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窩

第十六章 開埠潮起舞翩躚

字體:16+-

原來在私塾讀書剛放學的孩子們看到了一群走在馬路上的高高瘦瘦、深眼窩、大鼻子、大胡子像傳說中的鬼一樣的外國人;這是雪窩第二次來了大規模的西洋人,但是是洋人第一次深入到雪窩腹地看光景兒,所以才在染房街這兒遇到了正放學回家的張顯祖和鈕鈷祿麗珠的後裔第十一代孫張寶麒。

原來,這時的雪窩剛剛按照條約在西方列強的威懾下開關了,宣布對外開放和對外貿易,專門成立了雪窩海關洋關,於是大批好奇的西洋人湧進了雪窩腹地。

這批慕名而來的洋人遊逛了雪窩市區。他們成幫結夥在西洋街吃過早茶,伸伸懶腰,打著飽嗝,沿著街道閑逛,這西洋街的玉器店、銀號、雜貨、古玩、土產的店鋪比比皆是,接著到了太平灣碼頭,看到了百舸待發的大量輪船泊在港內,又到了廣東街,有洋人認識漢字,見路牌上寫著:“廣東街”三個字,原來這廣東街在明初期就有南方商人雲集於此,尤以廣東人居多,被雪窩人叫做廣東客,所居之所被叫做“廣東街”;廣東街西部就是雪窩灣碼頭兒,旁邊的阜民街就是雪窩漁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旁邊有海產品集市。隨後洋人穿過北馬路,到了龍王廟附近,這裏可是雪窩的貿易、文化、藝術、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洋人遠遠地看到,雪窩城東西兩側分別有兩條大河,河兩岸的人們穿過道道小橋,在中心區域交匯於此,閑逛的采購的,人來人往、忙得不亦樂乎。洋人通譯看到了路牌上刻著麵市街、菜市街、魚市街,還有地瓜市街等等,這裏的農副特產是應有盡有,品種之豐富,價格之低廉,令洋人稱奇不已。他們在吉和祥綢緞莊停了下來,被五顏六色的麵料吸引住了,紛紛掏出銀子為親朋買下中國綢緞,用作回國饋贈親朋好友的禮物。洋人對中國醫藥也頗有興致,在中草堂所在的中草藥一條街,洋人們看著奇怪的一排排的小木匣子覺得特別稀奇,看了老半天;龍王廟是捕快房所在地,也是雪窩政治中心所在地。原來龍王廟周圍的人口密度特別大,到處是店鋪、到處是人群。原來經過幾百年的繁衍生息和明初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催生、培育,雪窩的市場規模已經相當可觀了,繁榮程度不亞於南方大都市。也許是買賣過於興旺吧,可以起的街名都起得差不多了,於是又開了一條街,就叫了“興隆街”,結果還是安置不了商家,於是又開辟了二道興隆街和三道興隆街。洋人們為雪窩竟然如此興盛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