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的惴惴之气一夜间一扫而空,叛军退走,粮食源源不断得进到米铺,食物的充足让百姓心中底气也足了不少。
渐渐的,食肆酒家重新开门做起了生意,说书先生口中的战事不再为人所忌惮,听在食客的耳中更是多了一份趣味。
更重要的是,如今说的,可是大唐的将军如何英勇无敌,将叛军打得落花流水了。
皇宫中,李亨多日阴霾忧愁的脸上也有了笑意,在长安解围的第一日,他穿了一身常服,走进了兴庆宫中。
太上皇站在花萼楼中,身后只跟着一个高力士,这座本应该歌舞升平的宫殿,此时空空****,显得很是萧瑟。
宫城外,百姓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手中的武器也换成了日常所用之物,街上热闹非凡,犹如过年一般。
孤单的始终是自己!
“陛下驾到!”花萼楼外想起内侍尖哑的嗓音,李隆基慢慢回过头去,见李亨没有穿天子御用的黄袍,而是只穿了一件普通的紫袍来见自己。
李亨走进楼中,即刻快步上前,在李隆基身前下拜叩首,“儿臣不负父皇期望,长安。。。平安无事了!”
李亨身后跟着长长的一串人,他们见到皇帝如此谦卑恭谨,脸上俱是流露出感动之色来。
李隆基在心中骂了一声“假惺惺”,却也只能上前,亲手扶起李亨,抚摸着他的脸庞,想到就是这个自己以为老实仁善的儿子逼了他的宫,一时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在旁人看来,却是一副父慈子孝的感人场景。
“起来吧,这几日,我儿辛苦了!”李隆基亲手擦去李亨脸庞上的眼泪,轻声说道。
李亨忙叩首说道:“不辛苦,这是儿臣应当做的,如今长安既然已是平安,儿臣,也该将天子之位,交还于父皇了!”
说完,李亨再度跪了下来,“此前种种,是儿臣之过,实因儿臣忧心大唐社稷,故才出此下策,儿臣有罪!”
李隆基看着如此作态的李亨,心中忍不住冷笑,自己这个儿子难道还真想把皇位还给自己?
李隆基不是三岁稚童,怎么会信这番话,他不过是在演戏,是想在众人面前,让自己承认他如今天子身份罢了。
李隆基虽然心中仍旧忿忿,但仔细想来,自己也却是老了,此前种种决策,如今也证明了的确是错的,自己这个儿子也当真是有本事,他守住了长安城,没有让自己担上千古骂名。
想到此处,李隆基也不得不承认,李亨是个做帝王的料,他无奈笑了笑,将自己身上黄袍脱下,批在李亨身上,缓声开口道:“天意、人心,已经都在你这儿,能够让朕安度晚年,便是你最大的孝心了!”
“父皇,儿臣惶恐!”李亨忙仰起脸,口中仍旧推辞。
“不必多言,禅位诏书已下,你便是名正言顺的大唐天子,朕,老了!”
“你们先退下!”李亨回头朝身后众人说道。
李隆基见此情景,不知李亨打的什么主意,满脸狐疑得看着他,说道:“你不是就想让朕承认你的地位?如今你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还想要朕说什么?”
李亨将黄袍取下,再度跪下叩头,说道:“父皇,儿臣真心实意,此前。。。实乃逼不得已,若不能得到父皇谅解,儿臣。。。寝食难安!”
“寝食难安?”李隆基转过身子,淡淡道:“那你将朕的贵妃,藏哪里去了?”
“父皇,贵妃是杨家人,自然是同杨家一起赎罪!”
“朕老了,但朕还没糊涂,你让王世川领兵平叛,想来贵妃,便是给他准备的了吧,哼,朕的好儿子,抢了朕的皇位,还要抢朕的女人送给别人,若是传出去——”
“父皇,”李亨上前一步,打断了李隆基的话,“世川同玉奴在洛阳时便已相识相知相爱,他们本就该是天作之合,是李清仗着您的宠爱,将人抢了来,父皇,她从来不该是你的!”
李亨的话,像是狠狠得扇了李隆基一巴掌,他瞬间羞恼满面通红,转过头死死盯着李亨,可是从前不敢同他对视的儿子,如今丝毫不惧得紧盯着他。
高力士站在一旁,心中不住叹气,父子闹到这地步,哪里还有多余的温情,余下的都是互相算计罢了。
“父皇还是不要再想贵妃了,贵妃已死,若是父皇孤寂,儿臣会找几个懂事的女子,来陪伴父皇!”
李亨朝李隆基躬了躬身,转身出了花萼楼。
这日晚间,几个妙龄女子就被送进了兴庆宫中,却不知为何,当晚又被遣散了出来。
李亨听闻,也只淡淡点了点头,既然不要,那便算了,一把年纪了,难道还真上赶着给他送女人不成。
“陛下,明日王将军便可抵达长安,陛下是派何人迎接?”
紫宸殿中,几个臣子还在商议政事,头一件,便是王世川凯旋,礼部尚书觉得凭王世川的大功,怎么也该由宰相亲自去迎才是。
如今朝中这几位宰相,担任首辅的是信安君王李祎的第三子李岘,另外还有张说的儿子张垍。
此时,张垍听了礼部尚书这话,就要出列回话,想着自己同王世川也有几分交情,自己去迎一迎,也合适。
还没等到张垍开口,就听御座上一个声音传来,“明日,朕亲自去!”
“陛下亲自去?这。。。”
“怎么,有问题?”李亨眼皮子一撩,朝下一扫,所有人俱是没了声音。
“王世川救大唐于危难之中,朕亲自去迎,也是应当!”李亨解释了一句,继续道:“另外,各地叛臣、叛将,要如何处置,众卿都说一说吧!”
御史中丞崔器上前道:“这些贰臣,按律应处斩首,特别严重者,应诛其族,再施以凌迟。”
李亨点了点头,说道:“是该如此,他们为保全自己,投降叛贼,实乃失了骨气,葬送我大唐多少将士!”
“陛下,不可!”此时,李岘站出来否定了李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