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慌了,我的狱友竟是朱棣!

第481章 逆鳞

字体:16+-

“但先生总是能左右你的思想,你乃是我大明朝的储君,怎么能被一个读书人左右思想呢?”

朱元璋幽幽的看着朱棣。

“命运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面,这是你父皇,咱从小就明白的一个道理。”

“在此之前,原本咱也没觉得先生对未来的朱家来说会造成什么隐患。”

“可是……”

朱元璋说到这里,眼底出现一丝晦涩。

他自诩是农民的儿子。

又怎么可能不在乎以后在史书上留下的名声?

朱元璋勤勤恳恳,每天就留几个时辰给自己休息。

到了老年,他也不想做错事情。

可是同样,他作为这天下的共主,更有一个魄力去肩负起守候朱家江山的责任。

哪怕是被千夫所指,他也在所不辞。

他知道。

哪怕是现在的朱棣,再成熟,在能杀伐果断。

可是还是像他少年时期一样,一如既往的崇敬着国师,爱戴着国师。

并且国师于情于理。

都没有见过什么谗言,也没有做错过什么太大的事情。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朱棣以后一定会听取国师的话。

那么他朱家的天下,真的还是朱家的天下吗?

今天。

他跟朱棣说起这件事情,同时也是想听听朱棣的态度。

他想将秦昊的话跟朱棣全盘托出,想看看朱棣的想法跟不跟他一样。

而且要动国师,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秦昊的身份地位,不是哪一个臣子可以比得上的,他跟胡惟庸李善长,这些人都不一样,

国师名副其实就仿佛是仙人下凡一样,好像从来没有什么错处。

而且他的手里面也并没有霸占着权利。

仿佛就是那么清心寡欲。

如果说自己随便找一个罪名给国师套上的话,那么一定会被天下人所不容。

到时候朱家的天下才是真正的摇摇欲坠。

所以要动秦昊父子两个人必须先通气,

找一个不太光彩的手段,朱元璋也觉得无所谓了。

但是同样他也是想给自己以及秦昊一个机会。

如果说朱棣现在已经成熟到可以不听国师的话。

而是将国师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能让国师扶着自己、驾驭国师的话。

那么他就将这件事情给掩盖。

从此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前段时间咱跟国师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

朱棣屏息凝神的听着,他知道先生肯定是说了什么触动父皇神经的话,父皇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打算。

他在心里面暗暗的想:

如果真的要是先生无心之失说错话的话。

那么他一会会尽力的找补,不要让父皇想那么多了。

朱元璋娓娓道来。

“咱问起来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延长大明国祚,让大明万世永存的。”

朱棣微微有些疑惑。

先生之前在大牢的时候。

没少讲这些事情。

这些可都是治国的大道理。

就是有了这些宝贵的知识。

大明现在才会如此的繁荣昌盛。

那么父皇为什么会因为先生说起这个,从而对先生起了那么多的疑心呢?

朱棣也越发的小心起来。

朱元璋撇了一眼朱棣:

“秦昊居然让我们以后开启民权发展。”

“民权发展?”

朱棣反复的咀嚼着这四个字,却没有听懂其中的意思。

这并非是因为他太笨,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往那一方面想。

就算是圣人言之中也没有说什么民主发展。

朱元璋说到这里,又冷笑一声。

“你先生居然说咱们是封建社会,这简直是太可笑了,难道他没有把自己融入这天地之中吗!”

“何为封建社会?那历朝历代延续上千年,不也是这样子?他还想怎么样不成?”

朱元璋的声音隐隐动着怒火。

朱棣连忙给朱元璋端上茶水,轻声安抚:

“父皇,您别生气,先生肯定也是无心之言,您知道先生是没有私心的,读书人死读书有一些散漫的想法,那也是很正常的嘛。”

“如果先生既然心无私欲,那么他就是天生辅佐我大明江山的肱骨之臣……父皇,你也别想太多了。”

朱元璋又冷笑连连。

“像你先生这样心思缜密的人,怎么可能是无心之失呢?这番话恐怕他已经憋好久了吧?”

“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天都有感慨,恐怕他是不会将他心里面真实的想法给说出来的。”

朱元璋没有接过朱棣的茶水。

就让朱棣这样弯腰等候着。

仿佛这样才能将他的怒火彰显出来。

朱棣低着头没有说话。

而他也在思考,这民主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在他以前,他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概念的。

“他满脑子都是装的什么民族主义,他其实根本就没有为我们朱家天下而想过……”

“那些官员不过只是我们大明的臣子而已,他们有什么资格来投票,让官员或者是百姓来投票,选举继承人,这简直是太可笑了。”

朱元璋说到愤怒的时候,眯了眯眼睛,眼里面满是杀意。

朱棣倒吸了一口凉气,先生居然会说出触碰到父皇逆鳞的话,这话他是怎么敢说出口的?

要说起来,其实秦昊还是真的很冤枉。

他好不容易苟到了国师的份上,原本想着为华夏发展史做做贡献,然后一辈子养老摆烂就可以了。

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他肯定是不会说的,否则落得一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而且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他以后的生活可就滋润了。

只是那天。

面对这个垂暮的帝王,两人之间还是多有情分秦昊,一个情不自禁就将这些话全部给说了出来。

没想到朱元璋居然记到现在。

要是秦昊知道的话,恨不得将自己嘴巴都给抽烂。

现在朱棣是真的有点体谅朱元璋了。

以前虽然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可是从元朝开始,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君臣之间有了一条更清晰的分界线。

大臣,那是君王的奴仆,那就不是君王的上下级关系。

因此,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些奴仆居然敢对自己儿孙谁要继位指手画脚,那简直就是罪该万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