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话说乱世军阀张平一直感觉自己特别聪明,而且活得比谁都滋润。这位后赵帝国的并州刺史(类似于山西省长)独霸山西,下辖壁垒三百多,百姓十万户,表面上效忠中央,实则处于半独立状态,权势薰天,钱财无数,美女成群,逍遥自在。
当后赵帝国崩溃的时候,张平省长马上改换门庭,而且还是脚踩两只船——对前秦帝国说效忠前秦,对前燕帝国说效忠前燕。没多久,这位反复无常的军阀再生异心,宣布抛弃北方的秦、燕二国,改投南方的东晋。
时为公元四世纪,中国南方是散发着强烈文艺气质的东晋,由弱弱的司马家统治,当年统一三国魏蜀吴的是他们,后来自家残杀、丧失大片领土的也是他们。中国北方(有时也包括南方的蜀地)先后有匈奴、羯、氐、鲜卑、羌五个为主所谓“蛮族”占据,他们先后建立了十多个王国,统称“五胡十六国”。
又一次天下大衰,混战不休,枭雄迭起,生灵涂炭,可比汉末三国乱多了。
张平便是这诸多乱世群雄中不大出名的一位,“有奶就是娘”便是他的生存方式。
先后效忠四个国家的张平虽说感觉挺爽,但某年某月某日突发了一件事差点把他气疯了,而且还是家务事。
悲催的张平被戴上了绿帽子,而且还是他最信任最宠爱的干儿子给戴的!
张平的干儿子名叫张蚝,本姓弓,上党郡泫氏县(今山西高平市)人,这孩子自打出了娘胎便胆大包天,长大后膂力过人赛大象,身手敏捷似猿猴,又不知从何时起练就了一身惊人的武功!
张蚝的功夫有三绝:一是能与蛮牛搏斗可倒拽牛走,疼得蛮牛哞哞直叫郁闷不已;二是能飞檐走壁,翻高墙如履平地,极具传说中轻功大侠之风采;三是纵马舞矛,几无对手。
张蚝功夫精湛,却有一致命弱点——智商不高,有勇无谋,是个楞货,这从他日后的表现中便可看出。
张蚝追随干爹张平鞍前马后,保驾护航,冲锋陷阵。张平只要一声令下,张蚝便豁出性命一往无前,人莫敢近,威名远播。
张平对这位干儿子无比信任,大加重用,却未想张蚝起了**心。
话说张平有一小妾,甚为美艳**,张蚝由于常跟随干爹左右,早就垂涎不已。这一日,趁张平不在,两眼放光的张蚝扑向美女,如愿以偿尽享**。
没多久,东窗事发了!帽子发绿的张平气得半死,而脑子清醒后的张蚝也自觉愧对干爹,不由得哇哇痛哭,接着他的脑海里突然升腾出一个可怖的想法:哪里犯错就严惩哪里!那话儿害我太甚,不如去之!
想到做到,毫不迟疑!只见张蚝擦干眼泪,咬牙跺脚,脱去裤子,掏出匕首,毅然决然挥刀切下了自己的“犯罪工具”,并发誓永远效忠干爹,再不犯错(这类错是永远犯不了了)。
从此,张蚝成为一名不是太监的阉人,这和为了练功而自宫的东方不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东方不败自宫是虚构的,而张蚝自宫是正史记载。
张蚝如此壮举让本来怒火中烧的张平震惊不已,接着大为感动,从此对其更加信任和重用。而张蚝自宫后其武力值非但不减,似乎更加生猛了。
永兴元年(357年),张平降晋,次年二月,五胡十六国最伟大的君主、前秦皇帝苻坚亲率大军讨伐张平,并以麾下第一猛将为前锋,进驻汾河之上。
这位秦军前锋名叫邓羌,日后和张蚝并称“万人敌”的就是他。
(二)
邓羌,安定郡(今甘肃泾川北)人,生性鲠直,骁勇异常,擅长骑射,亦擅使长矛,出招时如冷面杀手,毫不留情,且智商极高,精通兵法,堪称文武双全。后来他脱去盔甲换上长袍进入法律界工作,成功转型为执法高手。
沙场之上令万千敌军惊恐,朝堂之上令贪官奸臣丧胆,邓羌,奇葩也。
在此次和“自宫**”张蚝对决之前,身为前秦建节将军的邓羌已是战功赫赫,死于他长矛之上的敌手已不计其数……
两年前,邓羌轻松地惊吓了尽出美男的慕容家族,前燕皇帝慕容儁派大将慕舆长卿率众七千招惹前秦,邓羌冷笑一声,带着一帮如狼似虎的前秦猛士迅速杀出,前燕军刹那间落花流水,留下了两千多颗人头,慕舆长卿很想坚持一下,却被邓羌一把生擒。
数月后,羌族军阀姚襄(十六国之一后秦开国君主姚苌的哥哥)也来招惹前秦,邓羌奉命和两位王爷——苻黄眉和苻坚(当时苻坚尚未政变称帝,是前秦的东海王)前去抵挡。
这姚襄亦是一世枭雄,被人评价堪比三国的孙策。
当前秦大军杀来时,姚襄这位“五胡版的孙策”凭借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把前秦军将士急得两眼冒火却无济于事。这时体现邓羌兵法谋略的时候到来了,他脑子一转,对统帅苻黄眉说:“姚襄那家伙性格刚愎自用,很容易被挑动起来,我们若**,逼近其营垒,使劲气他,他肯定愤而出战,这样定能将其生擒!”
怎么才能把他给气出来呢?很简单,堵到他门口骂街!往死里骂!
一时间,三千兵马在姚襄阵前摆开阵势,化身凶猛泼妇,百般挑衅侮辱。
邓羌不愧是知己知彼的谋略家,姚襄果然被气得七窍生烟,哇呀呀爆叫着率兵疯狂冲出营垒。两军刚一交手,邓羌就败下阵来。姚襄心想,这熊孩子不过如此,只会耍嘴皮子,没啥真本事。于是立马追赶,可没想到却一步步中了邓羌的圈套。
时机已到,邓羌突然回头反击,前秦早已埋伏好的大军一起杀出,姚襄大败,逃命途中马失前蹄,终被擒杀,这位“五胡版孙策”就这样很没面子地挂了,年仅二十七岁。看来其本事比孙策差之甚远,不过他死时和孙策死时的年龄倒是相仿(孙策死时二十六岁)。
这一回,邓羌开始对决难缠的张蚝,这位“自宫**”是邓羌戎马生涯中所遭遇的武力最强的高手。
身为秦军前锋的邓羌在汾河之上摆开战阵,兵强马壮,刀矛如林,杀气弥漫两岸,似乎水浪也为之战栗。
面对气势汹汹的前秦大军,张平心里有些惊慌,他忙对干儿子张蚝说:“那苻坚非同小可,我儿速速领兵前往迎敌!”
张蚝永远都是信心百倍:“父亲放心,有儿在,管教那苻坚有来无回!”
张蚝自恃勇力绝人,全然不惧邓羌,邓羌仗着骁勇异常,也没把张蚝放在眼里,这一个如发了狂的猛熊,那一个似玩了命的恶虎,直杀了个昏天黑地鬼哭神嚎,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愣是相持了数十日未分胜负。
(三)
转眼从二月到了三月,邓羌的老大苻坚亲率主力大军杀到了。
苻坚对邓羌未能迅速搞定张蚝有些惊异,这位刚即位不久的君王本以为主力大军的到来,可以秒杀张蚝,没想到这张蚝面对自己的御驾亲征,反而更加生猛!
秦字大旗迎风飘摆,刀枪剑戟寒光炫目,而张蚝依旧不屑,只见他全面发挥当初斗牛时的本事,嗷的一声,单骑杀入前秦军阵,长矛乱舞,左冲右突,一扫一大片!更恐怖的是,这种体现自己无敌的方式,张蚝连玩了四五次,而自己丝毫不伤!
前秦军将士吓得胆战心惊,更无人知晓这位恐怖杀神是个自宫了的阉人!
张蚝大玩功夫秀的时候,唯一能抵住他的邓羌却不在现场,估计是苻坚看他和张蚝苦斗了十多日过于疲惫让他休息去了。
“自宫**”狂冲秦军大阵连续四五次皆全身而退,还真有些东方不败天下无敌的味道,可是这阉哥哪里知晓,他之所以玩得那么轻松,是因为有一个人默默地喜欢上他了并且极度渴望得到他!
此人便是他和他干爹的敌人——苻坚,正因为苻坚爱才,才没有下令万千兵马群殴乱射胡乱将张蚝弄死。
张蚝的表现,令苻坚先是震惊不已,后是极度欣赏,不由叹道:久闻张平义子张蚝武功盖世,今番见到,名不虚传,若此将能归于我麾下,实乃我大秦之幸!
苻坚传令下去:生擒张蚝者,重赏!
苻坚此令刚传下,就有两位英雄前来帅帐请战。
其中一位名叫吕光,氐族人,身长八尺四寸,形貌奇异,目有重瞳(两只眼睛四个瞳仁),左肘有肉印。自幼喜好鹰马,练习武艺,十岁时便研究战阵,堪称一位智勇兼备之士,时任苻坚麾下的鹰扬将军。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位四个眸子的大将会在数十年后横扫西域,成就帝业,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后凉帝国。
另一个请战的便是邓羌。此时的邓羌脑子一转,生出一阴招:张蚝那厮实在难缠,杀败他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生擒?!看来只可智取。如何智取呢?很简单,那张蚝连续冲阵肯定累得够呛,趁此良机,我和吕光两个生力军联手,厚点脸皮耍无赖,二打一!反正又不是武林大会,沙场上你死我活,只要能赢就行!
邓羌和吕光对视一笑,一拍即合,双双提矛出阵,张蚝见老对手邓羌突然冒出,旁边还多了一个新武将,心中更为不屑。永远自信的他心想:二打一就想赢我?没门!一个来一个死,两个来两个亡,本大爷千军万马都不怕,还怕这俩货?!
就这样,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有的武将单挑发生了。真实历史上猛将高手冲锋陷阵的不少,但像评书演义戏曲小说影视中那种“斗将”却极其稀有。
可怜这张蚝实在智商有限,他已经连续冲阵四五次拼命炫耀他的无敌,体力消耗太大,这时又遭遇这两个精力充沛体力旺盛的猛将,活该倒霉,更何况这两个敌手都比他聪明。
三位高手尽显平生所能,三匹战马转圈奔腾尘土飞扬,三根锐矛若三龙戏珠,兵器的撞击声似乎还很有节奏感。打着打着,张蚝感觉有些不对头了——力气怎么有点不够用呢?心里怎么有些发慌呢?矛法怎么有点散乱呢?
吕光瞪着他那四只眸子,瞅准时机,大喝一声,奋起一矛,真个是又快又稳又准又狠,正刺中了张蚝,张蚝特别干脆地从马上摔了下去!
“自宫**”直到这时才开始恐慌,他打算施展倒拖蛮牛的硬功和飞檐走壁的轻功,拾起兵器翻身再斗,哪料那边邓羌如闪电般飞至,伸出如猿一般的臂膀和鹰似的利爪,一把抓住了张蚝!
张蚝虽然硬功轻功都够强,但此时此刻却毫无招架之力,一则体力不支,二则邓羌太猛,三则头脑混乱。在邓羌手里,他已使不得半分功力,像个小鸡似的被牢牢捆缚,不一会儿就被摔到了苻坚的面前。
这就是两个有脑子的猛将对付一个没脑子的猛将的结局。
(四)
苻坚喜出望外,当即赏赐了吕光和邓羌,接着亲自给张蚝松绑,好言抚慰,大送温暖,无脑的张蚝感激涕零,顿时忘了干爹的恩情,大呼要为新主公执鞭坠镫。不过没多久,张蚝就和他干爹团聚了,因为张平没了张蚝好比缺了臂膀,万念俱灰,干脆也投降了苻坚。
从此,邓羌和张蚝成了一个阵营的战友。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并没在一起并肩作战,因为苻坚实在太喜欢张蚝了,封他为虎贲中郎将,留在自己身边,不离左右。邓羌呢,在成功地讨平了一次叛乱之后,暂时卸去了盔甲,换上长袍,受命担任御史中丞,即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两位武林高手在这段日子里都没有驰骋疆场上阵杀敌,一位担任保镖,一位担任检察官。如果说张蚝本身就是练武的,担任保镖也挺合适的话,那么邓羌的这个跨专业(或曰转行)就有些夸张了,不过邓羌干得却非常出色。
担任御史中丞期间(359年),邓羌配合一位担任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类似于总理兼首都市长)的帅哥一起整顿吏治,卓有成效,威震朝野。
这位帅哥宰相便是“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的王猛——苻坚的首席军师,堪称一位“诸葛再世,子牙重生”的奇才。
王猛早年穷困潦倒,穿着破烂,如同丐帮,曾以“扪虱而谈”(当着东晋大司马桓温的面,一边逮着让自己身上很不舒服的虱子一边狂侃天下大事)的经典壮举名闻天下。苻坚正是在他的辅佐下,才把前秦帝国打造成十六国中强的一个。
王猛和邓羌一文一武,密切配合,携手共事,查案审案,日夜不停,数十日内将二十多个横行无忌、祸害百姓的权贵严厉法办。其中有一个是太后的弟弟强德,这厮飞扬跋扈,无法无天,经常酗酒闹事,在京城长安强抢财物、凌辱民女,百姓怨声载道,王猛和邓羌得知后马上下令将其逮捕斩首,当街示众。
王猛和邓羌的铁腕法治震慑了朝廷,百官惊恐,豪门畏惧,那些贪赃枉法的奸邪之徒再不敢生事,长安城焕然如新,路不拾遗,国民道德水准直线上升。苻坚感叹道:“我直到今天才知道天下有法,天子为尊啊!”
看过《三侠五义》的朋友都知道,铁面包青天断案如神,御猫展护卫武功盖世,而邓羌呢,一人就集中了包拯和展昭两个人的本事,真可谓罕见的奇才。
王猛和邓羌这对合作愉快的同事,在往后的日子里还将继续携手,不过不是在京城执法了,而是在沙场之上破敌。有趣的是,在战场上继续合作的他们却发生了一次矛盾,竟然惹得邓羌要狠揍王猛,这是许多年后的事情了。
(五)
当了一段日子检察长,邓羌又干回了老本行——打仗。对他来说,敌军和那些贪官污吏权贵豪强一样,只要犯到他手里,他绝不会手软!
沙场之上,邓羌时而挥舞长矛惊破敌胆,时而以兵法谋略克敌制胜,尽显智勇兼备的名将风采:
建元元年(365),心狠手毒又反复无常的匈奴左贤王刘卫辰(日后十六国之一大夏帝国开国君主赫连勃勃的亲爹)突然亢奋,兴兵作乱,大骂苻坚算个屁。“老邓,收拾他!”苻坚把邓羌派了出来。邓羌飞速杀去,叛军顷刻瓦解,刘卫辰“啊呀”一声,落马被擒,怂了。
建元四年(368年),苻坚的弟弟、晋公苻柳和赵公苻双突然亢奋,起兵造反,大骂苻坚算个屁。王猛亲率大军讨伐,邓羌挺矛跃马率军夜袭,大破叛军,接着王猛再次猛攻,几个瞎折腾王爷的最终都被砍了脑袋。
建元五年(369年)十一月,俊男王猛和一窝俊男即慕容家族展开互殴,这便是前秦攻灭前燕的前奏战,邓羌随王猛大举进攻前燕的洛阳城,前燕皇帝慕容暐很生气,于次年一月派大将慕容臧率十万大军救援,结果惨遭邓羌**。洛阳守将慕容筑吓得赶紧献城投降。
邓羌这段时间的表现无限拉风,而那位张蚝呢,多数时间还是默默无闻地担当皇帝的保镖,只是在平定苻柳等人叛乱时偶尔出马了一次。直到建元六年的秦燕大决战(370年),张蚝才终于得以全面施展,而且还是和邓羌一起联手出击。
这年六月,“五胡版诸葛亮”王猛奉苻坚之名,带着尚方宝剑,统十位大将率六万步骑大举讨伐前燕,张蚝和邓羌便是这十大将中最生猛的两个。
王猛大军**,前燕派出了以腐败无能著称的太傅慕容评率领三十万兵马前去抵抗。这慕容评听说秦军兵锋甚锐,吓得动都不敢动,停留在潞川(今山西长治),无论朝廷怎么催促都不再前进半步,倒是前燕东海王兼并州刺史慕容庄表现不错,仗着兵精粮足率军死守晋阳(今山西太原),任凭秦军如何玩命攻城,也无济于事,只能眼巴巴瞅着晋阳城干憋气。
负责攻打晋阳城的秦军将领乃是王猛麾下十大将之一的杨安,本来王猛和杨安商量好了,一个攻打壶关(也在山西长治)一个攻打晋阳,结果壶关很快就被王猛搞定,而杨安猛攻了好几天晋阳城头依然高傲的飘摆着燕字大旗,这杨安也算是前秦一员身经百战的名将,晋阳的受挫让他自尊心大受伤害。
拿下壶关后的王猛得知杨安进军不利,立即领兵赶到晋阳城下。王猛那发达的大脑快速转动——晋阳城高大坚固,慕容庄兵精粮足,若和杨安那般硬攻,就算打下来了也是得不偿失,只能智取!
王猛一眼看到了“自宫**”张蚝,微微一笑把他召唤过来耳语一番,张蚝听后连连点头,最后说:“尚书令大人放心,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看来这张蚝永远都是那么自信。
您可知王猛让张蚝去干啥?说出来绝对妙极——地道战!
张蚝得令后指挥数百壮士一齐热火朝天的挥锹**,没多久就挖出来一条崭新的地道,接着张蚝率领壮士们从地道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晋阳城中。
那燕军平日只知严防死守秦军攻城,打死也想不到秦军会从地底下突然冒出来!张蚝发挥轻功本事,从地道里飞跃而起,迅速刺倒几个还在迷糊状态的燕兵,接着指挥数百壮士奋勇冲杀齐声呐喊,又快速打开了城门,随即王猛指挥大军蜂拥而入,燕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惊慌中被杀得七零八落,或死或降。
看到自己的军队突然崩溃,慕容庄怎么想不通到底是出了什么岔子,满心迷惑加悲催的他匆忙率兵抵挡,但根本就招架不住,没交手几个回合就被迫拍马而退。恰在此时,张蚝飞奔而来,一矛将慕容庄抽落下马,绳捆索绑,押回王猛帅帐。其余燕军见主将被擒,全部投降,晋阳终被拿下。
(六)
十月,王猛大军进至潞川,与前燕的“贪财太傅”慕容评正式对峙。为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王猛派出麾下十大将之一的徐成前去侦察敌情,这徐成和张蚝、邓羌相似,也是个奇人,其身长不满六尺,貌如小鬼,丑挫冠绝天下,却勇猛过人,颇具大将之才。
“挫男大将”徐成临走前,王猛对他说:“你中午必须回来复命!”哪知徐成一去,迟迟未归,直到黄昏时才回来。王猛大怒,秉着军令如山的原则,喝令将徐成推出斩首!
徐成的迟到惹恼了王猛,而王猛的斩令却激怒了邓羌!原来徐成早先乃邓羌的郡将,邓羌和他出生入死袍泽情深,得知徐成遇难,岂能坐视不管?
邓羌面色一沉,拱手对王猛说:“徐成,大将也,如今敌众我寡,岂能自断臂膀?!请中书令大人饶恕徐成!”
哪知王猛原则至上,发挥当初执法时的严明、严厉之风格,执意要砍了徐成。
此时邓羌心中已经有些恼怒,他硬是按下火气,又对王猛说道:“我知徐成触犯军法当斩,但我愿和他一同出战,立功赎罪!”
王猛面沉似水,依旧冷漠,坚决不许。
邓羌终于忍无可忍,他被彻底激怒了!这位猛将兄生性耿直,重情重义,虽说想当年曾和王猛联手整顿法治,从不徇私,但那是对待贪官污吏权贵豪强,徐成岂能和他们相提并论?
战友之谊那一介文人王猛怎会理解?罢了罢了,不来硬的是不行了!邓羌想到这里,飞奔自己营帐,抄起长矛,召唤部下,下令对王猛帅帐发动攻击!
一时间,前秦军阵营之中剑拔弩张,空气凝结,流血事件一触即发!
大敌当前,自己军中却发生突变,考验主帅王猛的严峻时刻到来了!
“将军,为何要同室操戈?!”王猛颇为淡定。
邓羌两眼一瞪,长矛一横,喝道:“我奉命讨贼,现在近处就有贼要自相残杀,我要先干掉他!”
王猛突然放声大笑,说道:“好个邓羌!勇猛无敌又义薄云天!将军,切莫激动,我这就赦免徐成!”
徐成被免罪,邓羌终于欣慰,他平静了一会儿对王猛低头拱手道:“末将冲撞了,还请中书令大人宽恕!”王猛一把拉住邓羌的手,笑道:“我只是试探将军而已,将军对战友都如此义气,何况对国家呢?我不再担忧灭不掉敌军了!”
王猛以他的机智化解了这场冲突,前秦军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可以全力对敌了,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决战前的那一刻,邓羌又演了一出“惊悚片”。
秦燕两军即将决战,王猛认为前燕统帅慕容评虽然贪心无能之辈,燕军斗志也不旺盛,但毕竟敌众我寡,应当以猛将一展神威,惊吓敌人以挫其锐气!王猛摆出和善亲切之姿,拍着邓羌的后背说道:“今日大敌当前,非将军不能破敌,成败在此一举,愿将军努力!”
没想到邓羌却蹦出一句:“若能封我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并监察首都及附近地区百官)一职,保您无忧!”
大敌当前,千钧一发之际,品质优良的邓羌竟然伸手要官,而且还是司隶校尉这样的要职,以此来要挟主帅,当这是做买卖呢?!
看来邓羌对“徐成事件”还是耿耿于怀,真没风度啊!又或是邓羌当初执法上瘾了,又想弄个司隶校尉干干,继续整治那些奸邪之徒?可是也不该在这时候提出要求啊!
王猛有些为难了,他说:“将军所愿,非我能搞定啊。这样吧,将军立功后我可以封你为安定太守、万户侯。”
此言一出,邓羌表现地更绝,一言不发,直接回营了!
一贯淡定的王猛这下可真急了——邓将军,回来啊!快回来啊!我答应你的条件便是了!
这还差不多!邓羌满心欢畅,只见他在大帐中先痛饮了几大碗酒,接着仗着几分醉意横矛跃马就冲出大营,直奔敌阵!
邓羌此举正被张蚝看在眼里。哎呦!哥们够野的!我张蚝岂甘落后,可不能被他给比下去了!接着张蚝也挥舞长矛紧跟着杀出营寨,那位死里逃生的徐成更想表现一番以洗刷耻辱,也紧握兵刃纵马而出!
三员大将,风驰电掣,冲入燕军阵中尽情地挥舞长矛,反复冲杀,马踏联营,恰如猛虎入羊群、烈日照寒冰,吓得燕军肝胆俱裂,杀得燕军哭爹叫娘!
这一边徐成戳翻了两三个,那一边张蚝挑杀了五六人,最前面邓羌扫趴下了一大片……就这样,他们在燕军中连续杀了个四进四出,如入无人之境,不多时就斩首数百!
王猛大喜,挥师猛攻,此战从清晨直杀到中午,燕军兵败如卷席,被斩俘十五万多人!满脑子金银财宝的慕容评这时也不想发财的事儿了,单人匹马落荒而逃。不久,王猛围困燕都邺城,前燕帝国宣告灭亡,慕容家族集体喷泪……
(七)
大战结束后,王猛信守诺言,奏请苻坚封邓羌为司隶校尉,但苻坚不答应,皇上说了:“司隶校尉是负责督查京城的,而邓羌有战国名将廉颇、李牧的本事,朕应该把南征北讨的事儿交给他,这才是他的重任,怎么能让他呆在京城呢。还是封邓羌为镇军将军吧,赐位特进(特进:属于一种特殊的荣誉封号,地位比较崇高)!”(虽然邓羌也曾经干过御史中丞这样的京官,但当时苻坚需要整顿吏治,现在更需要的是南征北战)。
虽说邓羌熊心豹胆天不怕地不怕,可是皇上的圣旨他还是得老老实实遵从的,司隶校尉的梦也别想了,还是继续端着长矛去战斗吧!
灭燕的四年后,即建元十年(374年),前秦烽烟再起,邓羌的身影又活跃于征尘之中。蜀地叛乱,反贼斗志昂扬,邓羌和战友杨安奉命讨伐,如暴风般席卷四川,迅速结果了几个贼首的小命,并于岷山立碑纪念。
两年后,邓羌进行了平生最后一次征战,他的长矛最后一次舞动,也是和张蚝的最后一次合作。这年,他和张蚝会同唐公苻洛北征拓跋家族的代国,两根长矛如毒蛇吐信,两位猛将似虎豹扑食,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战将身先士卒,大军席卷残云,代国惨叫一声,挂了。
邓羌和张蚝满心欢喜,豪气干云,不过此时他们可想不到,就是这个被他们摧毁的鲜卑族王国,会在十年后重建,并迅速变为一统中国北方的北魏帝国。他们更想不到,七年后,他们为之效忠的一代英主苻坚会在一场惊心动魄改变历史的大战中惨败,前秦帝国也一蹶不振走向崩溃……
邓羌的故事永远停留在灭代的这一时刻,他因功封为并州刺史,从此蒸发于茫茫史册之中,再不见他的身影,大约是已经去世了。邓羌的战友张蚝继续活跃,并见证了前秦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建元十一年(375年),前秦帝国的支柱王猛丞相病逝,临终前对苻坚说万不可图谋东晋。八年后(383年),豪情爆发的苻坚将王猛遗言抛在脑后,亲率八十余万的巨大兵力杀向东晋,迎战的晋军只有区区八万!
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东山再起”的东晋宰相谢安淡定自若谈笑风生,晋军前锋都督谢玄(谢安之侄)丝毫不惧果敢迎击,两军展开了名垂千古的淝水之战!
秦军前锋大将正是张蚝,他在淝水南岸遇着了晋军招讨大都督谢石(谢安之弟)的部队,只见阉人双睛喷火,果断发飙,狂冲乱撞,谢石及其将士们平生哪见过如此恶煞,抵挡不住,迅速溃败,把个张蚝乐得手舞足蹈。然而没多会儿,他就转喜为悲、泪眼汪汪了……
冷风袭面,两岸凄寒,秦晋两军统帅的内心都在捕捉着比这天气更为寒冷的杀机。
谢玄一纸战书,请苻坚大军稍微后退一下好让晋军渡河再战。苻坚大喜,以为谢玄傻帽,便答应了谢玄,心理却打算乘晋军半渡时突然狠击。
殊不料,秦军这一退,却如海浪退潮一般刹不住了,晋军潜伏于秦军中的“卧底”朱序大呼“秦兵败了!”数十万秦军满脑子浆糊,顷刻间从后撤改为败退,自相践踏,尸横遍野。谢玄挥师猛击,大获全胜。如此惨状,就算是王猛和邓羌双双重生,就算有十个张蚝拼死玩命,也回天无力。
八万倾覆了八十万,诡异的淝水之战就这样结束了,它为后世留下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三个经典成语,也为苻坚和他的帝国奏响了哀歌……
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陷入混乱,原先那些高呼苻坚万岁的野心家们纷纷揭下假面具,落井下石,你争我夺,刀光剑影,苻坚于建元二十一年(385年)被羌族首领姚苌(十六国之一后秦帝国的建立者)活活勒死。武功盖世的张蚝没能救得了主子的性命,只能披挂缟素,仰天大哭,接着在阴惨惨的愁云之下拥立苻坚的庶长子、曾拜邓羌学习兵法的苻丕即皇帝位。
新皇登基后,封张蚝为司空和太尉,同时邓羌的儿子邓景被封为京兆尹(首都市长)。从此,张蚝在史书记载中也销声匿迹了,或许也是与世长辞了,一个自宫阉人武艺超群勇决千军的真实传奇至此终结,纵观上下五千年,仅此一例。
邓羌、张蚝,都在黯淡中默默消逝,两位老兄曾经划亮星空,威震天下,展示了五胡十六国时的一段精彩绝伦的热血厮杀,却虎头蛇尾地蒸发于历史的时空。世人觉得他们勇猛无敌,赞誉为“万人敌”。最早被誉为“万人敌”的英雄是关羽和张飞,而邓羌和张蚝能和关张媲美,也算没白活,虽说名声远不如关张,但传奇性真是超过了他们,谁让没有罗贯中这样的大文豪给邓张二人演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