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牯牛潭(第一部)

引 子

字體:16+-

滾滾長江西來,披巴山雲雨,破三峽峻峭,至夷陵折轉向南後,卻一路婉約纏綿,領清江,挽洞庭,牽洪湖,盤桓多時,才依戀不已悵然北上,與恭候已久的漢江攜手東去。

在長江和漢江兩流域橫亙五百裏之間,就是屈原《楚辭·哀郢》所指的古州國之地,“雲夢澤”大湖區,現稱江漢平原。這裏水陸麵積相當,垸台場墩為陸,湖河溝灣為水,間或以橋堤壩嶺相連。旱時,陸地比水麵多;澇時,水麵比陸地大。

豎貫江漢平原中部,南連長江,北接漢江支流東荊河,有一條古老的河,叫做中府河。據光緒《沔陽州誌》記載,沔水東南出睹口,經府場至柴林河,其中段謂之中府河也。幾經變遷,如今,她從洪湖縣城新堤南閘口出發,與洪湖擦身而過,穿汊河,越曹家嘴,一路向北,在謝仁口拐了一個彎,經府場,直奔東荊河邊的通海口而去。就在她離謝仁口還有三裏路將拐未拐的地方,去年夏東荊河發大水,它咆哮著衝垮了這裏的一麵河堤。待大水退去,這裏留下了一個好大好大的水潭。這水潭有多大?當地人按水麵大小排列,把線型水麵稱為江、河、溝、汊,把多邊型水麵叫做湖、潭、坑。坑最小,甩一塊石子過去,不會掉到水裏;湖最大,一望無際,洪湖周邊就有四百裏;潭不大不小,望望對岸的人影,勉強能分出男女來。

水潭東邊住著十多戶竇姓人家,西邊住著十來戶曾姓人家,以往統稱竇曾台。現今突然從中間冒出一個大水潭來,把兩姓人家生拉硬扯地分開了,南來北往的人們竟不知道如何稱呼他們了。

竇姓人的老家原住洪湖岸邊的竇家溝。那年長江水倒灌洪湖,湖區一片汪洋。竇家人攜兒帶女向北方高地逃荒。洪水漸退,一個叫竇忠賢的中年漢子,一擔籮筐挑著兩個小兒,婆娘領著大兒大媳,抱著小女兒,返回老家。走到這裏,天色已晚,一家七口,饑餓難耐。曾家人收留了他們,暫居一夜。次日早辭行上路,沒走出三五裏,聽說前方洪水又到,已無路可走,隻得踅轉回身,再到曾家落腳。這裏地處中府河北岸,幾經潰堤,大水衝積出一塊塊高地。曾家早年也是逃水荒在這裏定居的,窮命相惜,再三挽留他們權且在這裏安頓下來。竇忠賢和大兒守在河邊,當地人稱“守水”。一來做善事,打撈上水漂下來的屍體,就地掩埋,可以添陽壽的。二來搭拉一些漂在水麵的木頭、家俱,拖回家。婆娘和兒媳、女兒到不遠的冒堖垸砍些蘆葦茅草,在離曾家裏把路的另一塊高地上,建起了一個茅棚,一家人就這麽過起了日子。這一過就是三四十年。竇曾兩家通婚搭親,和睦親熱,人丁旺,五畜興,近幾年又有幾家外姓人搬進來。竇曾台成了一個平靜又熱鬧的水鄉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