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鋪子

字體:16+-

你出生的地方,叫鄧家鋪子,一個封閉落後的小山村。

村裏人都叫你戲生。戲生戲生,因戲而生。這個名字有戲謔的味道,卻也基本符合事實,你不接受都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你的出生,可以說轟動全村,街知巷聞,並且大部分村裏人都在現場見證。這在鄉村,是一件多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它確實發生了。村裏人至今說起來,依然津津樂道。結合大人們的描述,加上豐富的想象,你常常覺得自己出生時的場景,堪比一幕精彩的戲劇。

那年月,鄉村裏,紅白喜事或農閑之餘,都時興打一場漁鼓。漁鼓,是你家鄉一個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古老戲曲,據說北宋時期就有了,一直延續至今。打漁鼓的主要演奏樂器,有二胡和漁鼓筒。漁鼓筒通常由一長約二尺四寸,圓周九寸大的無節竹筒,蒙上一張軟硬適中的豬皮膜製作而成。

之所以叫打漁鼓,除了老百姓叫得多了約定俗成這一原因之外,最主要是因為表演者要在表演的過程中不時用手擊打漁鼓筒,發出節奏忽快忽慢的“咚咚咚咚”聲。當然,光是不停敲擊漁鼓筒,無法稱其為戲曲,還得配合說唱,或一人連說帶唱,或男女二人雙重唱,或多人說唱。一個漁鼓團體,最簡單的組合,三人即可,通常一男一女在前,既說且唱,一人坐在稍後不遠處拉著二胡伴奏。在那個文娛活動嚴重缺乏的年代,打漁鼓,是一場全村男女老少翹首期盼的視聽盛宴。

那時,在所有走村串鄉的漁鼓表演隊中,你母親秋水最具知名度,沒有之一。她受歡迎的程度,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這麽說吧,她的團隊隻要出現在某一個村莊,不僅本村的人傾巢而出,就連周邊村落的人,都會相攜著趕來。她受到的狂熱追捧,還可以從另一方麵來說明,比如她在一個村本來隻預約表演七天,但到最後,欲罷不能的村人,一遍遍加戲,半個月後還舍不得讓她走,以致她行程的下一站不停有人來催。她有一批忠實的觀眾,農閑時追著她跑,她去哪裏表演他們跟到哪裏。有時,即使是遠在幾十裏外的其它鄉鎮,他們也會帶著幹糧趕過去,其癡迷程度一點兒不比現在的追星族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