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趙寶堂營長他們回到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又回到延安紅軍總部,以後有好多同誌曆經艱辛,一路討飯終於找回部隊。畢竟是在河西走廊打了敗仗,找回部隊的同誌們都覺得抬不起頭,心裏有塊抹不去的陰影。“唉,總算是回來了,這比犧牲的,流散各地沒找回來的同誌們強多了,我們雖然個人盡了力,但不可否認我們是打了敗仗,中央怎麽處理我們,我們都認了。”趙營長這樣想。
這也是找回部隊的同誌們共同關注的問題,大家心裏都不好受,耐心等待著。然而,西路軍失敗的原因,是一個極其複雜好長時間都不能定性的問題。趙營長他們等了幾個月,也沒個處理結果。後來的兩年內,趙寶堂他們通過翻看會議資料,看到了有關西路軍失敗原因的好幾種說法:
說法一:“西路軍在河西走廊的失敗,是我軍戰史上一次嚴重的軍事失敗,可以說是全軍覆沒,而且失去了紅5軍軍長董振堂等大批優秀的指揮員,其根本原因是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不服從中共中央的指揮,導致紅四方麵軍孤軍深入,既無援兵的支援,又無兵源、彈藥、糧食的補充,而且作戰地區都是有利於國民黨騎兵的作戰,不利於紅軍進行運動戰。在戰役指揮上,作為總指揮的徐向前並無大的失誤,徐向前同誌以其冷靜的頭腦、頑強的意誌、卓越的指揮才能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率部同強敵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血戰。由於河西走廊地區沒有根據地,沒有黨的工作和群眾基礎,沒有援軍,西路軍孤軍苦戰四個月,殲敵2.5萬餘人,最終未能免於失敗。西路軍指戰員所表現出來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成為我軍戰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此看法對西路軍和陳昌浩、徐向前的曆史功勳得到了更明確的肯定,並明確提出西路軍失敗是“由於河西走廊地區沒有根據地,沒有黨的工作和群眾基礎,沒有援軍”,而不是陳昌浩個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