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牯牛潭(第二部)

一、吃飽了脹的慌

字體:16+-

白牯牛潭北邊農田,昔日單幹時,一家一塊高高低低坑坑窪窪的碎片,經過近幾年田園化整治,已經連成一片,一馬平川。俗話說:“打春一百,操鐮割麥。”“小滿不滿,家家磨鐮。”這幾天,正是麥收時節。新引進的荊麥一號小麥,經過公社農科站來人手把手傳教合理密植、施用土化肥、打土農藥除蟲等新方法,現已長得齊腰高,株株挺立,顆粒飽滿,形如棒槌。一眼望去,漫無邊際,麥浪滾滾,金光燦燦。竇風亭昔日的菱角田,周邊已無任何界埂,隻有靠近大潭子,原標記地界的三棵楊樹,呈三角形挺立在金黃色的麥田中,高大挺拔,蔥蘢俊俏,像三支飄逸綠色烈焰的火炬,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潭水中,宛如一幅平鋪的天然油畫。

麥田中一條被遮掩的小路,靜靜地伸向遠方。路旁,割麥的女人們,排成一行,叉腿躬腰,左手捋麥稈,右手操鐮刀,唰唰的邊割邊向前,身後一片倒伏的麥穗,等著男人們來打捆,挑擔進場。

日頭當空,生產隊公共食堂開飯的鍾聲還沒敲響。女人們偶爾伸直腰,撩起衣角,擦擦滿頭熱汗,露出白花花小肚皮,就勢扇一扇滾燙的身子,又俯身開割。幾個膽大的小媳婦,幹脆解開衣扣,敞開前胸,任忽閃的衣襟,送來一絲涼風,吹拂胸前半邊山丘。

曾獨梅排在中間,割在前頭,左右各有八九人雁陣似的跟在她兩側。一上午,女人們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已割了五六畝,倒不覺得累。獨梅撩開嗓門,唱起了割麥小調:

握緊你的鐮刀,叉開你的胯!

呼啦呼啦好溜唰。

握緊你的鐮刀,叉開你的胯!

呼啦呼啦到頭啦。

握緊你的鐮刀,叉開你的胯!

呼啦呼啦收工噠。

“胯子底下有麽家?”十幾個娘們本應隨時唱和,呼啦呼啦地喊一陣子,可突然有人冒出這麽一句。接下來,胡亂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