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

瓦藍色的地平線

字體:16+-

(小說)

老城巷的人們都曾記得,這巷子兒時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豬肝色的杉木板壁、窄窄的、潔淨而光滑的青石板街道。自從沿河的那條馬路建成以後,原本行人稀少的老城巷,現在就更顯得冷清了。

海清和兒子玉成就住在老城巷南邊的那棟木屋裏。

玉成常常抱怨,這老城巷地理條件哪點比不上沿河的去處,通車、行人、辦商業那樣都行,都方便。把房子拆了,重修,留出馬路來,哪條街道趕得上?現在可好,在河邊壘基打堰,修一條什麽沿河路,用了幾多冤枉錢,真是胡來。莫不是怕我們這些住破房的家夥受不住福?海清是不容他發這火的,他明白這是政府的事,老百姓操不了心。於是他就喝他住口:“你少牢騷好麽?不是黨和政府托福,我們能再進城麽?”玉成倒是個隨和的小夥子,見著父親生氣,就嘻皮笑臉地說:“爹,我隻是隨便說說,哪能當真呢?若不是共產黨把我們找回來,我們不是還在那山溝裏種田打土發。”老人看他那幅羅漢像,隻好抿笑了之。

玉成父子回城是最後一批,不過還算慶幸,這老城巷還完好無損。也就是說海清原先的房子,本已沒收了的,按政策現在依然還給了他們。在鄉下,玉成的母親重病去世,兩個姐姐也先後出嫁,家裏的擔子全由海清苦苦擔著,日子過得真夠苦的,玉成父子每當憶起此事,無不傷心落淚。

目前,玉成在家待業。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學,心裏自有些沮喪。由於在鄉下熬的時間長,再加之讀小學又是在一個單人點,所以自然就顯得基本功不紮實,底子薄,考不取也是事出有因。但他也一度打算補習一年,學校同意他重讀,而且老師和同學都預言他若補習一年,定可考上大學。但他馬上又打消了這念頭,重讀要繳納七百元的重讀費,這可不是小數目,這不又在為難老父麽?他非常清楚家裏的經濟狀況,也更懂得父親的為人處事,隻要他能讀書,父親就是把褲子賣了也在所不惜的。但父親又到哪裏去弄這筆錢呢?他覺得於理於情所不容,不如幹脆待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