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將傾之帝國突圍

#第三節 救護之功:巧借外人之力

字體:16+-

戊戌變法夭折後,京師大學堂為何幸存?後人提出了多種解釋,有的說“萌芽早,得不廢”;有的認為“新的人才,舊辦法是培養不出來的,隻有改用新辦法。慈禧太後之所以保留京師大學堂……可謂‘老謀深算’了”。

我認為,這些解釋都站不住腳。

事實上,慈禧太後複辟後,剛毅、徐桐等守舊大臣堅決要求把京師大學堂扼殺在搖籃裏。丁韙良在《北京圍城》一書中回憶說,聞訊之後,他就去拜見太後寵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提出:查禁大學堂,將會在外國人麵前丟麵子。夏孫桐在《書孫文正公事》一文中披露,京師大學堂大難不死有“賴榮文忠(榮祿)調護”。2003年7月,北大史專家肖東華等在《風骨——從京師大學堂到老北大》中斷言:“戊戌政變發生,舊黨保持朝政,新政多被廢除。獨京師大學堂賴孫家鼐之力得以保全。”

這些論據零零散散,但一斑可窺全豹。經過研究,我推測,京師大學堂僥幸存活,極有可能是孫家鼐麵授機宜,請西學總教習丁韙良出麵遊說榮祿“因外洋各教習均已延訂,勢難中止”,“所以不能徑廢”;榮祿進而說服慈禧手下留情,以免引發國際糾紛。理由如下:

丁韙良是孫家鼐親自聘任的西學總教習,也是其直接下級。1898年8月9日,孫家鼐在《奏籌辦大學堂大概情形折》中奏報:“丁韙良在中國日久,亟望中國振興,情願照從前同文館每月五百金之數,充大學堂西總教習。”並當麵請求皇上賞給丁韙良二品頂戴。光緒帝當即批準。

丁韙良受聘後,其教學水平受到意大利、德國等駐華使節的質疑。9月23日,意大利駐華公使專門給總署發來一個措辭嚴厲的《照會》:“此人前次誤派同文館,因其無能,則同文館創設多年,至今並無成效之勢。茲又聞此人管理新設大學堂……北京洋人無不甚詫,因何中國專派斯人管理大學堂。其人雖莊嚴恭敬,而實無一能,何能管理大皇帝專心關係之事?”接到總署轉來的《照會》時,戊戌事變一經發生,空氣裏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在個人吉凶未卜的情況下,孫家鼐義正辭嚴地答複:“查本大臣辦理大學堂,皆遵照貴衙門原奏章程,期於中外交涉語言文字相通而已,非必各國皆有教習也。且中外交涉者,共十餘國。若各國皆薦教習,貴衙門何以應之?”這一答複,既捍衛了中國主權,也維護了丁韙良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