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巾起义,开局降服刘备

第一百二十六章:平静之下的暗波汹涌

字体:16+-

张钰笑了笑。

“我看我这边人手是不是充足,若是充足的话,再安排一部分人驯化野鸭野鸡。不过这大概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连年战乱,野禽的数目实在是不多了。”

前世,农村散养的鸡鸭鹅很多,而且非常温顺。

张钰猜测,应该都是有野禽驯化来的。

提前推广开来,对老百姓益处多多。

他和刘虎聊了很多有关驯化野生动物的问题,刘虎受益颇深,当晚就带着一队人折返回去了。

送走刘虎之后,张钰来到了刘备的住处。

刘备这几日身体不适,胃口缺缺。

张钰赶过来的时候,他正让手下人把饭菜撤下去。

手下一脸难色。

“大人,您这老不吃东西也不是事儿啊。长久下去,身体可是吃不消的。”

刘备皱眉望着桌子上的糙米,还有咸菜,还有干硬的炖肉,没好气的来一句。

“这玩意儿叫人怎么下咽?让你们撤下去就撤下去,废话还真多。”

对于一个胃口缺缺的病人而言,这样的饭菜的确难以下咽。

张钰就在这个时候进门,他皱眉望了望桌子上的几盘菜。

“本相国也还没吃东西。你们把这些东西撤下去,把这个肉切成薄片,再弄一些其他的新鲜蔬菜,越多样越好。”

“另外在院子里架一口锅,里面烧上沸水,水里面加一点辣椒。”

“再弄一碗酱来,外加捣碎的芝麻一点点……”

手下人都听的有点懵。

“相国大人,应该不是想要拌着吃吧?”

张钰立刻皱了眉。

“你们的废话还真多。还不快去准备?”

手下不敢多说什么,急忙忙退了出去。

刘备看上去有点虚弱。

“相国大人,我是真的没什么胃口,你就不要白费力气了吧。”

张钰笑着摇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不吃东西身体很难恢复。主公还是该撑着吃一点。”

刘备转移话题。

“相国大人,我听说,绑架刘虎的人,是在山上流窜的流寇,可有派人把他们降服。”

张钰叹了口气。

“山上林木茂密,很容易藏人。短时间内估计是找不到人的,不过没关系,只要它们不离开那一带,早晚有一天会把他们找到的。”

刘备微微皱着眉头。

“这伙流寇着实可恶,竟然敢和官府对着干,若有朝一日把他们拿下,一定要全数歼灭。”

前一世的刘皇叔,仁厚爱民,很少大开杀戒。

但是这一世的他,就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张钰笑了笑。

“我也是这个意思!”

两个人聊了会儿天,手下就把张钰要的东西送了上来,另外还把锅也支好了。

张钰调好蘸酱,然后把肉和蔬菜下到锅里,熟的差不多了,就直接挑出来,在碗里蘸一蘸,送进嘴里。

虽然这简易的火锅和自己之前吃过的差了太多,但是胜在口感好,至少比之前的烹饪方式要好的多。

原本胃口缺缺的刘备嗅着空气中的香气,也一下子有了兴致。

他夹了一片肉送到嘴里。

“味道不错。这样一烫,肉就不像之前一样柴了,且这火候可以自己操控,不错不错……”

张钰呵呵一笑。

“我们这边食材有限,改名也可以让人去弄两根鱼,把肉削片下到里面,味道那才叫鲜香呢。”

刘备这几日都没有好好吃过东西,此时一通狼吞虎咽,吃的不亦乐乎。

一顿美餐之后,刘备对张钰赞不绝口。

“相国大人的点子可真是多,不仅带兵打仗有一套,对后厨烹饪方面竟然也有研究,了不得了,不得啊。”

张钰摇了摇头。

“主公过奖,我只是平时留心的事情多些罢了。”

两个人现在酒足饭饱,自然就聊起了正事儿了。

汉灵帝那边最近都还安静,好像没什么大事儿发生。

但是,这平静之下的暗波汹涌,两个人都感知得到。

刘备开口。

“听说他们一直在弹压黄巾军的旧部,估计接下来就会打我们的主意。”

张钰点了点头。

“所以我一直在安排人,抓紧时间制造兵器,只要我们的兵器储备充足,就有恃无恐了。”

两个人这里说话的时候,有人进来回话。

“回主公的话,昨天那个老人家竟然又过来了,就跪在府外面不肯离开,一定要见你……”

刘备很有些不耐烦。

“一个老糊涂的老人家,这还没到九月中,就吵嚷着要让大家收庄稼。”

“今年各地灾害不断,收成一定不好的,若是早收,就更瘦不了多少了。简直就是胡闹。”

“还从没听说,秋天庄稼能烂到地里的,给他几钱银子,把人打发了便是。”

那手下一脸难色。

“可是那老人说的有板有眼的,而且无论我们怎么苦劝,他也不肯走。”

刘备还要发作的时候,张钰却站起身来。

“主公平时事情多,这芝麻绿豆的事情,还是我去看一下吧。”

刘备有些诧异。

“相国大人该不会信了他的胡言乱语吧?现在民间这种刁民多的是,你理会不得的。”

张钰摇了摇头。

“主公这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我且去听听他的说法吧。”

张钰出了府门,就见那老人正跪在台阶之下。

老人身上穿着的粗布麻衣破破烂烂,补丁摞补丁,面黄肌瘦,看上去出身穷苦,年纪至少也在六七十岁了,脸上的皱纹对比。

张钰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若不是这连年战祸,老百姓的日子也不会这么苦。

那老人一眼望到张钰,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马上向前赶了几步。

“见过相国大人。”

虽然表面上,这一带都是辽王的地界,但是事实上,掌控实权的却是张钰,人尽皆知。

此时此刻的老人双眼放光。

“相国大人日理万机,草民本不该打扰,但是事关紧急,还请大人无论如何听草民几句话。”

张钰到了老人面前,双手扶他起来。

“老人家有什么话,就请讲吧。”

老人叹了一口气。

“相国大人,可记得四年前十月初的一场大雪?那一场大雪可是把老百姓害得不轻。很多人都在那个冬天被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