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

第十三章 家宴

字體:16+-

疾病過後,周秀華過上了舒適而又平靜的老年生活,人們說多虧了曉敏。她承擔了母親所有的生活費用,又從親戚裏找了一個能脫離家、能幹又愛說話的中年婦女來伺候母親,主要是能陪母親說說話。

這時已不用曲彩雲和曉敏叮囑,不要去操心去管別人家的事了。因為自己家的事傷了臉麵,周秀華早就推卸了這些人情責任。一句在她心裏翻滾了許久的話,終於可以坦率地對人說:“我自己家的事都沒管明白,還有什麽臉去管人家的事呢!”

隨著時代的變化,麵對越來越複雜的家庭和婚姻狀況,早已使周秀華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她那以傳統道德為本,心善利他的個人犧牲精神,並不是這些求助者的真正幫助。

它不能使一個有外遇棄家不顧的人回頭,也勸不好一個女人能夠真心悔意從而對公婆的孝敬,換來家庭的和睦。許多人感到這是個失敗的藥方,或者像傳統的中草藥藥力緩慢。許多人是勸皮勸不了瓤,用自己任性的性格中跟周圍的人和事發生衝突,然後於瀕臨崩潰中尋找生活的自由和靈魂的安寧。

因而越來越多的人愛用離婚來解決問題。在這些毫無由來的離婚事件中,周秀華終於明白了,她就像名存實亡的婦聯,再也無力把握現代人的生活,從而也無權幹涉人們的生活。於是她從過去一個精明的參預者和幹預者,變成現在這樣一個無知無識的老年人,一言不發地傾聽現代人多元化婚姻中的奇聞軼事和奇談怪論。

在她那漸漸改變的意識中,卻怎麽也無法理解外孫楊天舒的不要孩子的丁克生活。認為是一個孩子的任性,有一天會突然明白過來,像幾千年來中國男人一脈相承的思想,不要孩子是對祖上最大的不孝。所以她無法感受楊玉臣對兒子的絕望,倒是勸他不要著急,男人明白事都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