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没羽箭”张清,《水浒传》中擅长飞石绝技的英雄,梁山一百零八将排名第十六。在加入梁山集团之前,这位老兄身为朝廷战将奉命征讨梁山,他飞石在手,连败十五条梁山好汉。把个黑老大宋江震得心惊肉跳,宋江对二把手卢俊义和军师吴用叹道:“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虽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
这“及时雨”口中所说的王彦章,可是一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不仅被拿来和水浒好汉作比较,还和一位三国英雄并称。宋人曾说:曹魏的张辽和后梁的王彦章皆有威名,当时小儿啼哭不止,其母呼二人名字,小儿立即止啼。
看来这王彦章和张辽一样,都是一位“威震幼儿园”的猛人。张辽的故事,咱后面还会再说。先说王彦章。
《射雕英雄传》中,也曾出现过王彦章的大名,杨康的死亡地点乃嘉兴铁枪庙,这铁枪庙里祭祀的便是王彦章,而庙中王彦章的兵器大铁枪则被黄蓉送给郭靖的大师父柯镇恶当铁杖使。
历史上的王彦章是一个拥有无敌四肢的超能勇士,两条臂膀,几有千钧之力;一双大脚,恰如铜筋铁骨,更兼枪法绝伦,罕逢敌手。
王彦章武功猛,性情更猛,曾吼出了一句震烁千古的豪言壮语——“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说来也有趣,这王彦章曾被水浒人物提到,而王彦章的老家还真就离梁山不远,他是唐末郓州寿张县(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字子明(一说字“贤明”),少年参军,加入朱温(即 篡唐的梁太祖)的队伍,以骁勇闻名。怎么个骁勇法呢,他拥有“神臂铁足”的功夫。
先看王彦章那对神脚,铜筋铁骨,可赤足于荆棘地上来去自如,大踏步连走一百步也不觉疼痒,权当乐趣。观者无不瞠目结舌。
王彦章参军时,大伙要选出一名长官,他毛遂自荐,众人不屑,他立马表演了“赤脚走荆棘”的绝技,众人顿时看得心惊肉跳,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快这事儿就传到了朱温的耳朵里,朱温对他大为赞赏,让他统领禁军。
再看王彦章那一对神臂,几有千斤之力,擅使两杆各重一百斤的镔铁大枪,他这对铁枪,其他人别说耍了,就连举起来都困难。而他呢,每逢战斗,一条放置于马鞍中,一条握在手上,“骑而驰突,奋疾如飞”。“王铁枪”之威名享誉全军,又逐渐传遍天下。
(二)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朱温麾下一位号称“勇冠诸将”的猛人刘知俊叛变,朱温大怒,派出麾下另一能征善战的猛人康怀贞前去对付,结果刘知俊仗着地势险要,突然截击,康怀贞被杀了个头脑混乱无路可逃,眼看康怀贞就要玩完,救星从天而降,只见王彦章手持铁枪,左扎右挑,杀出一条血路,愣是把康怀贞从死亡线上拖了回来。
到嘴边的鸭子飞了!刘知俊越想越恨,岂肯罢休,随即他又在山谷设伏,康怀贞再次中招,又被杀了个两眼发黑四肢冰凉。关键时刻,还是王彦章舞枪纵马,舍命相救,终于突出重围。
想那康怀贞也是以勇武著称的,可当他面对“勇冠诸将”的刘知俊,只有挨揍的份儿,毫无还手之力。而刘知俊呢,想当年仅凭一柄宝剑就横扫群敌,两次对敌康怀贞,更是轻松至极,但如今他面对王彦章,根本就挡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到嘴的鸭子再次飞跑。这正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对付叛军救护战友,王彦章初露锋芒,在梁晋(后唐)争霸战中,王彦章更是大显身手,死于其铁枪之下的晋军兵将不计其数。很多梁军大将都对晋王李存勖(后唐的建立者,唐庄宗是也)颇为忌惮,唯王彦章对小李不屑一顾,常对人说:“李亚子(“亚子”是李存勖的小名)就是一斗鸡小儿,何足惧哉!”
别看王彦章鄙视李存勖是斗鸡小儿,可李存勖对王彦章却是欣赏有加,多次大战中,晋王亲眼看到这位剽悍的敌手以其“运转如飞”的铁枪疯狂**自己的军队,把诸多晋军兵将吓得魂不附体。
如此人才,若能归于我麾下,那该好多呀,可惜他为老朱家卖命,真是白瞎了!李存勖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他做梦都想得到王彦章。
后梁乾化五年(915年)三月,李存勖的梦想似乎要成真了。
后梁派王彦章率五百骑兵屯驻邺城金波亭(今河北临漳西),以防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兵变。没几天这魏州的军队还真就叛乱了,他们半夜三更突袭王彦章。这回王彦章的表现有点丢人,还没等他把铁枪舞起来,他的五百骑兵就被来势汹汹的叛军杀了个落花流水。
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扛不住群狼,何况敌军又是突袭。倒霉的王彦章猝不及防加寡不敌众,悲催地倒拖铁枪突围而逃,好在功夫深,没给逮着。
魏州投降了李存勖,接着晋军又攻陷了王彦章家人居住的澶州(今河南濮阳,此时王彦章的职位是澶州刺史),俘获了王彦章的老婆孩子,带回晋军总部太原。
李存勖乐坏了,他大力施展温柔战术,赏赐一座大别墅给王彦章的老婆孩子居住,又给他们提供了羡煞万人的奢华生活环境,什么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美味佳肴、豪车名品,应有尽有。
安抚好了王家妻儿,李存勖又秘密派出使者去面见王彦章,使者满面春风,先对王彦章大谈晋王对他的各种仰慕,又详述了晋王对他家人的各种优待,接着极力夸赞晋王是何等英明神武何等爱才如命,最后说如果王彦章归降晋王那肯定比跟老朱家混更有前途。
使者晃动完了三寸不烂之舌,笑嘻嘻地等待王彦章的答复。哪知王彦章突然怒目横眉,抽出佩刀,只见一道厉闪,血光崩现,那使者的一大番忽悠顿时成了遗言——他的脑袋掉了。
王彦章砍人以示自己的坚定立场:他和李存勖势不两立,断绝往来,这辈子他认定老朱家了。
王彦章赤胆忠心,精神可嘉,除了因为他骨子里的英雄气质外,还因为老朱家确实待他不薄,太祖朱温和末帝朱友贞父子都对他委以重任,不断提拔。最初他的职位只是首都仪仗队的卫兵(即“开封府押牙”),此后连续升职,没几年就成了司令(即“都指挥使、节度使”)和伯爵(即“开国伯”)。王彦章心存感恩,对老朱家死心塌地,打死也不会被李存勖**。
王彦章砍了晋王的使者,无异于狠抽李存勖的耳光,可李存勖对王彦章还不死心,依旧朝思暮想,必欲招降,对王彦章老婆孩子的待遇也更加优厚了。
然而李存勖“温柔战术”所换来的,依旧是冷酷的回应。此后数年,“不识抬举”的王彦章在梁晋交兵中打得更狠,又有不少晋军兵将被其铁枪干掉。李存勖幻灭了,下令将王彦章的妻儿全部杀死,可怜无辜妇孺,惨死刀下,怨只怨那“王铁枪”的心,都给了皇上,对妻儿,只能无情。
(三)
自打丢了魏州后,后梁就和晋军在黄河两岸展开激烈互殴,王彦章常任先锋,晋军十分头疼。此时的晋军已占领黄河北岸全部地区,为了对付后梁,他们于黄河重要渡口德胜口(今属河南濮阳)搞了一道超级铁锁链以截断航路,又在黄河两岸筑城,号称“夹寨”。有了这套工事,晋军信心倍增。
在傲气冲天的王彦章看来,无论是铁锁还是“夹寨”,就跟小孩子的玩具差不多,只要他狠狠一踹,就会立马崩塌。为此他上书朝廷提出破敌策略,没想到朝廷把他的战术当成了臭狗屎给扔得老远,王彦章的心里极度悲催。
王彦章所效忠的后梁朝廷,早已变成了一个坏蛋和二货的欢乐舞台。皇上朱友贞是个“为人美容貌”的帅哥,空有一副美男皮囊,毫无治国之才,虽也曾重用王彦章,但他最信任的却是自己的姐夫赵岩(驸马爷,朱温的女儿也是朱友贞的姐姐——长乐公主的老公)和舅子张汉杰(朱友贞德妃的兄弟)。这二位是十足的小人,真本事一点没有,眼里只认权力和金钱,最擅长贪污腐败和整人坑人,整天忽悠皇上要疏远那些有本事的旧臣老将,王彦章身为后梁资深将领,自然也被疏远之列了。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四月,晋军攻陷后梁军事重镇郓州(今山东东平),严重威胁了后梁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的安全,后梁朝野内外异常惊恐,危急时刻,皇上朱友贞在坏蛋们的忽悠下继续犯二,老宰相敬翔急了,干脆带了根绳子进宫哭着劝说皇上:“先帝夺取天下,我的谋略无不被采纳,如今强敌未灭,陛下却一点都不听我的,我干脆去死好了!”说完老头就要上吊。
朱友贞糊涂不假,但不是暴君,看到开国老臣如此激愤,脑子终于稍微开了点窍,他急忙制止住老人家,又虚心问道:“老相国有何良策?”
敬翔说:“事情危急,非用王彦章为大将不可!”
朱友贞这回算是难得听进去了一次忠言,次日早朝,他宣布任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战时总司令)前去迎敌。临行前朱友贞问道:“王将军何时可破敌?”
信心百倍的王彦章答道:“三天!”
王彦章话音刚落,一帮文臣武将集体哑然失笑,他们都认为铁枪兄吹大了,这帮幸灾乐祸的家伙都打算看王彦章的笑话(如此朝廷,真是离亡国不远了)。
王彦章受命后提枪纵马,率军飞驰两日赶到滑州(今河南滑县),刚落脚就大摆酒宴,尽情吃喝。不少人看到此情此景,都差点被震趴下,他们对王彦章彻底幻灭,觉得这位铁枪兄也是个只知享乐的废物点心。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王彦章正在用计呢,他的本事可不止是耍铁枪,搞点小谋略,他也挺擅长的。
王彦章明面上胡吃海塞,暗地里已派人在准备了好战船,命六百甲士手持大斧头,载上冶铁工匠,带上鼓风器具和柴炭,顺流而下。
酒过半巡,王彦章假装起身更衣,实际上却提枪上马,率数千精兵沿河直奔德胜口。晋军守将朱守殷没想到王彦章如此神速,毫无防备,结果晋军精心打造的铁锁链被船上的梁兵和工匠放火烧断,浮桥也被梁军的大斧砍断,晋军“夹寨”的南北两城失去了联系,王彦章趁机猛攻南岸的晋军城池,北岸城池的晋军眼睁睁看着干着急。没多久,南城便被王彦章拿下,接着铁枪狂扫,南岸的晋军集体完蛋。至此,离王彦章离京,正好三天!
此时李存勖正在魏州,当他听说王彦章为招讨使时,大为震惊,说道:“王彦章骁勇异常,当避其锋芒,朱守殷肯定不是他的对手。不过王彦章的兵少,利于速战,他肯定会猛攻我的南城。”想到此处,李存勖立即率军飞驰前往营救,然而刚到战场,就看到南城已被王彦章攻破了。
王彦章拿下南城后,晋军干脆连北城也不要了,他们拆掉房屋木料,建造木筏,顺流而下,退守杨刘(今山东东阿北,黄河重要渡口),王彦章哪里肯罢休,也率船队顺流而下,杀奔杨刘。于是乎,两军同时出动,都在黄河上飘着,各沿一岸行驶,每到转弯处就开弓对射,箭如暴雨,厮杀百余次,简直都打疯了。
(四)
王彦章到达杨刘,极力猛攻,昼夜不停,晋军玩命死守,多次险些失陷。六月,李存勖亲自率军来救援,但王彦章已经将杨刘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重重深壕高垒,晋军死活也攻不进去。
就在王彦章稳操胜券之时,李存勖突然派军在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又造了一座新城,王彦章得到情报后担心晋军捣鬼,马上率军来前去攻打,新城的晋军将士个个死战不退,李存勖也率军来援,梁军士气大减,王彦章无奈只能再返回重新攻打杨刘,不料想没多久晋军就偷袭了梁军大营,来回折腾的梁军已然疲惫至极,王彦章好生郁闷,不得不撤围而去。
可叹王彦章意气风发而来,灰头土脸而退,他的铁枪似乎也变得暗淡无光了。
此番梁军战败,除晋军过于顽强和李存勖本事够大外,还有一重要原因,就是梁军内部有人捣蛋,这人便是王彦章的副手——副招讨使段凝。这家伙真本事一点没有,仗着自己妹妹是朱温的爱妃和溜须拍马的手段,青云直上。朱友贞即位后,他又使劲巴结朝中的两大小人赵岩和张汉杰,对他们大肆行贿,终于混了个副招讨使的位子。
自打王彦章出兵后,这段凝就不停地破坏阻挠,打胜仗了,他都归功于自己,打败仗了,他把屎盆子都扣到王彦章头上,说王彦章饮酒轻敌才导致战败。再加上朝中赵岩和张汉杰两个小人也在皇上面前瞎忽悠,直接导致朱友贞越看王彦章越不顺眼,所以当皇上派使者慰问军队时,只赏赐慰劳了段凝而不搭理王彦章,这使得全军将士吃惊不小。
其实赵岩和张汉杰不待见王彦章很久了,这不仅是因为王彦章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还因为王彦章曾使他们受到了严重惊吓。
王彦章素来刚烈,眼见后梁一天不如一天,他痛心疾首,对赵岩等人恨之入骨,他曾对人说:“待我破敌归来,就诛杀有所有奸臣,以谢天下!”这话传到赵岩等人的耳朵里,他们被吓得整天做恶梦。小人们想: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不让王彦章打胜仗,想办法搞掉他!于是乎赵岩、张汉杰便和段凝合伙给王彦章捣蛋,并在皇上面前日夜不停地黑王彦章,糊涂蛋朱友贞终于怒了,他一道圣旨,罢免了王彦章,以段凝代之。
王彦章接到圣旨,如晴天霹雳,他飞驰进京,火速入朝,见到皇上后详细陈述胜败过程,一边说还一边用笏板画地以表现战场形势,结果这一行为被赵岩等人抓了个正着,他们弹劾王彦章说他对皇上不恭,直接把他赶回家里。这真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
这年九月,晋军进攻兖州,威逼大梁,朱友贞急了,看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御敌,皇上只好又传旨让王彦章上阵。这次让王彦章出战,纯属往死里坑他,因为梁军主力都在段凝手里,不在京城,京里只有五百名保卫皇帝车架的骑兵,还都是新招募的,毫无战斗经验,皇上把仅有的、连晋军长啥样都不知道的新兵“慷慨”地全都交给王彦章指挥,另派坏蛋张汉杰做监军以“协助”王彦章。
带着一群数量稀少又不会打仗的新兵蛋子,身边又一个专门给他捣蛋的小人,王彦章能打胜仗才怪。
果不其然,王彦章刚到战场,就被晋军杀了个溃不成军,任凭他两杆大铁枪怎么狂舞也无济于事。王彦章满心愤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捶胸顿足,狼狈撤军,退保中都(今山东济宁汶上)。晋军怎肯罢休,紧追不舍,于十月杀到中都。
王彦章登城遥望,但见晋军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人强马壮,杀气冲天,为首一帅,正是老对手李存勖。王彦章不由得仰天长叹,心想这一回自己这辈子算是彻底交代了。但是,作为一位秉性刚烈的武功高手来说,即便死也得死一个惊天动地鬼神愁!
想到此处,王彦章即刻全身披挂,跃马横枪,直冲晋军重围,马蹄踏处,阵阵尘烟,枪尖所指,敌血飞溅!
此时的王彦章,已是皓首银须的六旬老人,但其神威不减当年,他的铁枪从未使得如此疯狂,他的力气,从未用得如此彻底.然而晋军实在是太多了,冲破一层,又来一层,杀了十个,又来百个,没多久,王彦章已是伤痕累累,手下几乎死伤殆尽。
王彦章玩命冲杀的时候,他的一个老朋友正在晋军阵中观战,由于两军杀得不可开交一团混乱,他并未认出王彦章来,但是王彦章在厮杀中的咆哮被他听到了,对于老朋友的口音,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王铁枪!”此人大呼,接着只见此人突然飞马挺枪冲出,王彦章一见此人,大吃一惊,道:“你不是我朋友吗?”但此人并不回答,以枪猛刺。
这同是使枪的武将狭路相逢,可一个是突如其来的生力军,一个是累得半死的伤病号,即便王彦章再无敌,也难逃厄运。可怜的铁枪兄措手不及,被来者打了个人仰马翻,身受重伤的他无力反抗,终被生擒。
这人不是王彦章的老朋友吗?为何落井下石呢?
老朋友不假,不过这是多年前的事儿了,如今的他,是李存勖麾下的大将,和王彦章各为其主。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场上,是没有交情的。
这位生擒王彦章的大将,也是五代时一位威名赫赫的**,他的武功比王彦章丝毫不差,关于他的故事,待到王彦章退场后再细述。
(五)
昔日最为欣赏的敌手,如今终于被绑到自己的面前,晋王李存勖欣喜若狂,他看了看眼前这个血染征袍但气场依旧强悍的汉子,忽然脑海中浮现起一件往事:
那一次,李存勖率军进逼梁军潘张寨,梁军为滚滚黄河所阻,未能赶来救援,唯独王彦章持枪登船,喝令船夫解开缆绳要去玩命,其战友贺瑰死活拦不住,王彦章愣是单枪独舟,杀向晋军。李存勖见王彦章来势凶猛,竟率军退去!
而今,世事变幻,成王败寇,最为忌惮的人成了阶下囚,李存勖欣喜的同时又感慨万千,他对王彦章说:“你常把我看成‘小儿’,今日服不服?”又问:“我素来听说你善用兵,为何不守兖州而守中都?中都无壁垒,拿什么固守?”
王彦章依旧保持着他的威严,说道:“大势已去,非人力可为!”
看着王彦章这幅视死如归的样子,李存勖顿感凄怆,遂亲自赐药为他治伤,又派人好心抚慰。哪知王彦章依旧“不识抬举”,他说:“我本是普通人,是大梁朝廷提拔我独当一面,和晋王血战十五年,今日兵败力穷,只愿一死,纵然晋王怜悯我宽恕我,我有什么脸面见人!哪有为臣为将者,早晨侍梁晚上侍晋的!死,就是我的幸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存勖还不死心,他又派李嗣源(李克用养子,一代名将,号称“李横冲”,即未来的后唐第二代皇帝——唐明宗)去劝说王彦章归降。王彦章正在**养伤,他一贯鄙视李嗣源,见自己鄙视的人来了,立马很不屑地说道:“你不是邈吉烈(李嗣源的小名)吗?我难道是苟且偷生者?!”这一句话就把李嗣源给噎回去了。
次日,李存勖率军继续前行,下令用轿子抬着王彦章随行,王彦章死活不愿意,李存勖问他:“我此行必胜否?”王彦章给李存勖浇了盆冷水,道:“段凝还有六万精兵呢,虽然没啥本事,但也不会轻易倒戈,你此行未必获胜!”
热脸贴冷屁股的滋味让李存勖很不好受,他知道王彦章即便死了做鬼也不会屈服的,遂下令将王彦章斩首。铁枪豪士,就此终结,享年六十一岁。
王彦章死后没几天,李存勖就灭掉了后梁,建立了后唐。王彦章终生为之奋战的朝廷只在这个世界上蹦跶了十七年。
王彦章是个大老粗,没读过什么书,但他的忠义和刚烈却胜过无数读书人,有人说这就是他的天性。他生前常用俗语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他死后,世人对他愈发崇拜,后晋时,高祖石敬瑭下诏追封王彦章为太师,并到处搜访他的子孙录用为官。北宋时的欧阳修也是王彦章的粉丝,这位千古文豪在其《王太师画像记碑》一文和《新五代史》中对王彦章赞誉有加。
除了被那些大人物称颂外,王彦章的威名和壮举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他死后许多年,他的故事一直是妇孺皆知,有人把他和张辽并称,因为他和张辽一样,都是“威震幼儿园”的猛人。而在“残唐五代演义”等评书演义中,他的武力仅次于第一高手“十三太保”李存孝(这位老兄的故事,咱后面细说),可谓万人难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