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的黃昏

22.故土難留

字體:16+-

賈似道的幕僚翁應龍這時也逃到臨安,陳宜中向他詢問賈似道為何隻派人送來都督印,而無一言半語,人在何處?

翁應龍表示不清楚,更不知賈似道人在何處。

陳宜中感覺不對勁。因為他知道,翁應龍是賈似道非常信任的幕僚,而且常隨身備顧問,賈似道許多謀劃都有翁應龍的參與,連這翁應龍都不知道賈似道的下落,那這老家夥肯定是死了,如被敵軍殺死,一定會有戰報,有可能是自殺或被自己手下幹掉了。

陳宜中把自己的幕僚叫來商議對策,大家一致認為,這正是可以利用的好機會,那元朝人不是說對賈似道不滿嗎?加上一連串的失敗,臨安朝野對賈似道的不滿情緒也與日俱增,正好可以趁此,順應民意,借賈似道的屍骨為當前的局麵打一針強心劑。

於是,陳宜中親自擬了一道奏章,建議朝廷誅殺賈似道。

一可以緩解元軍將領的情緒,降低元軍攻宋的合理性,因為元軍針對的目標賈似道已經沒有了,元軍再要對宋進攻就是以強欺弱,不會得到民心的支持;

二可以平國內民憤,讓賈似道把老百姓對整個朝堂的不滿統統帶走。

當然,陳宜中也不止於隻彈劾了賈似道,他也在理政的具體措施上,廢除了一些賈似道推行的受到社會多方詬病的土地收歸國有,實行重稅等政策,把一些從富家大族收歸國有的土地發還給相關地主,減除一些不合理的稅收,這樣,希望在民間收回一些人心,以便做好持久的抗元準備。

陳宜中畢竟年輕一些,當時正值盛年,做事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魄力,這一點,正是謝太皇太後欣賞和信任他的原因。

賈似道可是個老狐狸,深知曆代宮鬥的無情,他在督軍離開臨安之時,把臨安城內最重要的禁軍安排忠於自己的韓震負責,以防自己在前線,臨安朝堂發生變化與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