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遺夢

第二章 一別三載意外連連

字體:16+-

黃埔村有個玉虛宮,又稱北帝廟,建於北宋年間。村裏的傳統是每年農曆“三月三”都要慶祝“北帝誕”。北帝誕是黃埔村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節日,來自鄰近鄉村的舞龍、醒獅隊會在這一天趕赴這裏拜“北帝”,鄉親們和旅居外地的族人也都會齊齊聚在一起為北帝“祝壽”,舉行盛大的廟會。廟會有豐富多彩的節目,如“上匾”儀式、“飄色”巡遊、唱大戲、吃“阿公飯”等等。同時,黃埔村裏梁、胡、馮、葉等幾大姓氏,都在各自的宗祠前大擺筵席,宴請各方親朋好友,好不熱鬧。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農曆三月三,正值春光明媚,風和日麗。“咚咚咚……”鼓樂喧天,一年一度的北帝誕鑼鼓聲又響起了。舞龍、舞獅、放爆竹,熱鬧的氣氛一浪高於一浪。一大早,黃埔村民就齊聚在北帝廟前,舉行“上匾”儀式。按風俗習慣,村裏凡在40歲以上、年齡尾數為1的男子都會在當天到北帝廟舉行朝拜儀式,把名字刻在同一塊牌匾上,並把牌匾高掛在北帝廟內。

“上匾”是黃埔村男子人生的大事,上了匾的男子就是可以交付重任的“頂梁柱”了。“上匾”也是一種祝壽和祈福的做法,成了黃埔村獨具特色的風俗。這天,大多數村民的匾一般都是寫著“至福健康”之類的內容,隻有梁念德的匾與眾不同,刻著“財通四海”四個金光閃閃的鏤金大字,特別醒目。拜完匾後,他望著眾人一臉疑惑表情,拂開一襲黛青色的寬袖開衫對大家朗聲解釋道:“諸位鄉親,今天是北帝誕,老夫是做生意的,當然要拜‘財通四海’匾啦!”

眾人皆點頭說:“對啊對啊!”

“另外,我覺得特別值得慶賀的是乾隆皇帝實行的‘一口通商’,廣州已經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本村的黃埔港也就成了外國商船進入廣州的必然停泊之地,本村也就能‘財通四海’了,你們說是不是?”梁念德微笑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