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荷爾蒙

範仲淹:公元1011年,他在憂患中前進

字體:16+-

宋朝這個創造了輝煌曆史的王朝,從建立之初,命運就好比海上的小舟,隨時都有顛覆的可能。

這種隨時都有可能被巨浪顛覆的景象,造成了宋代獨特的氣質——憂患意識。

可以說,在整個中國古代說到憂患意識,宋朝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有人說,我黑宋朝。

黑不黑,不是我說了算,有據可循,有典可查,隻要我們翻開整本宋朝的文化史,出現最多的字眼絕對是“憂患”二字。

不信,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

王安石:顧內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患於夷狄。天下之財力日益窮困,而風俗日以衰壞。妥妥的憂患專家。——《王安石文集》

陸遊: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病起書懷》

歐陽修: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宋太宗:(宋太宗)因謂近臣曰:“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續資治通鑒長編》

就連一直心胸豁達的蘇軾,也忍不住說了句:“獨眠林下夢魂好,回首人間憂患長。”——《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上到皇帝,下到尋常讀書人,每個人似乎都在說一句:“我憂患了!”但這些憂患與另一個人相比,終究是差了點火候。

他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宛如喬峰自帶主角光環,一出場就光芒四射。

不因外物的美好而高興,不以自己的得失而悲傷。在朝廷上做官時,會為百姓的事擔憂;身處江湖不做官時,也會為國君擔憂。進入朝廷做官要擔憂,退處江湖也會擔憂。既然這樣,那什麽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得到快樂之後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