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漢魏風雲

第四十九章 傳國玉璽

字體:16+-

此時的洛陽早已變得殘破不堪,周圍二百裏內盡成瓦礫。董卓臨走的時候,叫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並燒掉了宗廟官府。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廷,盡為焦土。這還不夠,董卓又派呂布去挖掘先皇及後妃的陵寢,取其金寶。軍士乘機把官民墳家都挖盡了。

在熄滅洛陽城內大火之時,孫堅手下軍士在建章殿前一口井中打撈上來一具女屍,因為井底陰暗,女屍並未腐朽,軍士在女屍懷中的錦囊發現了傳國玉璽。

“主公,這可是傳國玉璽啊!”程普激動道。

“傳國玉璽?”孫堅有些不敢置信仔細地看了看。

“主公,昔日卞和於荊山之下,見鳳凰棲於石上,便以此石進獻於楚文王,楚文王命人結之,果然得玉,世稱和氏之璧。其後,秦始皇令良工琢成玉璽,李斯又篆此八字於其上,秦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船顛簸,急投璽於湖中,風浪乃止,到了八年後,始皇巡狩於華陰,有人於路旁獻上此璽,於是此玉璽又複歸於秦,第二年,秦始皇駕崩,其孫子嬰後來將玉璽獻與高祖,遂成為傳國玉璽。”

孫堅聽完雙手一直死死的握著手中的傳國玉璽,臉上露出了激動的表情。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含義是:既然我順受天命,當了皇帝;就應該使黎民長壽、國運永久昌盛。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後處。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後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

秦之後,曆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