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权臣

第92章 夜袭王都

字体:16+-

听到吉萨提起这事,皇帝的确有些感到理亏,当初他确实是这样对吉萨许诺的,但后来他为了不皇位落入吉萨手里,还是自私的把自己的儿子立为了太子。

当然,他也知道这么做吉萨会对他不满,而且他也知道吉萨是一个城府很深,不肯轻易认输的人,所以他为了防止吉萨造反,就故意找理由削了他的兵权,撤了他一切职务,让他做了一个闲散王爷。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结果没想到他还是造反了。

“原来你一直对这件事情怀恨在心。”

“难到不应该恨你吗?”

皇帝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不错,在这件事上我的确是愧对于你。

不过,咱们两个是亲兄弟,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的说呢,如果你要想做皇帝跟我说就是了,我会把皇位直接传给你的,何必要做这种兵戎相见的事情呢。”

吉萨冷笑了一声,说道:“我要是好好的说,你肯把皇位传给我吗?”

皇帝说道:“当然了,我们两个可是亲兄弟,是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对于你的要求,我当然会同意了。”

“你当真是把我当成无知的小孩,以为你这种鬼话我会相信?”

吉萨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说道:“你是什么人我最清楚,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如果我要是直接去跟你说,我想做皇帝,恐怕连宫门都出不了,就被你命人拉出去给砍了。”

“你可是我亲弟弟,我怎么会那么对你,你千万不要听信了别人的谗言。”

说到这里,他朝烛海、甘龙、泗滨三个人看了一下,意有所指的说道:“有些人就希望看到我们兄弟两个自相残杀,然后从中取利。二弟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可千万不要上了别人的当。”

“你不要再在这里挑拨了,我可不会像你一样卸磨杀驴,找借口害助自己的功臣。”

吉萨用手指了一下烛海、甘龙、泗滨说道:“三位将军对我忠心耿耿,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交待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他们挑拨的事。”

烛海看着皇帝冷笑了一声,说道:“我们之所以会忠于殿下,就是因为殿下不像你一样爱猜忌人。你想用这种手段挑拨我们跟殿下的关系,是痴心妄想。”

“行了,不要再跟他说了。”

吉萨不想再跟皇帝扯东扯西了,直截了当的说道:“现在你马上下一道圣旨,就说你因为身体不适,不再适合当皇上,因此把皇位传给我。”

皇帝说道:“我写圣旨没有问题,就怕其他的大臣不肯相信。”

喜萨说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我既然敢让你写圣旨,就有把握让他们承认。”

皇帝想到现在唯有保住性命,才能够想办法扭转现在的一切,因此说道:“让我写圣旨也可以,不过你得保证不伤害我一家老小的性命。”

吉萨说道:“这个你可以放心,我们毕竟是亲兄弟,只要你把皇位让给我,我绝对不会动你家人一丝一毫。”

皇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把我放开,我给你写圣旨。”

吉萨带着他来到御书房,让人把他的绳子解开,皇帝活动了一下双手坐到椅子上。

吉萨让人把空白的圣旨拿了过来,皇帝微想了一下,然后提笔在圣旨上写了几行字。

“写好了,拿去吧。”皇帝放下笔对吉萨说道。

“玉玺呢,在哪里?”

吉萨看了一下圣旨说道:“你不往上面盖玉玺,谁会相信。”

皇帝本来想玩个小聪明,没想到居然被吉萨给发现了,只好说道:“玉玺在后面架子第三个格子的那个盒子里。”

吉萨冲烛海看了一下,烛海过去把盒子拿过来放在桌子上,然后打开,将里面的玉玺取了出来。

吉萨把玉玺接过去仔细看了一下,微微笑了笑,然后亲手在圣旨上面盖上了玉玺大印。

皇帝说道:“玉玺你拿到了,圣旨你也拿到了,你提的要求我全都已经答应,我希望你能够言而有信,保全我一家人的性命。”

“你放心,我既然答应你了,就一定会做到的。”

吉萨把玉玺放回盒子里交给自己身边的随从,然后又拿起圣旨看了一下,对烛海、甘龙、泗滨说道:“马上把所有的文武大臣全都带到宫里了,就说皇上有重要的事情要对他们说。”

“是。”

烛海、甘龙、泗滨三个人带着士兵离开了,吉萨把圣旨交给皇帝,说道:“一会儿各位大臣进宫之后,还请皇兄当着他们的面把圣旨把圣旨交给我。”

皇帝知道,吉萨要他当着众位大臣的面把圣旨交给他,目的是要让那些大臣承认他的合法性。

因为只有得到那些大臣承认了,吉萨这个皇帝才坐稳,以后任何人想要对付他都是属于谋逆。

皇上很不想听他的,不过现在自己的小命捏在吉萨的手里,他也只能顺从吉萨的意思,把圣旨接过去,微微的点了点头。

随后,吉萨带着皇帝来到了大殿,并且让皇帝坐在龙椅上,他自己身佩宝剑站在旁边,周围还有两百多个士兵守着。

“皇上,一会儿各位大臣来了之后,你知道该怎么说吗?”吉萨问道。

皇帝说道:“知道,朕的身体不好,不能再主持国事,所以才传位于你。”

“我说的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事?”

吉萨说道:“是今天晚上皇宫发生混乱的事情。”

皇帝明白了,因为各位大臣也不是傻瓜,肯定已经知道了皇宫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特别合理的解释,那么即便有圣旨以及他亲自传位,大家也知道他是受到了胁迫。

因此,吉萨希望有一个合理的原因,来解释今天晚上宫里所发生的事情。

皇帝想了一下,说道:“那你觉得怎么说合适?”

吉萨说道:“皇上可以告诉他们,驻京城的那些将领带兵闯皇宫企图造反,是我率兵进宫平乱救了你。因此,你才觉得我是皇位继承的最佳人选。”

皇帝淡然的笑了笑,说道:“你觉得这么说,那些大臣会相信吗?”

“他们相不相信,这个就不拿皇上你操心了,你只要照着这么说就可以了。”

吉萨当然知道那些大臣不会相信了,但只要是皇帝亲口说出来了,相信他们也不敢当场反驳。

只要他们不当面反驳,就等于是承认了,以后他们再站出来说皇帝是胁迫的,就站不住脚了。

当然,即便今天晚上那些大臣反驳,吉萨也不会在意,毕竟他连反都已经造了,也不在乎再多杀几个大臣。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愿意这么做。

毕竟没有了这些大臣,朝政的运转就会出现问题,一旦朝政的运转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大的动乱。

所以,吉萨需要这些大臣来帮助他维持朝廷的运转,因此除非他们强烈的反对他,否则他是不会走这一步的。

“既然你这样交代了,那我就这样子说吧。”皇帝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被烛海、甘龙、泗滨他们带兵押来了。

“臣等参见皇上。”

那些大臣也都是年老成精的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问皇上发生了什么事,否则会让气氛变得很紧张。

所以,干脆装傻什么也不知道,直接上前参拜就是了。

皇帝看了他们一下,说道:“众位卿家平身。”

“谢陛下。”

各位大臣站起来之后,皇帝扭头看了一下站在旁边的吉萨,吉萨手持着宝剑,目视着前方的各位大臣没有看他。

皇帝把头转向各位大臣,说道:“各位卿家,知道今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这个……”

那些大臣朝旁边的吉萨看了一下,随后说道:“臣等不知。”

说真的,皇帝这个时候非常希望这些大臣集体站出来指责吉萨,虽然他也知道这样阻止不了吉萨抢夺皇位,但这么多大臣一起反对,可以让吉萨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让他不敢轻易的再对自己再下毒手。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些大臣一个也没有站出来。

皇帝心里暗骂这些大臣是老狐狸,明明已经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却偏偏假装不知道。

虽然皇帝心里非常失望,但也没有办法,只得按照吉萨交代的说道:“今天晚上仇荣,昱九,许萨等将领率兵闯入宫中,意图谋杀朕造反。

多亏朕的弟弟陵山王吉萨,及时得到消息,率兵入宫杀了那帮叛贼,才使得朕无事。”

说到这里,皇帝又看了一下吉萨,吉萨还是那副老样子,看着前面没有看他。

“朕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今天晚上这一惊吓,更是感到心力不足,以后不能再操持国事。

朕本来想把皇位传给太子的,但太子太过于年轻,没有处理政事的经验,国家交给他很可能会引起大乱。

而陵山王是少有的文武全才,既能领兵打仗,又能处理事务,在百姓中间也颇有威望。如果由他来继承皇位,一定出任何问题。

所以,朕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把皇位传给陆山王吉萨。

各位卿家对此有何意义?”

吉萨这个时候突然扭头看了一下皇帝,因为他刚才交代的,只是皇帝向各位大臣宣布把皇位传给他的事,并没有让他去征求各位大臣的意见。

现在他突然在后面问了一句,很明显是在暗示那些大臣,让他们站出来反对,所以他对此非常不满,看皇帝的眼神充满了恨意。

吉萨想的一点都没错,皇帝在后面问那句话,就是在委婉的告诉那些大臣,让他们站出来反对,其目的还是想借助这些大臣给吉萨施加压力,让他不敢轻易的对他下毒手。

毕竟他非常了解吉萨,外表看起来挺斯文和气的,但如果真的狠起来,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如果他真的得到了众臣的认可,他未必会遵守承诺,留下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

因此,他非常希望这些大臣能够站出来为他说话,哪怕是为他说一句话就行。

“既是陛下之意,臣等没有任何意义。”左丞相尹萨率先开口说道。

尹萨是一个非常懂得审时度势的人,惯会见风使舵,当年皇帝率兵推翻前一个皇帝的时候,就是尹萨第一个站出来承认的,因此才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一步一步将他提升到了左丞相的位置上。

如今,他看到皇帝大势已去,所以为了保住他现在的一切,又故伎重施,第一个站出来承认吉萨。

其他那些大臣看到尹萨已经表态了,也纷纷表态支持皇帝的决定。

吉萨看到所有的大臣都没有任何意见,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看到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给自己说话,皇帝心里失落极了,随后看了一下手中的圣旨,非常无奈的站了起来,转身面向极吉萨,把圣旨递给他。

吉萨往后退了两步,恭恭敬敬的把圣旨接纳过去,说道:“多谢圣上,臣弟绝对不会辜负皇上的重托,一定会让东岱国越来越繁荣。”

“现在你才是皇帝。”

皇帝苦涩的笑了笑,随后跪在他的面前向他行了叩拜大礼。

“皇兄快快请起。”

吉萨把皇帝扶起来,然后转身面向各位大臣,尹萨急忙率领大家跪下,冲着他山呼万岁。

“众位卿家平身。”

“谢皇上。”

各位大臣站起来之后,吉萨让人先把皇帝带了下去,然后坐在了龙椅上。

当坐在龙椅的那一刻,吉萨内心激动无比,想道:“这么多年了,我终于坐到这个位置,今后再也没有任何人敢违抗我的命令了。”

吉萨平静了一下心情,看着各位大臣说道:“各位,你们都是东戴国的肱骨之臣,今后朕希望你们能够像辅佐皇兄一样辅佐朕,一起把东岱国发展成一个强大富强的国家,使任何国家都不敢小觑我们。”

尹萨等人说道:“臣等一定尽心辅佐陛下,誓死效忠,绝无二心。”

“好。”

吉萨对大家的表忠心非常满意,说道:“只要大家能够对朕忠心,朕保证绝不会亏待你们。”

随后,他宣布道:“为了祝贺新皇登基,朕大赦天下,不管什么罪行,一律无罪释放。”

紧跟着他又说道:各位卿家多年来为朝廷尽心尽力,日夜操劳,对东戴国有莫大的功劳,朕现在给你们每个人加爵一级,同时赏银一万两。”

“多谢陛下。”

吉萨扭头看了一下站在旁边的烛海、甘龙、泗滨,说道:“烛海将军、甘龙将军、泗滨将军。”

烛海、甘龙、泗滨急忙走到玉阶前躬身行礼道:“陛下有何吩咐?”

吉萨说道:“三位将军今天随我率兵入宫救驾有功,朕现在封烛海将军为镇北候、封甘龙将军为镇南候、封泗滨将军为镇北候,同时每人赏银五万两,御酒一千坛,美女十名,府宅一座。”

烛海、甘龙、泗滨三个人急忙跪下说道:“臣等多谢陛下厚恩。”

吉萨让他们起来之后,说道:“三位将军,今天那些叛军可能还有同党,所以近一段时间你们要严密监视王都的一举一动,如果有人胆敢再次出来兴风作浪,立刻将其与其家属诛杀,绝不姑息。”

说到这里吉萨看了一下那些大臣,很明显他这话是说给了一些大臣听的,意思是警告他们千万不要跟他作对,否则不仅他们自己保不住,就连他们的家人也一样要跟着倒霉。

那些大臣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出来了这话是说给他们听的,但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好表态,只能像木头桩子一样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听着。

“臣等领旨。”

烛海说道:“陛下请放心,臣等一定会派重兵巡视王都,绝不让任何人在有机可乘。”

吉萨微微的点了点头,让他们起来站到了一边,然后看着各位大臣说道:“各位卿家,现在魏国的军队已经打到了越浑关,直接威胁到王都的安全,你们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

尹萨急忙站出来说道:“陛下,我们已经派遣了御史满萨去了魏国京城见他们的皇帝商讨休战的事,同时也派了昆萨元帅率了十二万人马赶去越浑关,与魏军交战,夺回越浑关。

从时间上来算,昆萨元帅应该已经到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把越浑关夺回来。只要我们夺回了越浑关,短时间内魏军就不能再继续前近。

只要我们能够拖住他们一段时间,等满御史时到了魏国京城,见到魏国的皇帝,谈妥了休战的事情,魏军自然也就撤兵了。”

吉萨说道:“这件事情我也听说了,不过现在朝中发生了君主变化,万一魏国用这个借口不同意跟我们休战就麻烦了。

所以,朕决定再派人去一趟魏国京城,跟魏国皇帝说,我们东岱国愿意向魏国称臣,以后每年向他们进贡。

同时另派一队人去见他们领兵的元帅,告诉领兵的元帅,我们已经跟他们修好,让他停止攻击我们的城池。”

说完他看了一下下面的大臣,说道:“各位卿家觉得派谁去魏国京城合适?”

尹萨再次抢着说道:“陛下,臣认为礼部尚书于满合适。”

“你为什么觉得他合适?”吉萨问道。

尹萨说道:“于满的父亲就是魏国人,所以他有魏国的血统,便于魏国皇帝接受他的说辞。

其次,于满精通魏国话,懂得魏国的文字,能更加方便的与魏国皇帝沟通。”

吉萨微微的点了点头,看了一下于满,说道:“于大人你愿意去吗?”

“陛下所派,臣安敢不去?”

于满双手抱拳躬身说道:“臣绝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一定会尽全力促成魏国皇帝退兵。”

“好。”

吉萨说道:“只要你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好了,朕一定重重有赏。”

“谢陛下。”

吉萨说道:“你马上回去准备一下,天一亮就离开。不过,现在越浑关已经被魏军所占领,你得走另外的路才行,切不可被他们给抓住了。”

于满说道:“陛下放心,臣会小心的。”

随后,余满向他行礼之后离开了。

吉萨随后看了一下其他的大臣又问道:“谁愿意去越浑关走一趟见魏军领兵的元帅,告诉他,我们已经在跟他们皇帝休战的事情?”

“陛下。”

尹萨赶紧又站了出来,说道:“臣认为,御史中丞萨得舟大人适合。萨得舟大人,是带兵的武将,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才留在朝中,相比起其他的文官去,萨得舟大人面对魏军领兵将领的时候,更能把握住对方的心理,不至于被对方吓着。”

吉萨一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随即看了一下御史中丞萨得舟,说道:“萨大人,那就有劳你去魏军那里走一趟吧。”

萨得舟这个时候哪敢说不去,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臣遵旨。”

吉萨随后让人拿来了纸笔,给魏军领军的元帅写了一封信,然后交给萨得舟,说道:“朕在让人给魏军元帅准备一份礼物,明天一早你来带去见他。”

“臣遵旨。”

萨得舟接过信之后,转身出去。

吉萨看到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了,随后让所有的大臣先回去,然后派人把种先生跟自己身边的那群幕僚带来。

吉萨先看着种先生说道:“种先生,朕在这次能够夺位成功,全靠先生为朕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朕现在封你为晋山候,封地三千亩,白银五万两,府宅一座。”

“臣多谢陛下。”种先生跪下说道。

随后,吉萨又逐一给那些幕僚赐官封赏,不过所有人的官职和赏赐都没有仲先生多。

赏赐完毕之后,吉萨便让那些幕僚和烛海、甘龙、泗滨先退下来,随后看着仲先生问道:“先生,您觉得怎么处置前皇帝好?”

种先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请问陛下准备怎么处置他?”

吉萨说道:“朕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问你的。”

种先生说道:“那请问陛下心里是怎么想的,比如是留着他,还是不留?”

吉萨看到身边也没有其他的人,如实的告诉他道:“不瞒先生,朕是不想留着他的。对于我这位兄长,我比谁都更加了解,不是一个甘于失败的人。

这次我又武力夺取了他的王位,他肯定对我恨之入骨了。如果要是留着他,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把皇位夺回去,并且杀掉朕的。

所以,我不想留着他这个祸患。”

种先生说道:“既然这样,那陛下把他杀了就是。”

吉萨微微的摇了摇头,说道:“他今天才把皇位传给我,如果我转脸就把他给杀了。文武百官以及百姓那里,朕无法交代。大家都会觉得我是一个暴君,只怕将来没有人能够再为朕所用。”

种先生能够理解他现在的想法,毕竟他刚刚登基,希望在文武百官和百姓面前塑造一个仁君的形象。

“既然这样,那陛下就以前皇帝需要养病为由,把他软禁在宫中,让您信得过的人盯着他,不让他跟外人接触,也不许那些大臣来看他。

然后再在他的饮食里下一些,可以让他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的东西。

等过上一段时间,不用陛下动手,他就自己走了。

这样一来,陛下既不用背上弑兄的骂名,同时又把问题解决了。”

吉萨听完之后笑了起来,看着种先生说道:“先生真是足智多谋,有你在朕的身边,朕诸事不愁。”

“多谢陛下夸奖。”

吉萨说道:“现在朕是皇上了,以后每天都有很多的朝务要处理,还希望先生能够像以前一样,协助朕处理好这些国事,为朕分忧。”

种先生立刻恭恭敬敬说道:“陛下放心,任何时候只要陛下需要,臣一定会为陛下效犬马之力。”

“好。”

吉萨满意的点了点头,让仲先生退下去休息了。

随后,吉萨独自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里看着周围的一切以及那张龙椅,然后迅速走到御阶之上,转身看着下面,伸出双臂,声音洪亮的说道:“众卿平身。”

说完,之后他放声大笑了起来。

两个时辰之后,天亮了。

不过,今天的王都大街,没有像往常一样宣闹,街上冷冷清清的,一个行人也没有。

因为所有的百姓都知道昨天晚上发生了兵变,所以现在大家都不敢出来,全都在家里等着消息。

于满和萨得舟早早的就到皇宫向吉萨辞别,随后便率领着各自的随从,离开了王都。

萨得舟带着随从,一路急行往锁林城而来,结果在距离锁林城还有三十里的地方,却听说锁林城已经被魏军给攻陷,当时便吓得不敢再前进了。

“想不到魏军的进军速度这么快,都已经打到了锁林城。”

萨得舟马上想转身回去向吉萨报告这个事情,但想了一下,吉萨本来就是派他来见魏军率军将领,告诉他们正在跟魏国皇帝休战的事,不管对方是在越浑关,还是在锁林城,他都得去。

再者,如果现在直接回王都,魏军不知道他们正在跟魏国皇帝谈休战的事情,再发兵向王都进攻就坏了。

所以,经过再三的思考之后,他还是决定去锁林城见见魏军领兵的将领。

两个时辰之后,他们到了锁林城,立刻被魏军守城的士兵给抓住了。

“我是东戴国新皇派来见你们令兵将领的人,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他说,请你们带我去见他。”萨得舟说道。

守城的魏兵将领冷笑了一声,说道:“你想见我们的守将是吗,好我现在就带你去。”

随后,魏军将领带着萨得舟见到了杨森,杨森打量了一下萨得舟,问道:“你们皇帝派你来做什么?”

萨得舟看了一下杨森,说道:“你就是魏军率兵的将领吗?”

杨森说道:“没错,我就是魏军率兵的将领,有什么事你就跟我说吧。”

萨得舟立刻把吉萨写的那封信拿了出来,双手交给杨森,说道:“这是我们新皇陛下写给您的信,他已经在信上说明了一切,您看过之后就知道了。”

杨森把信接过去看了一下,大吃了一惊,说道:“你们又换皇上了?”

“是的。”

萨得舟说道:“原来的皇上因为身体不适,已经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吉萨。

吉萨新皇以前就非常反对跟大魏交战,只是那个时候他说话没人听,现在他做了皇上,第一件事便是想要跟大魏休战。并且已经连续派了两批人去魏国京城向魏皇商谈此事。

这次他派我来的目的,就是想要让将军暂时不要再进攻了。”

杨森想了一下,对萨得舟说道:“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不过这件事不是我能够做主的,我必须写信回去向我们陛下求证一下,因此请你暂且在锁林城等待数日。”

萨得舟想到杨森派人回魏国京城再回来,至少也能拖半个月的时间,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杨森立刻安排人带萨得舟下去休息,然后马上拿着吉萨写的那封信去见楚昱。

楚昱看完那封信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东岱国的皇帝并不是因为身体不适而退位,一定另外有原因,其中不排除是他看到魏军已经快要打到他们的王都了,因此故意使出来的计谋。

楚昱想了一下对杨森说道:“杨将军,你派人去接近萨得舟的随从,从他们的嘴里探探口风,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杨森立刻回去安排了几个士兵,让他们找个机会请萨得舟的随从喝酒,从他们那里打探一下真实的情况。

晚上的时候,派出去的士兵回来了,把打探到的情况对杨森如实的说了一下。

杨森听后,马上找到了楚昱,说道:“特使大人已经打听清楚了,东岱国的皇帝是被吉萨用武力抓起来,迫不得已才把皇位传给他的。”

“居然是这样。”

楚昱想了一下,说道:“杨将军,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赞不赞同?”

杨森笑道:“看来特使大人又有了新的计划,末将洗耳恭听。”

楚昱说道:“吉萨篡位,东岱国王都必定人心惶惶,再加上他们现在没有多少兵力,我们不妨连夜派兵袭击王都,一举把王都拿下,生擒吉萨和文武百官。这样一来,东岱国其他的地方必然会各自为政,乱成一团,到时候我们派兵攻打或是劝降,就容易得多,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把东岱国灭掉,纳入大魏的版图,永远解除这个威胁。”

杨森仔细的想了一下楚昱的提议,觉得的确是个好主意,说道:“特使大人的主意的确不错,如果能够实现,对我国东部的安全有着莫大的好处。

只不过,我们运送爆雷破和万箭齐发的人还没有回来,我们没有这两样威力大的武器支持,只怕不容易把王都拿下来。”

话刚刚说完,就见王猛走了进来,说道:“特使大人,补充爆雷破和万箭齐发的运输队回来了,这回我们又有了足够的爆雷破和万箭齐发用。”

“太好了。”

楚昱忍不住在桌子上敲了一拳,激动的说道:“看来这是天意,东岱国当灭亡。”

王猛还不知道楚昱的计划,因此看着他这么激动,有些疑惑,朝杨生看了过去。

杨森随即把楚昱的计划跟他说了一下,王猛听后也激动的说道:“特使大人的这个计划真的是太妙了,一旦成功,我们将永远消除东岱国这个威胁,皇上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

杨森见爆雷破和万箭齐发已经到了,也不再担心,说道:“大人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兵贵神速,事不宜迟,今天晚上子时之后就动身。”楚昱说道。

杨森说道:“那末将立刻回去吩咐士兵做准备。”

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尤其不能让萨得舟知道。”

“是。”

杨森和王猛下去了,楚昱随后又让周详也去做好了动身的准备。

子时。

杨森和王猛同时来见楚昱,告诉他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动身出发。

楚昱问道:“留守锁林城的人安排好了吗?”

“已经安排好了,是末将手下的将领许中。”杨森说道。

“你准备留下多少人守城?”楚昱又问道。

杨森说道:“跟前面一样一万人。”

楚昱微微的摇了摇头说道:“锁林城不比其他的地方,这个地方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留的人一定要多,要不然万一出事情就麻烦了。”

杨森想了一下,觉得楚昱说的有理,问道:“那特使依大人留多少合适呢?”

“最起码也得留三万人。”

楚昱说道:“这样才能够足以应对任何情况的发生,我们也才能够放心大胆的在前方打仗,要不然被人抄了后路,进退两难就麻烦了。”

杨森说道:“我们在前面已经留了不少的人,现在的总兵力只有十五万了。如果再在这个地方留上三万,那我们能够带走的就只有十二万人,相比起东岱国方面来说,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只怕不太好打啊。”

楚昱说道:“将军不必担心,我们虽然在人数上没有占太大的优势,但有爆破雷和万箭齐发,而且我们的复合弓和迅雷铁弓也比他们的弓箭厉害,这些都足以弥补我们兵力上的损失,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王猛赞同楚昱的说法,说道:“特使大人说的一点都不错,就凭爆雷破和万箭齐发,就足以抵挡二十万士兵,拿下王城绝不在话下。”

杨森见楚昱和王某都觉得不是问题,也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立刻下去按照楚昱的吩咐做安排去了。

又过了十分钟左右,杨森把一切安排好了,楚昱让军队依次出城,并且交代留守城中的将领许中,让他等大军走了以后,要多派巡逻队伍在城中巡逻,以防有人趁这个时候起来闹事。

从锁林城到王都有一百四十里路,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按照正常的速度,一个晚上是不可能到的。

但楚昱为了能够尽快赶到,每隔三十里才让战马休息一次,每次休息的时间也缩短了一半,这样虽然会让战马受损非常厉害,但楚昱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因为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把王都拿下,一旦皇上要是真的跟东岱国休战,那他们就失去了这个机会,东岱国这个定时祸患就不能被永久的拔除。

因此,为了永久解除这个危险,哪怕把所有的战马全都累死了,也是值得的。

终于,在这样高强度的行军之下,军队终于在寅时正的时候,到达了距离东岱国王都五里的地方。

“杨将军,立刻分兵把王都包围起来,寅时六刻同时发起进攻。”楚昱对杨森说道。

“末将遵命。”

杨森立刻吩咐手下三员将领,各自带领了三万人去东城、南城、北城包围。

很快,寅时六刻到了,四个方向的魏军同时发起了攻击,上千颗暴雷破朝着王都城墙上的守军飞去。

轰!

轰!

轰!

刹那间,王都城墙的守军被炸得死的死、伤的伤,侥幸剩下没死的也不敢再在城墙上,全都逃到城墙下面躲避去了。

连续投放了三轮爆雷破之后,城墙上已经看不到半个士兵的影子,楚昱立刻下令抢占城墙然后打开城门。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扛着云梯的士兵,立刻朝着城墙冲去,然后把云梯靠在城墙上,后面的士兵踩着云梯上到了城墙上,跟着便端着复合弓呐喊着朝城墙下面冲去。

守在城门口的士兵看到魏军从城墙上冲上来了,急忙想过去阻挡,但魏军士兵并没有与他们近身交战,看到他们冲过来了,立刻端起复合弓冲着他们就是一通射,守城门的士兵还没有等冲到他们跟前,就已经全部被射死。

随后,魏军士兵立刻把城门打开,早已在城门外等候的魏军,立刻策马扬鞭冲了进去。

刹那间,城中到处响起了震耳的喊杀声和惨叫声。

喊杀声是魏军士兵发出的,惨叫声则是王都的士兵临死前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