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才,我师傅是天生圣人

第124章 妖骨

字体:16+-

在那儿的有神霄宗的修士,有法相宗的一个僧人,然后还来了一个长得像儒生的人。

吴逸在刚与白莲衣准备踏着周遭枝叶丛林,穿林而上时,就顺手吐出一口气,远达刚刚剑光飞落的远方山上,变作身外身,隐于枝干之间,将众人刚刚的谈话收入了耳里。

一个说寻道家宝物,一个说这儿有舍利之光,另一个说这金鼎山有什么河图洛书的异象。

越说越离谱。

吴逸来时确实也远观过这金鼎山,也确实看到了有异光环山而照,但这是道门的什么还是舍利之光,他也没个底。

之前初识宋棠音那个丫头时,澹漪子汪象旭就说过她那颗内丹是极其罕见的“舍利子玲珑内丹”,明明是内丹却外放舍利之光。

吴逸见过这内丹的神奇,但见这金鼎山的隐隐灵光与宋棠音内丹所放出的光华并不一致,所以也拿不准。

这金鼎山难道宝物不止一件?

“白姑娘,这金鼎山传闻里不止有一件宝贝?”吴逸此时与白莲衣停在了山道附近的一棵大树旁的粗枝上,他转头向她询问道。

“不知道,师傅生前也只探听过这金鼎山千余年前的旧闻,对山里的灵宝是什么样都来不及一探,更别说有几件了,你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白莲衣对吴逸这一问颇有些好奇。

吴逸道:“刚刚过去的那几道人影,三个神霄宗的弟子,一个是法相宗的和尚,然后又来了一个儒生。他们三方人马在那半山腰上,一个说这山上有道家灵宝,一个说这山上放舍利之光,最后来的那个读书人,又说这上头有什么河图洛书之象,各说各的,我估计这金鼎山会热闹的很。”

此时白莲衣与他离着神霄宗陆恒云所在之处还隔着好一段路程,但吴逸轻描淡写所说的话却是令她心中顿时惊涛翻涌,檀口微张。

刚到宝地,金鼎山上所蕴含的玄机已经远超她想象。

河图洛书是上古开创儒教的圣迹,南赡部洲凡有此象之地,多代表有上圣遗宝传世。

而舍利之光自不待言,是佛门高僧修为凝缩的结晶,世间僧人只要潜心佛法,就算八九十岁寿终圆寂,火花后也能得出舍利子,但那也只是一身僧骨所留,终属凡物。

若要能放出舍利之光,远照山外,那除非是已经地,水,火,风,空五轮圆满,甚至更高境地的高僧圆寂,才有可能。

这金鼎山传闻的镇岳灵宝难道不止有道家之物?

而且,吴逸他片刻不离己身,全然没看到他施法,是怎么知道前方几人谈话的。

“公子听到了他们谈话?你有天耳通这等神通吗?”她面上难掩惊异。

吴逸否认道:“不会啊,不过我也有自己的法子。现在这山上是什么都还不知道,不妨咱们也去跟着他们凑凑热闹?”

他通过身外身看到这几人派别虽然不同,但似乎身上都没有什么妖邪之气,既然如此,他们遮遮掩掩反而有些可疑。

反正大家都是冲着这个镇岳灵宝来的,又都是有名的宗门,老躲着万一被察觉了,惹人起疑反而不好。

自己和白莲衣又有隐气珠护身,应该也能降低一些周围的戒心。

白莲衣也觉得有理,于是两人踏着周边树丛,翻身纵跃,轻松自在地在林间穿行。

由于都没有用术法神通,两人脚踏树枝,又沿着山壁疾走,借力疾纵的速度比奔马也快不了多少,与一般武林人士和低阶修士无异。

但好在不是沿着山间大道,而是直接攀山,少走了不少弯路,用不了一盏茶的时间,二人就离半山腰处渐渐近了。

“邵元世……”

陆恒云见到这儒生落地,报上名时,心底里也已经有了猜测,他问道:“你姓邵,邵雍邵康节是你什么人?”

邵元世闻言恭敬朝虚空处拱手一礼,又向陆恒云道:“正是门中高祖。”

陆恒云本来还悠然自处的神态瞬间动容,心中一凛。

他的感觉没错,果然是邵家门人!

东秦国土广大,前朝未有,也难得达到了三教并立的盛景。而三教之中除了佛道以外,剩下一个儒教,却是相当特别。

儒教入世最深,门人最广,但修行人相比较佛道两家要少的多,敬天地却不拜仙神,也不修烧丹炼药,画符朝圣之类。话虽如此,历史上也有不少超凡入圣的圣人大家,借由参透易理,了悟天地,最终达到周游八极,法用万物,神气不变的大宗师之境。

这当中,东秦国中原以西由大儒邵雍后人所建立的皇极西城,就是当今儒门一大家。

儒道两教源头都与易理渊源颇深,因此陆恒云虽然也少和儒生打交道,但也闻得邵家大名。

他就是有天才之名也不敢怠慢,当即拢袖回礼道:“原来是皇极西城邵老先生后人,失敬,贫道陆恒云见礼了。”

邵元世颔首应礼,执着羽扇又望向已经入定身体近乎于半透明状态,融于周遭山石树木的大颠和尚,他仍自闭目静思,纹丝不动,对于邵元世的到来,全无反应。

“法相宗大颠和尚,六识精湛,以身感应万物,果然名不虚传。”他识得大颠和尚佛法精妙,也击掌而叹。

陆恒云客套完了,便恢复了他那副自信从容的神态,向邵元世问道:“邵兄,你刚刚说,是奉祖父之命,说这金鼎山有河图洛书异象,特来寻宝?”

邵元世全不避讳,答道:“正是,祖父日算八卦,夜观天象,不久前算到这金鼎山有河图洛书之象显世,说此地必有圣贤遗宝。”

陆恒云呵呵笑道:“邵兄,恕我多言,刚刚这大颠和尚,就说这山上有舍利之光,如今你来了,又说有圣贤之宝。我神霄宗的前辈和别派的道友却说这山上有道气,这金鼎山上莫非真是什么洞天福地,三教都有灵宝?”

邵元世不以为意,他知道此前也有一些修士光临此山,传言此处有道家之宝,但都一无所获。正要接着说什么,却发现端坐入定的大颠和尚,终于睁开了眼睛,转头望向更高之处的山峰顶处:“上头东北侧之处,想来有些蹊跷。”

闻得大颠和尚一言,陆恒云与邵元会,也都停了口舌,各自将注意力放到了前方更远处。

星夜之下,山峰耸立,陆恒云指点额尖,双目凝出精光,运起“天子望气术”,按着大颠和尚说的方向远望,但只见山间峭壁,云雾半掩,与来时路上所见山景没有太大区别,看不出什么异象。

看不出来……

这边那大颠和尚也从打坐中站起了身。

陆恒云虽然不信,但也不由得留了些心思,大颠和尚问道:“大师能感应到那地方有蹊跷?”

大颠和尚眯着一双细眼,笑道:“宝物虽然还没得头绪,但却感应到了那边的地里,有些妖气。”

“妖气?”陆恒云与邵元世俱都眉头一动,显然有些意外。

这里也被妖怪盯上了?

大颠和尚仍是那副喜气洋洋的笑容,并不解释,就僧袍飘**,跌足而起,身子向着刚刚感应到的方向凌空跃去。

陆恒云与两位师弟交换了眼神,也足下运起纵地金光,一跃数丈,紧随其后。

邵元世则是出于好奇,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羽扇轻挥,一道清风将他身子托起,飞纵而去。

几人到达了大颠和尚所指,离山顶更近一些的目的地,那是山壁上多出来的一处断崖。

金鼎山的山体怪石丛生,此处就像是山道一侧横长出来的一小块空地,一整块巨岩连着山体浑然天成,下方就是数百丈悬崖。

陆恒云等人跟随大颠和尚轻轻落脚时,也终于发现了,此处的与众不同之处。

那地上躺着一副几近销蚀,不知多少年头的骨架,被沙土掩埋了小半个身子。

陆恒云在见到这副骨架的一刹那,就明白了大颠和尚说的“妖气”所指。

这副骨架即使残缺已有部分被销蚀,但依然能看出来身躯异常巨大,比虎豹,不,恐怕比一般的野象还要大一些,能看见的身躯部分目测下来,足有接近两丈长。

骨架上的头骨部分,是整副身子里相对保存最完好的,依稀能看出来,长嘴与獠牙异常突出。

是虎豹一类的野兽?

而且,陆恒云看见那骨架之上,尤其是头骨部分的骨骼外表,仍然带有一丝丝紫色的形似血管经络一样的东西残留。

尽管极其微弱,已经几乎与人无害,但这确实是妖气残留的证明。

“这是妖骨,恐怕是一只生前入了妖道的山间野兽。”陆恒云用他的降妖经验当即如此判断道。

大颠和尚哈哈道:“陆道长眼力过人,这妖兽死于此地想来有些时日,妖气散去之余,有些还渗入了地里,这才被和尚我感应到。”

邵元世手执羽扇,思忖了片刻,便皱眉道:“这妖怪死得有些蹊跷。”

“不错,邵施主也看出来了?”大颠和尚报以赞赏的目光。

邵元世点点头,正要开口,却见大颠和尚笑着伸手拦阻。

只见得大颠和尚又向旁边通向山道的丛林中,朗声喊道:“那边的两位施主,既然跟着到了,不妨现身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