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點中學

第二十五章 翰林院

字體:16+-

(1)

賣官帽是莫校長經營權力的又一條路子。

剛剛賣給奇正一頂帽子,莫校長又接了一個訂單,這個訂單來自一個大客戶——韓市長,韓市長親自跟莫校長打招呼,要為程雪鬆訂一頂官帽。

韓市長跟莫校長是在北京舉辦的校長提高班上見麵的。

就在中央召開兩會期間,環湖市教育局組織全市重點中學校長到北京參加校長提高班,每個校長交培訓費一萬元。提高班為期半個月,由韓市長和呂局長帶隊,當然市長和局長是不要交錢學習的,因為,這提高班是供校長們提高的,局長和市長已經夠高的了,不用再提高了。

校長們從各自學校支了兩萬元,跟著局領導和市領導到北京提高去了。

校長們到了北京,聽了兩天課,第三天在韓市長的率領下參觀北京的翰林院遺址。

韓市長說參觀翰林院遺址是校長提高班的內容之一。

翰林院遺址位於東城區東長安街路,明初是鴻臚寺,明代正統七年,即1442年,在此建翰林院。清初將翰林院並入內三院,康熙年間又在明翰林院舊址上重建,並定為正三品衙門。

翰林院自雍正以後,成為國家重要儲才機關,清朝皇帝為表示對翰林院的重視,常到翰林院舉行宴會,並與王公大臣們賦詩紀盛。

至今院內尚存一石碑,該碑周邊刻卍紋,底座沉於地下,碑陰文已風化無法辨認,陽文是嘉慶皇帝臨幸翰林院所做的詩。

詩中寫道:東魯曾登夫子堂,初來翰苑謁門牆。賦詩賜宴典重舉,偃武修文頌漫揚,端本儲才為國寶,持躬勵品勝詞章。我朝取士皆真學,天祿瀛洲陋漢唐。

清末,坐落在外國公使館區的翰林院,以巨量藏書著稱於世,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圖書館,被當時西方人譽為中國的牛津。翰林院內藏有卷帙浩繁的各類古版善本,舉世罕見的《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的底本就珍藏於此。以金黃色絲綢裝訂而成的萬卷冊的《永樂大典》,是明代由兩千名學者參與編修的大型綜合性圖書,經明末文淵閣大火,僅存副本;到了清代,這些副本已散佚兩千餘卷,其餘都收藏於翰林院內。另外,乾隆年間由紀昀、陸錫熊與眾多清朝學者合編的七萬九千卷的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叢書《四庫全書》的各類底本,也珍藏於翰林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