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才,我师傅是天生圣人

第92章 黑眼定身法

字体:16+-

吴逸记得很清楚,初次在阳城的彩云间见面,圣尊师傅就跟自己说过,这位老板娘是一只白老鼠修成的有道精怪。

几次见到白莲衣,她都是一副外表娇媚,内里端凝的模样,语笑嫣然,衣带留香,总是耐心地为自己解答,还有送玉的恩情,是吴逸自来此世第一个真正交上的朋友。

阳城一别,吴逸也曾想过,来日方长,说不定哪天就会回去,再与她把酒言欢,共话闲余。

可没想到,再次相遇会是如此境况。

在开了凤目的吴逸眼里,那被金箍锁住的白毛兽身,化作了一袭带血雪衫,白发散乱,娇颜失色的人形。

她那一双原本明眸照水的眼睛,此刻远望去却是眼瞳一片漆黑,不见光亮神彩,连眼白也尽黑了去。

她为什么会变成白猿的样子?

而且,她一个不曾作恶的精怪,一段时间不见,身上竟多了一层妖气,不是由内散发而出,反而像是从外头包住里头。

还有,那道锁链又是怎么回事?从白莲衣体内一直延伸到府里的某间屋子里……

吴逸看向她身旁的其他人,除了士兵以外,将军穆天洪他认得,刚认识不久的宋棠音他也认得,剩下一个身穿衣着看上去非富即贵的老人,还有一个……

吴逸凤目金瞳再次闪动,他从这个人身上看出了与旁人不同的气息。

这人一副道人打扮,尽管藏的很深,体内却有几道浑浊的黑气隐现。

这种黑气吴逸此前已经见过了不止一次,他很确定,是妖气。和白莲衣的情况相反,他的妖气是完全自体内妖丹而发。

只是,这个道士身上似乎还有什么东西,吴逸细看之下,在那妖气之外,还看到了一层淡白色的气膜,将其包裹在内。

是……道袍?

那个道士身上的道袍上,有些不同寻常,带着一股隔绝体内妖气的屏障。

如果是不久前的吴逸,多半也看不到这么一层。

一觉睡过来,怎么就发生了这些事情?

“将这妖怪押下去,严加看管,没有号令不得靠近,以防此妖暴起伤人。”随后吴逸听见了穆天洪的高声喝令。

吴逸瞧着一帮子士兵将白莲衣化作的巨猿用锁链捆住,缓缓拉着离开院堂,他深呼吸强忍住了立刻冲过去救人的冲动,确认好士兵押送的路线后,静静退下高墙,潜身从外面跟在押送白莲衣的队伍后面。

由于他们押送的白猿看上去体格硕大凶猛,身长足有丈余,押送的目标并没有选择吴逸之前去过的地牢,地牢隧道狭窄不足以通行,而是将军府最后方的校场库房之所在。

那里摆放着关虎豹的大铁笼。

之后,一群士兵将白莲衣变作的白猿寻了一间大铁笼关了进去,然后就在牢笼外列阵把守。

吴逸跟在他们后头,目睹了关进去的过程。

他现在是隐身,要一瞬间解决周围护卫不难,可是,该怎么救白莲衣呢?她被关押在牢笼里,虽然现在看上去没有经过拷打,但之后难保不会有问题。

现在吴逸心急如焚,自己却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解救白莲衣。

就算能打开牢笼,也没办法帮她恢复原身。

说到底,她究竟是因为什么被抓到宝象府来的??

不搞清楚这点,就没法真正解救她。

在确认了关押地点后,吴逸悄悄纵身翻越高墙,往将军府外头奔去。

目前体内的圣尊师傅还在睡着,是叫不醒的。

他想来想去,眼下有希望能给指点迷津的,似乎就只有他们了……

一念既定,他云体风身发动,身化轻影,霎时间就身越多道楼阁屋宇,穿行在街市之中,点头迈步之间,转瞬就到了城中一处青烟袅袅之所在。

那是澹漪子汪象旭与笑苍道人黄太鸿所在的道观。

“二位前辈!”

汪象旭二人仍旧对着那座小丹炉静坐存神,听到呼声骤起,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吴逸快步走到了道观里来。

“吴小友,一别才没一会儿,又见面了。”

汪象旭瞧着这位年轻人实在是有些意思,师承世外散仙,所学高妙,非他二人所能看透,但言行间却没什么宗门修行人的自矜,他与黄太鸿二人云游四方,闲散惯了,也乐得与这种人结交。

吴逸到了道观,一个呼吸间,尽量平复当下急切的心情不外露,对着两人行礼抱以笑容:“二位前辈,此来,是有一问不解,想要求个解答。”

“小友但问无妨。我二人知无不言。”

“是这样的……”

吴逸想了一下措辞,道:“晚辈刚刚在市坊里听得人家说书,说到了一个故事,当中有一门道术,说的是某朝某代,有一个高僧前往西牛贺洲求取佛法,途经一处小国,换取通关文牒,结果得知国王忧病缠身,原来是因为他膝下小女,百花羞公主,无故失踪,寻遍全国也无果。那高僧座下有两个徒弟,一只猪精,和一个头陀……”

汪象旭与黄太鸿周游天下,看得三教九流之书颇为广泛,对这类话本也并不像读书人那样排斥,既然吴逸讲了,他们也乐于倾听。

吴逸话语间顿挫有序,娓娓道来:“高僧两徒弟为了求过关,却施法探查,这才查到是山间一个叫黄袍怪的妖精抓了公主,黄袍怪神通广大,两徒弟前去降妖,却是本事平平,放屁添风,虽有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助力,拼尽全力却也只是打了个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结果妖精未除,却被这妖怪知道了这两人是高僧弟子,受国王所托寻找公主。”

“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助力?这妖魔如此神通广大?”汪象旭听到妙处,不禁眼中一亮,赞了一句。

“结果,那黄袍怪换了个人身模样,装作是公主在外结识的夫君,到了朝堂之上,反而诬告高僧为一只猴妖,专门夺人妻女,用一个妖法,将高僧变作了猴妖的模样,于是国王错信了黄袍怪,就将高僧打入大牢……”

由于当下吴逸还不知道白莲衣被抓的始末,为了避免白莲衣的事情暴露,就把奎木狼变唐僧为虎的事情,稍微改了改,大致讲了一遍,当然,白莲衣的病症也被他套在了唐僧变虎的症状里,说的格外细致。

当然,他很识趣地把故事停在了变虎这一节,没有说到后续的小白龙甚至请孙悟空,也刻意隐去了奎木狼的身份,只说是黄袍怪。

宝象府刚被奎木狼等星宿救了,这种情况照搬反而不妙。

毕竟,他讲的重点也只是为了引出解救白莲衣的方法,旁敲侧击,其他的就可提可不提了。

“然后呢?”汪象旭此时兴致已起,接着问道。

“说书人说,且听下回分解。”吴逸摊开两手。

故事似乎还有下文,便中途截止,汪象旭虽然觉得意犹未尽,倒也不如何扫兴,还不忘向吴逸问道:“那小友,你说的这故事,和你要求的解答有什么关系?”

吴逸道:“有,这里头提到一种能将人变成猴妖的法子,晚辈听后觉得好奇,就想来请教二位,是否真有妖法如此神奇?”

“有。”

在吴逸问出问题后,逐渐加快的心跳声下,同样一旁的黄太鸿从袖袍里掏出了《证道书》。

他若有所思了一会儿,在书中翻了一阵,道:“若说是如那说书里说的法术,同样的倒也有,容贫道找找……”

没多久,黄太鸿叫道:“这法子好像叫什么黑眼定身法,是北方妖魔所用邪术,算是障眼法一类,能将人变兽甚至变妖。”

还真有!

吴逸心中颤了一下,原本只是赌一把的他此刻瞬间好似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他强掩激动,道:“可否借晚辈一看?”

“请看就是。”黄太鸿见了他如此,也丝毫不作推托,说给就给,将书递到了吴逸手上。

吴逸接过书来,眼睛瞬也不瞬地盯在了那一页上。

果然,那上头记载了一种叫“黑眼定身法”的妖术,南赡部洲地界原来无此传说,最远可追溯至北俱芦洲和西牛贺洲,施法说简单也简单,以一碗百药熬煎而成的水泼向人身,再念动真言,其人就会两眼漆黑,随后人就会依照施术者意愿,变成走兽。

而吴逸飞快地扫过,那一栏叙述的末端后,不负苦心,终于找到了上头记载的解法。

上头所述,黑眼定身法以真言咒语和药力驱动,若要解则有两个方法:

其一,需要解咒人自己法力修为高过施术之人,念动特定咒诀,一碗清水泼下,方能解除。

其二就是,找到八十一味药,以特定顺序,熬煎成一碗浓药汤,分试两次,泼到受术之身,若第一回能显出一点原身,第二回泼下去才能解术。

这第一种方法,《证道书》上并没有如何记载,只说咒诀幽微奥妙,难以寻见,吴逸自认也未必有那么高深的修为。

上头详细记载的是第二种解法,洋洋洒洒,八十一味药方,尽数记载其中,并说了此药方多年前记载的原典已经毁于乱世战火,是汪,黄二人在那之前就有幸观摩,记入书里的,如今世上知道黑眼定身法的已经极少,沦为了坊间神异传闻,知道解法的,那更是万中难有一个。

如此说来,吴逸算是孤注一掷又歪打正着了。

“二位道长,晚辈有个不请之请,可否借书半日?这上头奇闻异事许多,于晚辈正好有急用。”吴逸深吸一口气,郑重向两人抱拳道。

汪象旭与黄太鸿对视一眼,都抚须一笑,潇洒应道:“吴小友果然有别事相求,从一进门,小友眉宇间就隐有愁容,此事当真如此急切?”

“人命关天。”吴逸既然被看了出来,也干脆不做掩饰,正色答道。

“哦?能否说是何人?”

吴逸道:“是晚辈一个朋友,晚辈相信她是遭人陷害,眼下,只要有方法,我都愿意一试。”

汪象旭瞧眼前之人眼里越发坚毅澄明,全无邪念,也露出赞赏之意,大方道:“既然如此,《证道书》就借予小友半日,只是希望小友莫要磨损才好。”

“多谢前辈!”

吴逸袍袖一摆,正式向汪象旭二人躬身抱拳一礼,就拿着《证道书》,飞身化为一道虚影,纵出了道观。

“这小子……”

汪象旭瞧着人影无踪之处,无奈地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