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才,我师傅是天生圣人

第122章 僧与道

字体:16+-

从南疆宝象府出发北上,距离金鼎山共有八千里,吴逸与白莲衣用御风术直纵,走走停停,行了两日,在白莲衣提醒下,吴逸翻身前望,才终于远远望见,众山尽头,幕霭浓云的深处,有一座孤峰独秀,隐现于云幕之间。

那儿就是金鼎山?

尽管只有看到一点点露出云端的峰头,但吴逸的凤目还是发生了感应。

凤目金瞳骤然显现,他看到了,那座隐于云雾的山峰,一整座,都透着一层极淡的光晕。

那光晕似有若无,即使吴逸以凤目观瞧,一不留神,也极容易看走眼。

如果不是有周围群山相映,他也未必会注意到这层光。

“公子,金鼎山已近,我们要不先找个地方歇着吧。”

白莲衣停在空中对吴逸道。

吴逸望着远方峰影,感觉路程不算远,就算是用御风术赶过去也不用多少时间,就能在日落前赶到,但白莲衣一说,他还是停了下来,望向她。

“怎么了吗?”他刚脱口而出,目光一触到她身上,看到白莲衣身上的异状。

白莲衣玉容之上,两道秀眉在黑白之间不断变幻着颜色,她面色仍然尽量保持着平静,但语气已经略显出急促:“我内丹即将突破到下一转,须得先寻一处休息行功。”

内丹即将突破?

吴逸虽说之前给了她小隐气珠,但由于两人身上此时身上都有隐气珠,又是子母二珠,导致了旁人虽然无法察觉,吴逸用凤目却仍然能看到她体内的内丹,而白莲衣却无法洞察身怀大隐气珠的吴逸修为。

在吴逸凤目之下,原本她体内内丹所在之处,内丹的光华比之上一次在阳城所见更加亮眼,而且,那光华似正以某种勃勃生机,在内丹那一点方寸之中跃动翻涌。

吴逸看她体内内丹那股跃动的光泽,想起了当初黑山将军吞噬妖丹强行突破到第六转时,好像也有那么一瞬,它的妖丹迸发出异乎寻常的躁动光芒。

她是正常修炼,应该不会像那个黑山将军强行突破以至于发生巨大冲击。

但吴逸听到这时,还是不敢怠慢,心里一急,立马闪身,运起了云体风身的神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神速,将白莲衣拦腰抱起,飞纵而下,寻了一处山腰降落。

等到吴逸轻巧落地时,白莲衣才反应过来自己又窝在了他怀里,轻拳锤了一下嗔道:“你这人……忒轻佻了些,要是被旁人看到了怎么办?”

“不好意思,失礼了,不过这里连只鸟都没有,怕什么?”

吴逸挠挠头不好意思,巡视了附近,三面环树,背面是高高山壁,四下无人,应该没人会来打扰,他笑着对白莲衣道:“这儿的话,应该总可以运功调息了吧。”

白莲衣被吴逸轻放入地,半喜含羞地白了他一眼,寻了一处空阔地上的石块,盘膝而坐,当即运气调息。

吴逸站在她身旁几丈之外,用心留意周围以做保护。

白莲衣闭目凝神,手握于丹田之间,内丹光华随着周身玄气流动运转,那份躁动的光泽,也仿佛受到了某种牵引,开始渐渐趋于平静,光泽的流动变得更为温和。

一边用凤目静静旁观的吴逸,在此时,也开始看到了她体内内丹发生的异变。

覆盖着乳白色光华的内丹,不停转动之中,有什么东西,正在随着转动而褪去。

一点点白色光屑,随着内丹运转而像被抛去的碎壳,褪离了内丹表面,褪离的过程极慢,要很久,那一点光屑才完全脱离内丹,消散无踪。

而内丹此时,表面也出现了一丝细微到难以察觉的裂缝。

那裂缝所在,却是冒出一丝与众不同的……金光?

如果不是吴逸凤目观察入微,仅凭肉眼是绝对看不到此等变化的,尽管很微弱,白莲衣的内丹正在由一片纯白光泽,开始透出一丝金光。

九转境一共有九转,到第九转时,内丹就会上升至头顶天灵之处,就像那个赤元真人一样。

而根据白莲衣此时胸腹之间内丹的变化,等到第九转,估计内丹通体都会成纯金色,泛出灵光。

是所谓九转金丹。

白莲衣此时一颗内丹位于胸腹之间,视乎位置,在吴逸观察之下,好像又上升了一点点。

进到了第六转?

吴逸这一个念头才生,白莲衣周身玄气随着内丹上移,也骤然发生了变化。

以盘膝而坐的白莲衣为中心,玄气开始溢出体内,凝成有形的雪白色气流,并在她周身幻出一团云雾,包裹其身。

她体内内丹此时运转逐渐变慢,内丹表面上的全雪白色也因为有了那一丝金色裂纹,光泽里也带上了一丝极淡的金光。

包裹白莲衣的云雾散去,玄气收聚白莲衣胸中,吴逸再看时,发现盘膝于石上的她比不久前似乎有了些什么变化。

五官仍旧清丽绝伦,眉眼胜画,唇似雪中一点飞红,丝发无风自动,闭目凝神之下,更像是一位仙子隐世。

一切都没什么变化,但吴逸就是感觉,她的气质好像发生了什么改变。

白莲衣两手解去手印,眼睫睁开,丹唇轻启,吐出一口绵长清气。

她正式踏入了九转中境最上一层的第六转。

而此时天上暮色已深,夜幕已经悄然开始覆盖半面天空。

吴逸微笑着,拍掌贺道:“恭喜啊,白姑娘突破到了第六转,离大成又近了一步。”

白莲衣自石上站起,足下一点,就飘到了吴逸身边。

身法又更飘逸了。

吴逸看在眼里,也察觉到了她这一动之间,身法相较于之前,更加从容,也愈发地有如舞蹈一般,举步之间,风情更增。

“我能有这么快就突破下一转,还是全亏了师傅那盏宝灯的相助,不然光凭我自己,恐怕还要再练一两年。”白莲衣刚刚突破第六转,眉宇间却不见几分喜色,笑得很淡。

吴逸知道她不免又想起了自己师傅,他自知仇怨这种事,旁人难以排解多少,只好默然上前,牵着她的手,温言道:“眼下离金鼎山已经近了,是要连夜赶过去,还是休息一晚再走?都听你的。”

白莲衣眼里的伤感也只闪过了一瞬,一想到师傅虚谷子生前常念着要亲见一眼的金鼎山异宝就在眼前,她心中前进之意更加坚决:

“既然如此,宜早不宜迟,我们不妨先到金鼎山,再做打算。”

在夜色即将笼罩天幕,覆盖住最后一抹余晖之前,吴逸与白莲衣二人,终于乘着风来到了金鼎山之前。

近千丈高的整座山峰傲立四周,云雾缭绕,山壁拥翠,以绝然不同于周围诸多小山坡的昂然气派坐镇当中。

吴逸临近一望时,即使开着凤目,也看不到当时远望山上那一层笼罩的奇光,举目所望,这座金鼎山似乎又与其他高山没什么分别,同样拥翠抱石,满山碧绿。

难道那层光这么淡,要远望才能看见?

他与白莲衣二人,乘着风,降落到了山脚下的一处山路上。

“这山感觉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吴逸落地后,一边走巡视四周,除了山路,就是数不尽的树木花草,即使用凤目观瞧,也没看出什么特异之处。

初临宝象府时,有祥云紫气罩顶,他一眼就能感觉到此地气象不凡,而这个金鼎山,走近了反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异象。

虽然路上山清气秀,碧草连山,景色固然是秀丽非常,空气也令人舒爽,但他望天一瞧,天上也没有宝象府那样的紫气罩顶,与平常天空没什么差别。

这种地方真的会有什么异宝吗?

沿着山路走了几里路,吴逸与白莲衣一路看着两旁百草茂盛,异花繁多,山道上的坡度不陡也不平缓,正适合慢走。

他回望山下的路,正觉着周围没什么人迹,忽然之间,他与白莲衣眼神一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警觉。

吴逸抬头一看,即将入夜的天上有数道不同颜色的光芒绚然划过,直向山上处进发。

是剑光?

这么说来,还有其他的修行人也到了这儿?这一路上都没见到其他修士的影子,现在反而有了。

望见他们飞去的方向,白莲衣手指成诀,正要运起御风术追上去一探究竟,吴逸见势,立马拉住她手腕,轻道:“白姑娘,你现在就要去?”

“那是自然,怎么了吗?”白莲衣回望吴逸,有些不解。

吴逸道:“你现在身上有隐气珠,贸然用御风术追过去,难免惹人注目。”

“也是,那该如何?”

吴逸想了一下,便道:“白姑娘会轻功吗?”

白莲衣内心一触即明,笑道:“俗世武人的轻功我自然也会,你是说,从地上追过去?”

金鼎山的半山腰上,几道不同颜色的异光精准地落在了山道之间。

来人落地,当中三道异光都收束为长剑,流畅地飞入各自主人鞘中,别有一道光芒散去,却是变作一片叶子,飞到主人手中,收入袖里。

“大师是佛门中人,也来寻我道门异宝?”

三位背负长剑道士打扮的人里,中间一个银袍金冠,面目俊雅的男子,朝眼前人行礼道。

将飞叶收入袖子中的,却是一身明黄色僧袍,左手握着一串奇特纹路密布的白色念珠,身量高壮的大胖和尚。

他面大无须,两耳垂大,一脸福相,也合十礼笑道:“神霄宗的道长此言差矣,这金鼎山久有异宝传闻,我那禅院的师弟说此地有舍利之光,与佛有缘,所以特地来此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