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

52.降虎制象 黄须王子——曹彰(三国)

字体:16+-

(一)

话说那一年,曹操刚辞去东郡太守之职,热爱文艺的他在老家谯地(今安徽亳州)看了一次精彩的歌舞表演,直乐得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只因那表演者是一绝色佳丽,唱跳极美。

这位迷住史上最伟大奸雄的女子姓卞,芳龄二十。在某日本动漫中,她被安上了一个比较可爱的名字——卞玲珑。

卞姑娘才艺双绝。曹操一见倾心,便把她娶回家做了小妾,后来曹操和原配丁夫人离了婚,卞美女就成了曹操的第一夫人,曹操称魏王后,卞美女又被立为王后。

这位出身倡家(即表演歌舞戏曲的艺人)的卞美女不但擅长歌舞艺术,而且品行优秀,她贤良淑德,生性俭朴,不喜奢华,常年随军,从不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宫斗,颇得曹操宠爱。最让老曹欣慰的是,她很努力地为老公生了四个儿子,除小儿子曹熊比较平淡外,前三个都极为出类拔萃。

老大曹丕,字子桓(曹操的长子曹昂非卞王后所生),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善作诗文,又擅击剑,且极具政治头脑,后篡汉建魏,是为魏文帝。

魏国建立后,卞美女也从王后升级成皇太后。后来曹丕去世,其子曹叡登基,卞太后再度升级,成为太皇太后。

老三曹植,字子建,一代文豪,被后世誉为“才高八斗”,风度翩翩,潇洒俊逸,绝对的精品魅力男。十岁便诵读诗文辞赋,过目不忘,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其作品“词采华茂,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和他老爸曹操、大哥曹丕并称为“文坛三曹”,也是辉煌灿烂的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老二就是咱要说的这位长着黄胡须的武功高手:曹彰,字子文。

相比于曹丕和曹植,这曹彰是个异类,爹妈的文艺细胞,他一点都没有被遗传到,每当两位兄弟诵读诗书吟诗作赋的时候,他都会跑出去翻身上马纵横驰奔。曹丕和曹植见到好书便爱不释手两眼放光,而曹彰虽也诵读《六经》、《尚书》,但书的兴趣总不太大,让他兴奋得两眼放光的是兵器架上的刀剑弓戟。

曹彰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而且喜好击剑狂舞,招式狠辣,杀气逼人!虽说那曹丕也擅长剑法,但若和曹彰比起来,只能算是华丽好看而已,却无实战价值,如真去那沙场玩命,曹彰的武功才真的能夺魄追命。江湖上都传言,说曹子文之剑法独步天下,可百步之内断人须发!

这是多么超群的武功啊!百步内取敌手之性命,很难;而百步内削断敌手的胡子和头发却不伤及敌手,难上加难!在古代著名剑客的名录中,应该有曹彰的一席之地。

(二)

曹彰不但是神箭手和高明剑客,还天生神力,更兼熊心豹胆,狂猛难当,小小年纪就能轻松举万斤之重不的钟鼎,动起武来百十个力士也抵敌不住。

曹彰还狂热喜欢猛兽,这种喜欢可不是去动物园看它们或喂养它们玩,而是赤手空拳和它们格斗,且每次格斗,被斗败的总是身躯庞大的猛兽。于是,一个关于曹彰伏兽的神奇传说流传开了——

这一日,朝鲜国进献一只斑斓猛虎给曹操,兽中王的气场吓得曹魏的力士们皆不敢直视,但曹彰却欣喜如狂,只见他一跃而上,迅速把那钢鞭一般的虎尾紧紧抓住,又快速缠绕于自己的臂膀之上,猛虎竟被气场更强大的曹彰吓得俯首帖耳、藏牙收爪、不敢吭声!

不久,又有南越国进献一头黄牙白象给曹操,这陆地上最大野兽的气场又把曹魏的力士们吓呆了,而曹彰再次兴奋,只见他大步流星来,一把抓住大象的鼻子,使劲一捏,这只巨兽马上就怂了,竟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震得地板乱颤房屋似乎都要塌了!

随着曹彰从一个威猛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骁勇的青壮年,曹操又发现宝贝儿子有一点与众不同,他相貌太异类了——胡须呈金黄色!

怎么嘴边长黄毛啊?!这是哪国人种啊?!还好,曹操没怀疑自己戴了绿帽子,人家卞夫人可是无比贤淑的。从此“黄须儿”成为曹操对曹彰的爱称。

这三国时期,有两位拥有彩色胡须的牛人,一个是紫髯的孙权,一个便是这黄须的曹彰,他们都是优秀的儿子,都为老爸大大地长脸,本领超强,从不坑爹。

自古英雄爱美女,曹操的风流好色,曹丕和曹植多少都有些继承,可曹彰却没这根筋,身为王子的他身边美女成群,对他来说却形同虚设,和美女们缠绵的感觉哪有纵马舞剑和手格猛兽过瘾啊!

据说有一次曹彰偶遇一匹骏马,越看越爱,便想买走,可是骏马的主人死活也不舍得,号称千金不换。曹彰当即说道:“我拿我府上的美女和你换马如何?美女你可以随便挑!”马主人一听这话,兴奋了,擦着口水拉走了一个娇艳无双的美女,曹彰则得到了宝马,二人都算是如愿以偿。这便是“爱妾换马”的典故。

虽然曹彰勇猛盖世威名远扬,但曹操总觉得身为一代文豪的儿子,没有些文艺气质实在跌份,便经常督促曹彰少玩兵刃和猛兽,多读《诗经》、《尚书》,可曹彰屡教不改,曹操火了,指着他的鼻子喝道:“你个熊孩子不读经典仰慕圣道,只爱骑马击剑打打杀杀,此乃一介武夫的本事,又什么值得看重的!”

曹彰当面是不敢顶撞的,但老爸一离开,他就扔掉诗书,极为不服地对左右说:“哼!男子汉大丈夫当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英雄,率十万铁骑驰骋大漠,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当个寻章摘句的博士(这里的“博士”并非学位,乃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学官也)有个屁用!”

看来曹彰这辈子注定和两位兄弟走不同的人生之路了,天生不是文艺料的他,终于有一天当着老爸的面发出了自己压抑已久的心声!

那天曹操举行家庭聚会,氛围轻松愉悦,可以畅所欲言,曹操笑问儿子们的志向,有曰从政的,有曰从文的,而曹彰捋了捋他的黄胡须坚定答曰:“我只爱当大将!”

曹操问:“当大将当如何?”

曹彰答:“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罚分明!”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在这爽朗的笑声中,曹操也彻底的想通了,自己的这个黄须儿天生将才,和文艺无缘,不用再强求他去苦读诗书了,就让他去沙场尝尝玩命的滋味吧!

(三)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北疆烽烟骤起,剽悍的胡族乌桓造反,曹操登台拜将,以曹彰为北中郎将,代理骁骑将军,率军讨伐。

北风呼啸,战鼓声声,曹彰高傲而自信地一手按住宝剑一手捋着黄须,豪情满怀的英雄王子在心中泛起层层波澜,按耐不住的喜悦使得他的双目放射出烁烁光芒。

出征前,曹操亲自为儿子壮行,他对曹彰说:“在家,你我为父子,接受任务了,你我便是君臣,一举一动都要按王法行事,切记!”

曹彰谨记老爸教诲,率军一路北上,进入涿郡境内。突然,不远处烟尘滚滚,数千名乌丸骑兵嚎叫着迅捷杀出!曹军的一些将士有些惊恐,因为当时大军并未集结完毕,只有一千步兵和数百骑兵,若和那数千敌军骑兵较量,无异于找死。

事实证明,曹彰绝非纸上谈兵,也非匹夫之勇,当时军中有一智谋超高的将领,名曰田豫,他建议曹彰坚守要道,待机而动。曹彰依计而行,乌桓骑兵见曹军严整,刀戟林立,气势如虹,不动如山,便有些纳闷——这曹军到底有多少兵马呢?看起来比较生猛啊,不能轻举妄动,还是先撤散了吧!

脑子不是很好使的乌桓骑兵陆续散去,曹彰大喜,决定狠踢敌人的屁股,只见他纵马跃出,咆哮追击,手执弓箭,左右开弓,连续放箭,乌桓骑兵应弦而倒者前后相连挂了一路,被曹彰**得人仰马翻,“黄须儿”尽情享受着这种血腥的快感!

惨遭痛殴的乌桓骑兵好不容易才反应过,他们终于看清了是一个黄胡子的家伙在**他们,乌桓骑兵大怒——显摆你会射箭啊!俺们民族才是真正的骑射高手!

乌桓骑兵也开始放箭了!然而他们打死也没想到,曹彰竟不怎么躲避,而是继续冲杀!

半日已过,曹彰身上已插了好几根羽箭,但他越杀越兴奋,意气风发,精神饱满,完全进入了忘我状态,所到之处,胡骑尸首一片!

不知不觉地曹彰已冲杀了二百多里地,依旧马不停蹄。很多人都纳闷,为啥中了那么多箭,他还跟没事儿人一样呢?原来一是他盔甲厚重,防护力超强;二是就算身带箭伤,生猛无敌的他也感觉不到;三是只要和敌人交手,他就只沉浸于杀戮的快乐之中,完全不记得自己中了几箭。

追杀了那么老远,曹彰是一点都不累,可是被他带着一起玩命的其他人却郁闷的要命。老大啊,您是武林高手又是王子,想怎么作都行,咱们这帮普通人可折腾不起啊!军中的长史和将领们都坚定认为此次行动长途跋涉,士兵和战马都疲惫至极,且上面又有节制不可随便越过代郡,千万不能轻敌继续深入了!

曹彰两眼一瞪,摸了摸黄胡须,说道:“率军挺近,只为大捷,管他什么节制!胡虏逃走不远,追击必破。若听从那些所谓的节制而放走敌人,非良将所为!”

说完曹彰翻身上马,传令下去:“行动迟缓者,斩!”

部下很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跟着王子继续猛冲玩命!

果然不出所料,曹彰大军只一日一夜便追上了敌军,曹彰一马当先,横扫群敌,乌桓被杀得连滚带爬,哭爹喊娘,部众们随后跟进冲杀,终将乌桓彻底击败,斩首俘虏数以千计!

曹彰心情大爽,加倍赏赐勇猛的将士们,将士们终于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这位王子果然是大将之才,确实值得爱戴!

就在曹彰和乌桓厮杀的时候,有一个少数民族的老大正在坐山观虎斗,准备趁火打劫捞一笔,此人便是以“勇健”著称的鲜卑首领轲比能(《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其中一路便是这位老兄率领的),这位老兄平生身经百战,斩获无数,他手下数万骑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是当他得报一个黄胡子猛将大破乌桓的消息后,立马吓得胆战心惊,请求归顺曹魏,自此北方全面平定。

打败了一个,吓服了一个,曹彰真是建立了盖世奇勋!当时曹操正在长安,听说曹彰大捷凯旋,喜出望外召见爱子,曹彰去拜见父王前,他大哥曹丕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弟弟啊,你刚刚立了大功,马上要去见父王了,你可不要自吹自擂,回话时谦虚点。”

曹彰知道大哥脑子比自己好使,便听了曹丕的话,见到老爸后把功劳都说成是将士们的,一点没有自夸,这可把曹操乐坏了,一把抓住了儿子的胡须哈哈笑道:“黄须儿,竟大奇也!”

(四)

曹彰威震北疆,可是北疆那帮胡虏,对曹操来说,只是瞎胡闹的跳梁小丑而已,黄须儿足以秒杀,真正的心头大患在南方,也就是咱们非常熟悉的刘备和孙权。若派出曹彰和蜀汉或东吴的军队交手,胜负如何呢?

遗憾的是,黄须猛士这辈子只和乌桓骑兵干过一仗,多数时候都留在长安或洛阳,毕竟是高贵的王子,岂能和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张辽张郃徐晃那些职业战将一样,轻易出手呢?!不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曹操和刘备的主导汉中争霸战中,曹彰差一点就和刘备的军队打了一仗!就差一点点!

当时刘备大军在汉中连战连捷,其麾下的老**黄忠一发狠砍死了曹魏名将夏侯渊,气得曹操挂帅亲征,两军对峙数月,曹魏军死伤惨重,最让曹操愤怒的是,刘备在山头优哉游哉地观望曹军窘态,却派出武艺高强的义子刘封前往阵前搦战,视一代奸雄若小儿。

面对嚣张的刘封,曹操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刚在北疆大破敌军的曹彰,立马大吼一声:“刘备你个卖草鞋的小儿,让你的义子来抗拒我,等我喊我的黄须儿来收拾你!”接着曹操紧急传令召唤曹彰速来。

又有仗可打啦?!曹彰得令后兴奋异常,赶紧顶盔冠甲携弓带箭翻身上马率军昼夜急行。没想到刚发出没多久,他老爸就彻底扛不住刘备,无奈撤军,汉中彻底归了刘皇叔。

得知老爸撤军,曹彰郁闷得浑身难受,恨不能自己能飞到蜀汉军阵之中狂杀一场过过瘾!

不但曹彰很遗憾,还让千百年后一些创作三国类小说或评书的作者大为遗憾,他们都在晃着脑袋想:黄须儿武力如此强悍,为啥就不能和蜀汉的那些猛将打斗一番呢?黄须儿如果和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们对阵一场,孰胜孰败呢?

作者们越想越不甘心,便开始发挥他们胡编乱造的文采,虚构出曹彰和蜀汉军队的大战!最为著名的便是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在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老罗的生花妙笔写道——

曹操在汉中有点扛不住,便把曹彰召唤来,曹彰迅速赶到,为亲爹而战,蜀汉军中刘封出马,为干爹而战,仅仅三个回合“假子”刘封就被“真子”曹彰打跑了。接着曹彰又遭遇蜀汉将领吴兰,几个回合就将吴兰一戟刺死!

虽说老罗让黄须儿和蜀汉将领干了一场,但一些人还不满足,觉得打败刘封吴兰这种货色还是显不出曹彰的神勇,于是在一些三国的评话评书中,又出现了小千岁曹彰一人力战蜀汉十虎将的离奇故事,这十虎将就包括正我们非常熟悉的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蜀汉顶级猛将。而曹彰大战十虎将的结果是——累趴下了!

事实上,即便黄须儿再神勇,以他一人之力也挡不住刘备大军席卷汉中的凶猛之势,随着汉中的丢失,曹操的身子骨也越发不得劲了,就在汉中之战的第二年,六十六岁的曹操带着未能一统天下的遗憾病逝于洛阳。临终前,曾急召曹彰来见,可是曹彰的步伐还是没能赶上死神的步伐,终究没能见到父王的最后一面。

(五)

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后,下诏把二弟夸耀并奖励了一番,说他之前受命北伐,平定北方之境,功业茂盛。现增邑五千户,加上以前的共有一万户。不久曹丕篡汉称帝,正式建立魏国,曹彰的爵位也逐步升级,先从侯晋为公,最后又封为任城王。然而就在黄须猛士从王子转变成王爷没多久,他却在京都洛阳朝见皇帝哥哥后突然暴毙!

身强力健、精力旺盛的猛将何以突然死亡?实在是历史之谜,引发了不少猜测。历史“侦探“们都把怀疑的目光射向了他的皇帝哥哥——魏文帝曹丕!

心胸狭窄的曹丕能试图杀死曹植(即脍炙人口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的故事),为何就不能害死曹彰?这武功高强擅长领兵的曹彰对皇位的威胁,可比纯洁的文艺青年曹植大多了!更何况,曹彰还曾经干了件让曹丕极为忌惮的事——

曹操刚去世时,曹彰跑去询问治丧的大臣贾逵:我爸的玉玺印绶在哪里?很多人都惧怕曹彰这个**,但贾逵不怕,他很严肃地说:“继承王位的是太子,先王的玉玺印绶,不是君侯您所能打听的!”这事儿很快就传到曹丕的耳朵里,曹丕认定曹彰是有野心的。

正因为这事儿,导致曹彰进京朝拜曹丕后,曹丕不肯马上召见他,曹彰认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使劲,气死了!

当然,“气死”这也只是曹彰之死的一种说法而已。还有一种说法是曹丕一直忌惮曹彰,登基后邀请曹彰一起下棋吃枣,曹丕早在枣中下了毒,曹彰吃后没多久就挂了。当然,这个说法出自野史(南朝《世说新语》),至于真假,读者爱信不信罢了。

甭管曹彰是怎么死的,反正“黄须儿”的生前壮举已经流芳百世,三国第一武勇王子非他莫属,后世对他赞誉颇多——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有四字赞誉:“武艺壮猛”;唐高祖李渊曾把自己那位勇猛善哉的侄子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进藏的也是这位王爷,所以有传说他是文成公主的老爸)比作曹彰;唐诗人王维则有诗赞道:“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老将行》的头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