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平录

第101章 昭怀公主案(十二)

字体:16+-

耶律倍道:“以目前的局势,距离你说的近况还早的很,这么长的时间有足够多的变数以供我周旋。再者,我虽然已经归汉,但不预政事,多数时间吟诗绘画,与文人雅士、臣僚往来而已。”耶律倍说完,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漂浮的茶叶,喝了一口。

崔辞想到他被母亲和弟弟联手篡夺了皇位,又被逼离开故国,却在后唐不卑不亢,逍遥自在的生活了三十几年,想来此人内心极为丰富深沉,绝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于是,崔辞又道:“正是因为目前局势未明朗,未雨绸缪才有更大的空间。据我所知,李大人表面上不预政事,实际上曾经帮助后唐多次击退辽国的几次暗袭。您不想大辽兵败,但更不想它做大,维持目前局势的平衡才是万全之道。”

耶律倍不语,这让崔辞受到了鼓励,继续道:“李大人自幼酷爱汉文化,辽宋局势之平衡一旦被打断,恐怕那时您不得不回大辽。大辽皇帝虽然是您的亲孙子,但萧太后未必能接纳您,或是让您如在汉家地盘上那么自在。”

崔辞这番话终于切中耶律倍的心思,他当年被逐出辽国,就是因为他母亲不能容忍他的全盘汉化,而这位萧太后亦是一位掌握大权的女流。耶律倍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骨子里觉得女人短视,俗话叫做头发长见识短。他若真的回辽国,萧太后虽然不会杀他,但处处掣肘他的文化交流与研究,倒真令人厌烦。

崔辞道:“我大宋与辽国交战多年,我父亲临行前跟我交过底,辽国强势,此一战即使我大宋获胜,其目的无非是维持现在和平现状而已。但若是辽国取胜,以萧太后的野心,恐怕很快会再次开战,并将剑指东京。前方胜败与潜伏在东京的辽国暗桩息息相关,还望李大人指条明路!”说完,崔辞用自己最诚挚的目光望向耶律倍。

耶律倍道:“崔大人较浅言深,那我也开心见诚。我确实曾布局辽国军政要务,辽国派在大宋的奸细也略知一二。不过,我若直接告诉你,未免对不起故国。这样吧,你为我做一件事,你若是能办成,我就将潜伏在东京的奸细告诉你。”

崔辞心中大喜,道:“什么事?李大人但说无妨。”

耶律倍道:“我听闻崔大人上任开封府通判之职后,一连破了两个悬案,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崔辞万没想到自己的名气竟然连耶律倍也知晓,不免又洋洋得意起来,摆手道:“那两个案子不足挂齿,只是崔某运气好罢了。”

耶律倍道:“三十多年前,我也遇上了一桩离奇的案子,虽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却与我息息相关。这么多年来,此案对我名声影响极大,成为我心头一件放不下的心病。崔大人若能替我解开这个案子的谜团,我就将辽国奸细告知于你,咱们一事换一事,如何?”

耶律倍此时语气轻松活泼起来,对他说话的语气便如同跟小孩说话一般无二。但崔辞听在耳朵里,却犯了难,这三十多年前的案子,证人还在不在都还是个问题,许多细节也无处查考,怕是个烫手的山芋。

可是,耶律倍此人务实,若是不答应他,他绝不会吐露暗桩的下落。崔辞只得道:“既是陈年旧案,怕是有些棘手。不过既然是李大人的事,下官一定竭尽所能。”

耶律倍道:“你是怕案子距离的时间长,证据难寻?此案就是发生在开封府,你回去查查案录,定然有详细的造册记录。”

崔辞道:“是,愿闻其详。”

耶律倍道:“当年我在辽国时,身边有三位得力忠心的将军。其中一位是上将军,叫萧乙辛。另外两人是牙门将军,他二人是一对兄弟,哥哥叫做韩兴业,弟弟叫韩大贺。后来我弃辽归汉,携家带口投奔后唐,他三人自觉留在大辽也难有容身之地,便随我一起离开。不过,韩兴业、韩大贺俩兄弟原本是宋人,不愿与我同去后唐,便说服了萧将军与他二人同去大宋。我是个随性的人,也就由他们去留。他三人侍奉我多年,离去时,我按照官职爵位分发了钱财,以保他们在大宋衣食无忧。”

崔辞心道,耶律倍为人随性洒脱,对待忠心属下定然不会差,他虽然说这些钱仅供三人衣食无忧,却必然是笔巨资了。

耶律倍又道:“萧乙辛因是拖家带口,行动缓慢,便与韩家兄弟分道而行,双方讲定在开封府汇合。唉,却没有想到,萧将军在路上显露了钱财,被一伙江洋大盗盯上,这伙人在北汉境内动手,萧将军一家十几口还未入大宋境内,就全部惨遭杀害,其中还有他十岁的幼女。”说到这里,耶律倍眼中那活泼的光芒黯淡下去,崔辞生怕打扰了他,不敢出声,继续听他讲述。

耶律倍继续道:“萧家被灭门的惨事是我后来在韩兴业来的信中才得知的,因萧将军识字不多,我得知他三人的消息都是通过与韩兴业的书信往来。我当时悲痛万分,可万万也没想到,这才是他三人离开我之后噩运的开始。韩家兄弟到了东京开封府之后,开了一家赌场作营生。可是没过几年,哥哥韩兴业也死了,他是横死在自家的赌场的房梁上。”

崔辞听这话怪异,问道:“横死?”

耶律倍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忍,道:“是横死,他被人倒着悬挂在房梁上,最诡异之处是他头顶心被钻入三根铁丁,双足也各被钻入三根一样的铁定;舌头被拔去,嘴里塞满了米糠;两只手的手指也被剁去,扔在地上。全是裹着红布,地上还插了一根招魂幡。韩兴业本是八字纯阴之人,他又死得如此诡异,当时坊间就有传闻,说他是被人以养鬼之术弄死,做成“阴兵死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