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做将军

第六百零八章 平原反了!

字体:16+-

杨国忠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皇帝更是头晕脑胀,李亨这话看似无理取闹,却也有些道理,皇帝在心中甚至动了这个念头,可又一想,杀了杨国忠,安禄山也不会回头了。

“罢了罢了,别哭了,”皇帝朝杨国忠说道:“朕不是昏君,还能杀了你不成?起来,关于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人的罪责,还要定下才是!”

李亨眼看着皇帝铁了心的要罚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人,咬了咬牙,说道:“父皇,临阵换将必有失,儿臣提议,剥去他们官职,以白身效力军中,命哥舒翰接手潼关防军。”

哥舒翰代替封常清和高仙芝,有什么不同?不还是王世川的人,王世川的人,难道不是太子的人?

杨国忠觉得不妥,他是要在军中安插自己人,待叛乱之后,文官武将可都要听自己的,太子即位又如何。

“陛——”

“杨相可有别的人选?”李亨一眼看去,杨国忠看着李亨冷厉的眼神,突然周身一股寒意,倏地收了声,摇了摇头。

哼,哥舒翰便哥舒翰罢,自己能把高仙芝和封常清拉下,难道还拉不下哥舒翰一个莽夫不成?

皇帝听了这么久,也已是疲乏,他点了点头,同意了李亨的建议,命哥舒翰转道潼关,“既如此,便封哥舒翰为平叛兵马大元帅,李亨,潼关事宜,朕便交由你了!”

★★★

同阴云笼罩的长安不同,洛阳城一片祥和,自然不包括战战兢兢的百姓和富商。

洛阳宫中,如今的大燕皇帝安禄山看着金碧辉煌的宫城,看着麾下从宫中府库中搜来的金银珠宝,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陛下,有两个库房是空的,看痕迹,应该不久前才打开!”

安禄山看着几乎要堆满整座宫殿的金银布帛,无所谓得摆了摆手,“哈哈哈,我、朕不在乎,这么多,拿出三成分下去,人人有份,让他们知道,跟着朕,朕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多谢陛下!”达奚珣看得眼睛都直了,此时听闻人人有份,心中简直乐开花来。

严庄和高尚对视一眼,要不是此人对大燕有功,就这贪婪的模样,哪里能担任左相,没出息。

“来人,给崔将军送去犒赏,尽快打下潼关。”安禄山吩咐道。

严庄一听,当即眉头一皱,不赞同道:“陛下不亲征了?”

“亲征?没必要,”安禄山摆了摆手,“朕如今是大燕皇帝,再说了,朕麾下如此多猛将,三十来日战绩煊赫,朕便坐镇洛阳,等他们消息便是。”

“陛下——”严庄还要再劝,衣袖却是被人扯了一下,转头看去,见高尚朝着自己摇了摇头,遂即轻叹一声,不再开口。

他忘记了,现在安禄山已是称帝,便是皇帝,他们原来是军师,现在就是臣子。

而安禄山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才称帝,又连克数城,心中正是得意的时候,哪里听得进去。

“命田乾真,速去陕郡同崔乾佑会和,攻打潼关!”安禄山继而又道。

“陛下,大事不好了陛下!”门外滚进来一个内侍,内侍是洛阳宫中留下的,生死关头之际,他们没有丝毫犹豫降了安禄山。

反正当官的都降了,自己做奴婢的,是能反抗还是怎地。

“何事大呼小叫!”达奚珣毕竟任过礼部侍郎,当即瞪眼朝着内侍喝道。

安禄山听到“大事不好”四个字,脸上便有了怒色,正是举事之际,刚攻下东都洛阳,龙椅还没坐热呢,就说大事不好,这人是怎么在宫中活到现在的。

内侍没敢抬头,自然也看不到安禄山的神色,他跪在地上说道:“陛下,外边人都在说,平原反了!”

平原县,是安禄山老巢的地界,也不知哪个胆子大的,竟然敢在平原反了。

“传阿史那承庆!”安禄山说道。

阿史那承庆一脸肃容走进了大殿,还未等安禄山发话,就开口道:“陛下,平原太守颜真卿、常山太守颜杲卿谋反,何千年被他们抓去了!”

“颜杲卿?他不是降了吗?”安禄山满脸不敢置信,自己从范阳起兵,到常山时,颜杲卿开了城门,迎自己入城,自己还特地赐了一件紫袍给他。

“是不是搞错了,他已经降了朕,怎么还能反?”安禄山皱眉问道。

“陛下,确实是他们兄弟二人,可恨颜杲卿,他早有打算,开城投降,不过就是为了麻痹我等,还有颜真卿,募集了一万人马,加上平原君原有的三千,也有了一万三的兵力。”

“不过万来人罢了,传令,史思明、蔡希德回援常山,给朕拿下两城,把颜氏一族,都给朕带来洛阳!”安禄山脸上浮现怒容,大声命令道。

他一路过关斩将,大唐官吏若是死抗到底,那也罢了,顶多就是给他们收个尸,可是这种降了又反的,这让安禄山心中更为愤怒不已,就好似自己被戏耍了一般。

以至于,他要把人都抓来,让他们跪在自己脚下磕头求饶,可是,届时再求饶,自己也不会饶过他们,必定要让他们承受自己雷霆一怒,看着颜氏族人,因为他们兄弟的所作所为,而付出血的代价。

颜氏兄弟在诈降过后便互通了信件,他们约定一同起兵,要断了安禄山的后路,缓解叛军对潼关和长安的威胁。

颜氏兄弟起事后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就是土门关,此关控制着山西通往河北的要冲,夺取这里,便可以打通平原和朔方的联系,而在夺取土木关的第二日,颜杲卿便活捉了安禄山的亲信何千年。

之后 ,颜杲卿传檄河北各郡,说朝廷已是派了三十万大军出征,不日将兵出土门关,直驱河北,号召各郡弃暗投明、重归大唐。

在他的“先下者赏,后至者诛”的口号下,河北各郡当初降的有多快,如今反正得就有多快,各路联军有二十余万,仍在安禄山控制之下的河北郡便只剩了范阳、卢龙、密云、渔洋、汲和邺六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