合对方的思维模式,认知体系,最后才摸索出适合他(她)又适用于模拟画像的询问方法,这当中走过的弯路,数也数不清。”
“也就是画像速度会变慢很多?”
“不仅仅是速度,虽然说慢工出细活,但在我们模拟画像领域,一旦慢就代表出错的概率更高,要改动的幅度更大,离定稿也就遥遥无期。”
“这是为什么?画像也是一种艺术,我不认为快就能出好的结果。”
“因为慢了,就意味着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是目击人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可能是他的性格导致表述过分夸张等等,这时候,我会做出一个判断,一旦犹豫了迟疑了,大多是出了问题。”
这时候,卤水拼盘端上来了,逛街很是消耗能量,我饥肠辘辘夹起一块牛肚往嘴里送,示意她吃,左晗却根本不理睬,很专注地等着我往下说。我只能放下筷子:“出了问题不怕调整,就怕反复回忆,不停更换方式表述会模糊变更目击人口述的真实记忆。”
“你担心这样反而连最初的记忆都回忆不起来了?”
“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
“你不会猜到。”
“担心过去时间太久,记不清了?”
左晗开始夹起一块豆腐干,不置可否。
“放心,经过时间沉淀,你的记忆影响相对非常稳定了,顺带着还过滤掉了一些不重要的一般细节,也就是说你能回忆起来的,都会是非常专有的私人特征,这对模拟画像是极有好处的。只要你心态平和地配合回答我的问题,其他只管交给我就好。”
左晗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听你这么有信心,我就等你一声令下……”手机这时响了,她接起,很快眼神看向我,我一脸疑问,耐心等她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