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顏在動身北上之時,先派了一位官員,快馬送了一道奏表到大都的皇帝忽必烈那兒,告知收降臨安的消息,他在奏表裏這樣寫道:
聖人之兵仁而威,無遠不服;天下之勢離必合,有險即平。
方期四海之會同,豈許一江之限隔。
捷書屢至,慶頌交馳。
欽惟皇帝陛下,至德體元,中華開統,美化既東西之被,兼愛無南北之分。
弗圖小邦,輒拘使節,誘納我降將,盜據我曆城,雖就鯨鯢之誅,尚遺蜂蠆之毒。
蠢爾三苗旨率,命予群後徂征,一鼓而定荊襄,再駕而降鄂嶽。開黃麵縛,江地心歸。鐵翁之堅城自摧,金陵之王氣何在。
楚地六千裏,不勞秦將之增兵;錢塘十萬家,已見吳王之納土。
偽將悉朝於國下,幼君遐竄於海中,方知恃險之差,應悔求和之晚。
臣叨居牧寄,喜聽凱音。矧曾充載筆之臣,尢當述集勳之事。
駿奔效命,正海內一家之時;虎拜揚休,上天子萬年之壽。
這個奏章裏,特別提到“中華開統”。
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是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中出現的。
在伯顏的這個奏章裏出現“中華”一詞,應該是古代王朝官方文書裏較早出現這一概念之處。
中國古文獻常以“華夏”代指中原。
什麽意思?
也就是元朝的君臣認為,大元王朝才是中華正統王朝的延續,把南宋朝廷比作古代南方的少數民族“三苗”。
以“秦將”自喻,也體現了伯顏以中原正統自居的思想。
“華”始於中國上古五帝之一舜的名字“重華”。
舜登帝位後,人們以舜的名字稱呼人民為“華”。“華”作為中國人的稱呼從此流傳下來。
“中華”一詞,在曆史文獻中,始見於晉代裴鬆之注《三國誌·諸葛亮傳》。
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頒行由長孫無忌領銜撰文的《律疏》(《唐律疏議》),其中,對其卷三《名例》的“中華”一詞釋文如下:“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梯,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