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兴元元年(784)二月下旬,咸阳前线,讨伐朱泚大军的局势,突生波折。
朔方镇节度使李怀光,统率朔方镇大军,趁夜偷袭了与朔方军连营的友军鄜坊节度使李建徽、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杨惠元两军。
鄜坊节度使李建徽,奋战逃走,得以免死。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杨惠元,被李怀光的部下所杀,神策军行营大军崩溃,正如考功郎中陆贽当初的预料一样。
兴元元年(784)二月末,朔方镇节度使李怀光,正式发布文告,指责皇帝的过失,宣告自己的主张道:
“布告天下正义之士:
大唐皇帝不公,宠信奸佞宵小,暴虐百姓,致使干戈不息,怨声载道,天下不宁。
现在,本大帅与汉帝朱泚联合,力图在天下,创建新的和平,恢复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大唐帝国皇帝,是我们的故主,我们不忍心伤害。希望皇帝陛下,远远地避开,不要阻挡圣贤上进之路。”
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是朔方军的老将,也是李怀光的老部下。
现在,韩游瑰又率军驻扎奉天,掌管奉天军事。
李怀光认为,说服邠宁兵马使韩游瑰归顺,对自己十分有利。
李怀光便秘密给部将韩游瑰,写了一封书信,约韩游瑰暗中起兵,接应朔方大军,一同反抗大唐朝廷。
邠宁兵马使韩游瑰,却始终忠实于大唐朝廷,不愿意跟随李怀光一道,反叛朝廷,并马上密报了皇帝。
李适又惊又喜,急忙盛赞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道:
“爱卿忠义,让朕免于万劫不复的境地。爱卿放心,朕一定牢记爱卿的恩德。”
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急忙答道:“感谢陛下信任。忠君爱国,是臣的本性。”
李适有些心慌意乱,继续询问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道:
“爱卿啊,李怀光就要前来奉天,请问爱卿你,有什么计策,能够破贼呢?”
邠宁兵马使韩游瑰,急忙向皇帝建议道:
“陛下:
李怀光作为全军都统,拥有统率诸道兵马的权力。所以,李怀光敢于自恃人多势众,犯上作乱。
而今,陛下您,可以下诏,命令邠宁镇张昕、朔方镇宁景叡、河中镇吕鸣岳、振武镇杜从政、潼关镇唐朝臣、渭北镇的窦觎等诸道节度使等,叫他们各自为营,掌握他们自己军队的权力,叮嘱他们,不要听从李怀光的命令,就行了。
然后,陛下再下旨,明升暗降,擢升李怀光更高的官位,趁机取消李怀光的都统实权。
这样做,就可以把李怀光的权力架空,收回李怀光手中的都统职位,使李怀光失去统率全军的军权。
那么,自然而然地,各镇行营,就会回归他们各自的镇管理,不再听从李怀光的指挥了。
到了最后,李怀光只有一个朔方镇节度使的名号,依靠孤孤单单一支朔方军,李怀光能够成什么大气候呢?
何况,朔方镇军队,只有区区五万人,而内部人心不齐,大多是受到李怀光胁迫,并不是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跟随李怀光反叛朝廷呢!
到时候,局势突变,谁能够保证,朔方镇李怀光内部,不祸起萧墙呢?”
李适依然有些混乱糊涂,竟然没有弄明白邠宁兵马使韩游瑰,建议削夺李怀光兵权的意思。
于是,李适茫然无措地,继续问邠宁兵马使韩游瑰道:
“爱卿啊,如果朕罢去了李怀光的兵权,那我们拿朱泚叛贼怎么办呢?
如果没有了李怀光,不是无人帮助朕,在外面抗击朱泚叛贼的军队了吗?”
邠宁兵马使韩游瑰答道:
“陛下啊:
李怀光如今,已经谋生了叛意,公开背叛了朝廷,陛下还能够指望李怀光干什么呢?
如果陛下能够允诺,将士攻城后,予以特别的奖赏。大家奉天子之命,去讨贼换取功名富贵,那谁还不愿意呢?
邠州,是邠宁镇总部所在地,部队以万为单位计数。
假如陛下,允许微臣,全权指挥邠宁镇全部兵马,足可以诛杀朱泚这个叛贼的。
何况,全国各个镇,各个方镇,必定会出现忠臣义士,朱泚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何须李怀光的帮助呢?”
李适听了,恍然大悟,愁眉舒展,连连点头称是。
后来,李适从奉天出发,出奔梁州以后,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率领着他部下的八百余邠宁镇兵马,回到了邠州,去招兵买马,准备讨伐汉帝朱泚。
2
朔方镇节度使李怀光,久经沙场,久在朔方镇效命。李怀光军事经验丰富,的的确确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李适与诸臣,正在奉天这边运筹帷幄。那边,李怀光早已经派遣他的部下将领赵升鸾等,率军潜往了奉天。
李怀光与部将赵升鸾等将领约定,在当天傍晚,让别将达奚小俊,焚烧乾陵,让赵升鸾在奉天,作为内应。
李怀光打算,趁乱攻陷奉天城池,里应外合,接管奉天城里的军队,挟持威胁皇帝。
可是,李怀光万万没有想到,偷偷进入奉天城里的部将赵升鸾,此时居然前去晋见,行在兵马大使浑瑊,向浑碱自首,主动讲了李怀光准备偷袭奉天的密谋。
行在兵马大使浑瑊,大吃一惊,赶忙上奏皇帝,并且请皇帝,立即出走梁州。
李适惊慌失措,急急忙忙安排,准备迅速逃离奉天,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避难。
李适命令,行在兵马大使浑瑊,在奉天城内,进行戒严,防备李怀光军队的偷袭。
行在兵马大使浑瑊,从宫中觐见皇帝出来,急忙回去,部勒将士,严密守城。
行在兵马大使浑瑊,还没有布置完毕,就听部下将领报告,李适已经率领亲近的扈从,如兔子一样地,逃到了奉天城西面。
行在兵马大使浑瑊,急忙安排部下将士,前去追赶,一路保护皇帝。
当时,李适听说李怀光准备偷袭奉天,一下子恐惧过度。
他刚刚发布完,命令戴休颜与浑瑊,一道防守奉天的圣旨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带领自己的随从武士,拼命地向西逃离,向梁洲方向出奔。
听说皇帝一行,已经离开奉天,朝中的文武大臣和将士们,仓促间,急忙启程追赶,一个个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奉天城里,戴休颜依然在坚守自己的岗位。
巡视完各军营以后,戴休颜当众向将士们宣布说道:
“诸君:
李怀光已经公开造反了,我们必须加紧戒备!”
于是,戴休颜登上奉天城楼,率军防守奉天城池,并没有跟随皇帝一道,逃离奉天。
3
李适君臣一行,跑得再快,也没有快过久怀叛逆之心的李怀光的军事布署。
那时,李怀光早已命令孟保、惠静寿、孙福达等三员朔方军大将,率军在南山一带,守候、截击皇帝一行的车驾。
李怀光派遣的这三位将领,孟保、惠静寿、孙福达等,接到李怀光命令,立即率领精锐的骑兵,急奔南山,阻截皇帝君臣。
在途中,孟保、惠静寿、孙福达等朔方三将,与皇帝车驾的先锋,诸军粮料使张增一行,率先遭遇了。
幸亏上天,还没有彻底抛弃,大唐皇帝李适君臣。
孟保、惠静寿、孙福达这三位朔方将领,其实一直忠于大唐朝廷,不肯反叛朝廷。
他们心里,都不满意李怀光倒行逆施,祸国殃民,公开背叛朝廷,重新挑起战乱的行为。
孟保、惠静寿、孙福达等三将领,在途中秘密商议,决定拒绝执行李怀光的命令。
孟保率先说道:
“两位兄弟,我们朔方军将士,一向功劳显赫,忠于朝廷,立下了赫赫功勋。
如今,李太尉让我们去做背叛圣上的事情,陷吾辈于不忠不义之中,完全违背了我们的心意。
我们不应该一味地顺从他,作出悖逆之事。
我们干脆回报李太尉说,我们去晚了,皇帝的车驾,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追赶不上了!
大不了,回去以后,太尉给予我们免官的处分!”
惠静寿、孙福达同意。三将商议妥当。
于是,孟保、惠静寿、孙福达等三人,连忙上前,朝诸军粮料使张增,使着眼色,向张增示意着说道:
“张大使,我们朔方镇的将士们,还没有吃早饭呢!
张大使啊,你说我们兄弟应该怎么办呢?诸军粮料使大人,能不能救济我们一点粮食啊?”
诸军粮料使张增,立刻会意。
诸军粮料使张增,遂顺水推舟,欺骗三将领手下的朔方镇部众说道:
“朔方镇诸位兄弟,从这里向东,走几里地的地方,有座佛祠。我们运的粮食,都储存在佛祠那里。
在那里,我们可贮备了很多粮食器物啊!
如果兄弟们需要的话,请你们拿着我的手令,马上去拿吧!我们都是陛下的忠实臣子”
“好!多谢诸军粮料使张大人!我们去了。”
孟保等朔方军三将,顺水推舟,拿着诸军粮料使张增的书信,率领部众,向东而去,听任士兵,去抢劫粮食。
见朔方军的将士们离开了,跟随皇帝出行的朝廷百官,急忙保护着皇帝,抓住这个有利的空挡良机,利用这稍稍充裕的时间,很快进入了骆谷之中。
孟保等三将领,率领朔方镇将士,找了粮食回来以后,已经不见了皇帝一行的踪影。
孟保、惠静寿、孙福达等三将领,只好带领部下,回去向李怀光报告说:
“太尉,我们去迟了,没有追上皇帝的车驾。”
李怀光非常生气,大怒下令道:
“三个无用的家伙!办事不力,统统给我撤职。”
4
神策军使李晟,在东渭桥神策军驻地,接到了皇帝任命他为河中、同绛节度使遥兼使相的制书,立即拜倒在地。
李晟感激涕零,哭泣着接受了皇帝的任命。
李晟慷慨激昂,斗志昂扬地对部下神策军将佐说道:
“诸位:
长安是皇家宗庙的所在地,是全国的根本。如果各位将领,都跟从圣人出行梁州,那将由谁来,担当消灭叛贼的任务呢!
本帅决定,留守东渭桥,抗拒叛贼。
诸位兄弟,你们有无异议?怕不怕死?”
“使相大人,乃朝廷重臣,都不畏惧死亡,我们害怕什么呢?大帅放心,我们一定攻破叛逆,收复京师。”
将士们气宇轩昂地回答李晟道。
“感谢诸君的忠诚,请听从本帅的号令。我们先整治城壕,修缮铠甲兵器,做收复京城的准备。”
李晟下令道。
5
在此之前,李晟驻扎的东渭桥基地粮仓,曾经积存有粮食十万余斛,足以满足一万神策军将士的供应。
然而后来,朔方镇军队缺粮。皇帝遂命令度支,供给了屡次提出要求的李怀光的五万朔方军。
李怀光的五万朔方军,驻防了几个月,几乎把东渭桥基地粮仓的粮食都用尽了。
李晟决定坚守东渭桥基地,首先面临的,就是粮食给养的短缺问题。
当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和朱泚联合用兵,声势十分盛大。加上皇帝向南,出走梁州,民情纷乱不堪,人心大乱。
神策军李晟,仅凭一支孤立无援的军队,孤军苦撑。李晟的军队,陷于李怀光和朱泚两个强寇的包围之间,内部没有足够的资财粮草,外部也没有救援来临,形势非常危急。
但李晟镇定自若,毫不畏惧。
李晟用忠义军法,严明军纪,去感发激励将士,千方百计募集粮食军需。
所以,李晟的兵力,虽然单薄微弱,粮食缺乏,但大军的锐气,并未衰减。
李怀光心里也十分清楚,李晟的神策军,虽然只有一万将士,但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不同于一般的地方藩镇军队,也不敢轻易对李晟的神策军,发动贸然的攻击。
6
为了欺骗、麻痹李怀光,神策军使李晟,一反常态,多次写信给李怀光,措辞执礼,都很谦卑恭顺。
李晟不停地给李怀光送上高帽子,竭力对李怀光吹捧和奉承,表达对自己李怀光的尊敬与推崇之情,并谕以祸福。
李晟对李怀光,虽示尊崇而谕以祸福,使得李怀光心怀羞惭、愧悔,未忍击之。
见李怀光的敌对情绪减轻,李晟急忙与部将商讨对策。
李晟对部将们说道:
“诸君:
陛下驾幸梁州,我们东渭桥基地孤立无援,粮草不济,唯有自己拯救自己。
畿辅地区,虽在经受战乱之后,但仍然可以征收赋税粮草。军队停滞不前,姑息敌寇,没有比这更大的祸患了!
我们应该自立自强,主动出击。”
“谨遵大帅指令。”部将们一致同意道。
于是,神策军使李晟,命令部下判官张彧,代理京兆少尹,选择了部下士大夫四十余人,让他们分别代理一定的官职,以便督促京城周围渭北的粮草赋税,供应神策军大军的需要。
神策军使李晟的自救措施,见效很快。
不到十天时间,各处征收的粮草,就都充足有余了。于是,神策军使李晟,流着眼泪,与神策军部众起誓,决意平定叛贼。
7
此时,李怀光部下的朔方军将士,也对主将李怀光,与朝廷公开对抗,心生了不满之意。
李晟的军队,渐渐强盛,李怀光既忧虑,又十分憎恶,装备袭击李晟的神策军。
李怀光与部将们商议道:
“诸君:
本帅打算率领军队,从咸阳方向,去袭击东渭桥,打垮李晟的队伍,扫清我们面前的威胁。”
可是,李怀光给朔方军部众,前后下达了三次命令,大家仍然不肯答应,不肯向李晟的神策军,发动进攻。
朔方镇将领们,还私下相互交谈议论说:
“如果太尉叫我辈前去,进击汉帝朱泚,我辈有多大力气,便要使多大力气。
太尉如果打算造反叛变,与朝廷为敌,我辈唯有一死,决不能服从太尉的命令!”
李怀光无可奈何,知道不可勉强大家的心意,便向亲信宾客将佐,征询意见道:
“诸君:
既然你们不愿意听从本帅进攻神策军的号令,我军何去何从,你们有什么计策呢?”
朔方镇节度巡官,三十四岁的良乡人李景略,态度恳切地向李怀光建议道:
“太尉:
在下以为,攻取长安,诛杀朱泚,解散军队,返回各道。然后大帅你,整修长安宫殿,单人匹马,前往行宫所在地,向皇帝请罪,不失为一条最好的计策。
做到这些,臣下的操守,也不算亏缺,已有的功名,也还可以保住,何乐而不为呢?”
说完,朔方镇节度巡官李景略,向李怀光伏地叩拜,以至于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李怀光答应李景略的意见道:
“李大人的意见不错。本帅愿意改过自新,讨伐叛贼,立下功劳,向皇帝请罪。”
朔方镇都虞候阎晏等人,却表示反对道:
“大帅:
你不是不了解皇帝部下。皇帝刻薄寡恩,心胸狭窄,信任奸佞,猜忌功臣,恐怕不会原谅大帅的冒犯!
如果大帅前去,向皇帝请罪,不是自投罗网吗?
大帅不如东进,防守河中,割据一方,坐观形势。何去何从,再从长计议,不是更好吗?”
李怀光犹豫不决,不好决定,只好说道:
“阎大人所言,也很有道理。”
李怀光劝说朔方军部众说道,“诸君,现在我们姑且,在泾阳屯驻一段时间,将妻子儿女从邠州召来。
等他们到来后,我们再与他们一同,前往河中,怎么样呢?
待春天的衣装,置办好了,我们再回军,前去进攻长安朱泚,也为时不晚。
东边各县,都十分富庶,在军队出发那一天,任凭你们,去进行掳掠。”
一听抢劫掳掠,将士们都答应了下来道:
“大帅所言极是!我们就这么办,先发一点小财再说。”
于是,李怀光转过身子,悄悄对朔方镇节度巡官李景略警告说道:
“李大人:
你前些时候所做的建议,将士们都不肯依从,实在非常抱歉。
你与将领们的意见都不一致,你最好还是赶紧逃跑吧!不然,你会遭到将士们的报复的!”
李怀光让几个亲近的卫士,亲自骑马,护送朔方镇节度巡官李景略等人离去。
朔方镇节度巡官李景略,出了朔方军军营的大门,极其悲切地哭着,对大家说道:
“诸君:
我李景略没有想到,我们这支赫赫有名,战功卓著,一向忠君爱国的朔方镇军队,竟然会沉陷于不忠不义之中了!”
送行的卫士,急忙捂住李景略的嘴巴,护送李景略一行,匆匆忙忙离开了朔方军大营。
8
朔方镇节度使李怀光,主意已定,迅速派遣部将张俊轩做使者,前往邠州,命令邠州镇留后张昕道:
“张大人:
让留在邠州镇的士兵一万余人,和行营将士的家属,全部出发,前往泾阳,与大帅会合。
大帅将派遣将领刘礼等人,带领骑兵三千余人,前来协助邠州镇留守的军队和家属,一道迁移。
接令之后,立即执行,不得违背。”
留后张昕,得到主将朔方镇节度使李怀光的命令,一时之间,犹豫不决。
从奉天回到邠州的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急忙劝说留后张昕说道:
“留后大人啊:
李太尉的功劳很高很高,却不识时务,鼠目寸光,自踩祸患的机括陷阱。
中丞大人你,现在可以独自,去寻求富贵了。请让我率领部下,一道跟随着你吧!”
留后张昕推辞道:
“韩大人:
我不是不理解你的好意。然而,我出身寒微,家庭贫贱,依靠着李太尉的提携和推荐,才得以到此崇高的地位。我怎么能够忍心,忘恩负义,有负于李太尉呢?”
留后张昕决定,听从主将李怀光的命令。
韩游瑰见留后张昕,不愿意听从自己的建议,无可奈何。
于是,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称病,住在家里不出,但暗中与邠宁诸将高固、杨怀宾等人,相互连络,发誓效忠大唐朝廷。
9
当时,秘书监崔汉衡,按照大唐皇帝的旨意,已经引导吐蕃军队,前来协助大唐朝廷平叛,抵达了邠宁镇。
秘书监崔汉衡十分担心,吐蕃军队会乘机作乱,就让吐蕃军队,在邠州的南面扎营,等待皇帝的旨意。
邠宁镇老将高固,听说留后张昕,要率军离开泾州,吐蕃军队已经兵临城下以后,非常担心。
邠宁镇老将高固,急忙与韩游瑰、杨怀宾等忠于朝廷的将领商量对策,谋求保住邠州、泾州之策。
10
高固,字黄芩,他的出生微贱,小时候为家里人所卖,转为浑瑊的童奴。
高固性格敏惠,膂力惊人,善骑射,能读《左氏春秋》。浑瑊喜爱并善待高固,因为北齐有高固,因以高固为名,以乳媪的女儿,嫁给高固为妻。
高固遂跟从浑瑊,屯驻在朔方。
李适流亡奉天时,高固仍然跟从浑瑊,保卫皇帝。朱泚叛军突入奉天东壅门之时,高固引精锐之士,手持长刀,杀叛贼数十人,拖车阻塞东壅门。
叛贼不能入城。高固因功,封渤海郡王。
李怀光背叛朝廷,命令邠宁留后张昕将兵万人,先到河中驻扎,高固也在被派的将士之中。
11
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杨怀宾等将领到齐以后,渤海郡王高固,率先发言说道:
“诸君:
如今的形势,非常不妙。如果留后张昕,带着邠宁镇众人离开,邠州城便空虚了。
吐蕃军队就会乘虚而入,占领邠州,这万万不行啊!我们不得不想法应对!”
于是,高固与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杨怀宾等人商议妥当,假造行在兵马大使浑瑊的书信,传召吐蕃首领,请求他们,稍稍向前进军,对邠州城池,稍加进逼。
朔方镇留后张昕等人,害怕吐蕃军队占领自己的基地邠州,终究没敢离开邠州城,去接受李怀光的命令。
朔方镇留后张昕等人,后来逐渐了解到事情的内幕。于是,朔方镇留后张昕暗中谋划,准备诛杀邠宁镇诸将领中,不肯从命东迁的人,威胁部将。
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等将领人,迅速知道了此事,遂决定先下手为强。
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与高固等将领,乃伺间进入帐下,起兵杀死了留后张昕,枭首示众。
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与高固等人,派遣杨怀宾,带着表章,上奏朝廷,而且派人,去告诉了秘书监崔汉衡。
秘书监崔汉衡,假托皇帝有诏书,任命邠宁镇兵马使韩游瑰,主持邠宁镇军府事务。
邠宁镇军中将士,都很喜欢。邠宁镇得以安宁。
李适知道以后,对高固十分欣赏,拜高固,为检校右散骑常侍、邠宁镇前军兵马使。
12
李怀光的儿子李旻,此时也正在邠州驻扎。邠宁镇节度使韩游瑰,没有杀害李旻,反而打发李旻,回到父亲李怀光那里去。
诸将不解。
部将赵瑞琪劝解韩游瑰说道:
“韩大人,你不杀死李旻,怎么能向朝廷,表明你忠臣的心迹呢?”
韩游瑰解释说道:
“大人有所不知,若是我们杀害了李旻,必然惹得李怀光恼怒痛恨。
如果李怀光的人马,前来攻城,泾州则大事不妙。不如我们放了李旻,让他逃走,让李怀光无话可说。”
当时,杨怀宾的儿子杨朝晟,也在李怀光的朔方军中,担任右厢兵马使。
杨朝晟听说父亲杨怀宾,杀害留后张昕之事以后,就哭泣着向李怀光请求恕罪道:
“大帅:
我的父亲,杀害了留后张昕,虽然为朝廷立下了功劳,却违背了大帅的命令。
我作为他的儿子,应当遭受大帅的处罚,不可以掌管军事了,请大帅降罪。”
李怀光下令,将杨朝晟囚禁了起来。
自此,李怀光的邠州基地被端,后方不稳,处境更加窘困。
13
到了此时,李怀光、朱泚的处境,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日趋困难。
李怀光、朱泚,现在共同面临的局势是:
长安的西北方向,有韩游瑰在邠宁屯扎;长安的西边,有戴休颜在奉天屯扎;长安的东边,有骆元光在昭应屯扎,尚可孤在蓝田屯扎。
这几支队伍,都接受李晟的节制和调度,听从李晟的调遣。一时间,朝廷的兵威稍振。
困守在长安的朱泚,驻扎在咸阳的李怀光,实际上都处于官军的合围之中。
14
开始时,正当李怀光的兵力强盛之时,汉帝朱泚,对李怀光心存几分畏惧之意。
那时,李怀光正好五十六岁。
四十三岁的朱泚,为了麻痹李怀光,遂在给李怀光的书信中,常常以兄长之礼,称呼李怀光。
朱泚与李怀光私下约定,将关中分为两国,与李怀光分别在关中称帝,发誓永远互为友好邻邦。
及至李怀光决意谋反,逼迫皇帝向南出走梁州时,李怀光的部下将士,有许多人都背叛离开了李怀光,李怀光统领的大军兵力,也日益衰弱。
于是,大汉皇帝朱泚,狂妄自大,短视、势利眼的毛病,就开始发作了。
朱泚不顾以前与李怀光的约定,以皇帝的名义,向李怀光颁赐诏书,以臣属的礼节,去对待李怀光。
朱泚还以大汉皇帝的名义下旨,征调李怀光的军队,前去护卫汉帝。
李怀光接到朱泚的圣旨,心里既惭愧,又气愤,感到受了朱泚的愚弄。
对内,李怀光担心自己的朔方军部下,叛变作乱;对外,恼怒和恐惧李晟统领的神策军大军的袭击。
于是,邠宁朔方镇节度使李怀光,烧掉在咸阳的营房,率领大军放弃咸阳城,向东而去。
一路之上,李怀光的朔方镇大军烧杀抢掠,将经过的泾阳等十二县,被掳掠得鸡犬不剩。
泾阳等十二县的官吏百姓,对朔方镇节度使李怀光的暴行怨声载道,恨之入骨。
李怀光越发不得人心。
15
李怀光率军,路过富平之时,他手下的大将孟涉、段威勇等人,又中途倒戈,带领数千将士,投奔了神策军使李晟。
李怀光手下的将士,沿途一批批地散失流亡,李怀光手下的兵力,更加虚弱。
最后,李怀光率领自己的朔方镇军队,终于抵达了河中(山西省永济县)驻扎。
河中尹李齐运等人,劝河中守将吕鸣岳,烧掉黄河上面的蒲津桥,阻止节度使李怀光,回到河中基地。
因为自己的兵力薄弱,河中守将吕鸣岳惟恐不能支撑,于是让李怀光的军队开过蒲津桥来。
河中尹李齐运,放弃河中府城,弃职逃走。
李怀光占据河中以后,派遣手下的将领赵贵先,到同州去修筑壁垒,建立防线。
同州刺史李纾,害怕受到朔方镇李怀光的攻击,慌慌张张地逃往皇帝所在地梁州避难。
李纾的幕僚裴遵庆的儿子裴向,负责代理同州事务。
得知赵贵先率军,前来攻占同州。裴向亲自到赵贵先驻军的地方,去晋见赵贵先,用叛逆与效忠的道理,说服赵贵先。
赵贵先深受触动,翻然醒悟。于是,赵贵先背离了李怀光,请求继续效忠朝廷,同州也因此,得以保全。
朔方镇节度使李怀光,继续巩固自己的地盘,让他的将领符峤率军,袭击占据了坊州(陕西省黄陵县)。
然而,符峤并没有能够,守住坊州。
大唐朝廷渭北守将窦觎,见符峤占领坊州,急忙召集率领由猎户组成的七百人的队伍,前去围困坊州,把坊州团团围住。
符峤没有援军支持,重新请求,归降朝廷。
李适得到消息,非常高兴,颁诏任命窦觎,为渭北行军司马,守卫渭北坊州等地。
李怀光的势力,更加衰弱,已经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