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引剑录

第057章 外传之一

字体:16+-

【南阳关风波】

城外伏击

01

太行山。

太行八义,在湘中被骗入“正义盟”充当三十六骑士,红安一战,庞思勇被乱箭射死,只剩下七人,得欧阳长天解除了身上所中“千日断肠红”之后,七人率部卒离开了湘中,回到太行。

太行八义的山寨,便建立在风景绚丽的桃花谷,这儿山势险峻,道路崎岖,高崖流水,一夫当关。过往客商,皆成群结队,不敢单行。

离这儿最近的是南阳关,传说是当年伍云召镇守之地,经过上千年的斗转星移,现在坐镇此关隘的,却是远近闻名的土霸王上官卜道。这上官卜道世袭爵位,却是一个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小人。虽然怨声载道,地方百姓却因惧于其黑暗势力,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这天,“龙刃动山河”官运昌因采购粮食来南阳城,刚入城中,就见一个骑着驴子的纨绔公子带着六七个家丁,硬将一个村姑强行拽走,后面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婆婆,连哭带求的一路跟来,却给那帮家丁掀倒地上。那村姑哭喊着,却挣不脱。

官运昌大怒,上前喝道:“青天白日强抢民女,你们还有王法吗?”

那纨绔子弟上下打量了官运昌半晌,冷冷地问道:“她,是你什么人?”

“什么人都不是!”

“那么,你就少惹麻烦。知道我家少爷是谁吗?”一个家丁趋前说道。

“我管他是谁,就算天王老子也不可恣意妄为!”官运昌冷冷地说。

“呔!原来是个浑球。你们教教他如何做人!”那纨绔公子懒洋洋地说。

几个家丁闻言扑了过来。

官运昌能添为三十六骑士之一,肯定不是易与之辈。只不过,他一向不喜欢暴力。但既然别人一定要逼他,他也决不会坐以待毙。

几个家丁刚扑过来,官运昌即展开春秋古拳,将他们打得东倒西歪。剩下两个扭着村姑的家丁见状,放开村姑,各自从腰间拔出一柄缅刀,恶狠狠地扑了过来。敢情,这两个家丁是练家子,与其他几个大不相同。

官运昌一见对方的气势,就知道这二人可没前面几个好招呼。立刻几个跟斗,翻到后面,从随从喽啰手里,接过一个长布袋,抹开袋子,亮出一柄春秋大刀。

“慢!”那两个扑过来的家丁突然止步,其中一个满脸胡须的家丁道:“阁下可是龙刃动山河官二爷?”

“你是何人?”

“在下二人,乃是南阳双屠!官二爷,咱们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你走吧,今日之事就算误会。”满脸胡须的家丁抱拳说道。

“南阳双屠,申公、申豹,虽然为人任性专横,听说也还算个人物,今日怎么做起了人家的家丁,来作这欺男霸女的勾当?”官运昌正色问道。

“官二爷何必说得那么难听?人活着总得吃饭是不?太行八义虽然颇有威名,然而做的还不是打家劫舍、拦路剪径的事,照样不怎么光彩啊!我看,同为江湖一枚,官二爷还是赶你的路,不要滋生事端。历来官匪不相争,惹怒了我家公子,恐足下就没法在太行立足了。”南阳双屠之申豹淡淡地说。

“你家公子是。。。。。。”

“南阳太守上官卜道,是我家老爷,公子就是他的爱子上官逸阳。”申公说道,“太守一向睁只眼闭只眼,不来剿你太行山贼,只因彼此相安无事。官二爷又何必硬要逼着太守大人纵兵剿匪呢?”

02

两个跟随官运昌的喽啰,其中一个凑到官运昌身边,悄声说道:“二爷,这上官某人,咱们真的惹不起,不如借机下台吧!”

官运昌点了点头,趋前两步,抱拳说道:“承蒙两位,这样吧,你们放了这母女二人,咱们各走各的,只当没碰着。”

“这二人与你沾亲?”

“不沾亲。”

“带故?”

“不带故。”

“你知道吗?这妞儿不识抬举,竟然敢拒绝我家少爷提亲。”申豹道。

“你家少爷会向一村姑提亲?”

“少爷好女色,凡有姿色的女子,他都会去提亲,不论身份。只不过通常都只狂欢一月,就休掉。”申公解释。

“那更不成,这事官某既然碰上,已经管上了,就得有始有终。放了这母女二人,官某看在二位面上,这就走。否则,官某就只好拼着与上官氏为敌了!”官运昌犟脾气一上来,强硬地说道。

申公申豹寒着脸,申公说道:“官二爷,敝兄弟敬你是一条汉子,因此才好言相劝,可不是怕了你太行八义。如果你非要一意孤行,咱兄弟只好领教一下你的春秋龙刃三十六式了。”

“好!官某也一直想开开眼界,一睹你们阴阳两仪旋风刀法的威力!”官运昌一摆春秋刀,“来吧!”

弓弦越崩越紧,看来这一战是避免不了啦。申公申豹缅刀一交叉,道:“阴阳两仪刀法,就是两人刀阵。既然官二爷指名要折解这套刀法,敝兄弟就只好以多为胜了。”

原来,官运昌只知道申氏昆仲最厉害的武功,乃是阴阳两仪旋风刀法,却不知道这其实是二人联手的刀阵。如今听得二人这一说,才知道麻烦大了。

如果以一对一,官运昌对这二人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现在以是以一敌二,并且是刀阵,奇正相生,自己是不是能抵挡得住?书中暗表,这官运昌虽是太行八义中的老二,但如论真本事,他在八义之中,最多只能排第四。这南阳双屠也是江湖上有名的硬点子,自己摊上,吉凶祸福便只得靠运气了。

箭拔弩张,一触即发。

“且住!”上官逸阳突然开口说话了。“公子有何吩咐?”申氏昆仲收了架势,回过头来,躬身问道。

“咱们给官二爷一个面子,放人。咱们走。”上官逸阳说完,便顾自骑驴走了。几个家丁,连同申氏昆仲,也只好跟在后面,迤逦而去。

……

黄昏。

官运昌骑着马,提着春秋刀。两个喽啰推着车,车上装载着在城里采购的粮食,一步步离开了南阳关。刚进入太行地界,不提防突然抢出来十几个蒙面人,人人手中都是强弓硬弩。

官运昌等三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一排强弩迎面飞来,一个喽啰无处藏身,顿时被射成了刺猬;另一个见机快,慌忙倒在车下面,避过了乱箭穿心之厄,却也与手推车,一并摔下坎去。

关运昌挥刀挡过几箭,却也没能尽数躲过,肩膀上也中了一箭,顿时摔下马来。又有七八个蒙面人,个个手提朴刀,从草丛中蹦了出来。

官运昌强忍伤痛,奋力爬起,大声喝道:“鼠辈,报上名来!难道不认识你家官二爷吗?”

为首的蒙面人“嘿嘿”冷笑两声,顾左右道:“谁取得这匹夫的人头,赏黄金五百两!”这话一出,蒙面人们舞动扑刀,直向官运昌扑来。

官运昌一声狂嚎,奋起残力,将“春秋龙刃三十六式”施展开来。

两个趋前的蒙面人,顿时被腰斩两段。另外五刀手心中大骇,停驻不前。

但此时,那领头的蒙面人已凌空跃到,一挥朴刀,便将官运昌的头颅斩了下来……

“吕教头好功夫!”那些执强弓的蒙面人齐声赞道。

“嘘!”吕教头(即领头蒙面人)做了个禁声动作。

03

摔下坎的喽啰,顺势钻进草丛中逃得性命,一路偷爬着回到了山寨。

“吕教头?”刘显隶听了喽啰回报,顿时昏厥过去,半晌方醒了过来,说道,“吕教头是什么人?你们二爷在南阳关究竟得罪了谁?”

喽啰支吾不过,只得将南阳关义救村姑母女的事倒了出来。

“这就是了,上官卜道府上有一个士兵教头,名叫吕志民。”黄海生说道,“那吕志民,本是琅琊派高手,十年前因触犯门规,被逐出了师门,后来不知为什么,就被上官卜道笼络了过去。”

“毋庸置疑,这暗算官二哥的,必定是吕志民。”马莫奇道,“只是现在朱古良和赵芝璐去天台山没有回来,这可如何是好?”

原来,朱古良与庞思勇二人,乃是太行山寨中以智慧称雄的人物,庞思勇死后,寨中一切大小事务都着落在朱古良身上。赵芝璐是八义中第一高手,通常朱古良都会将他带在身边。

话说张余笛得知二哥死讯,勃然大怒,就要吵着带人去南阳关报仇。刘显隶一来考虑到没有实在的证据,二来也不想随便与官兵发生冲突(假如幕后凶手不是上官卜道,无端引起争斗可不合算),为今之计,只好等朱古良回来,再作计较。

偏是张余笛乃火爆脾气,当晚就向二十多个喽啰批露:“来日必将进攻南阳关,为死难的官二哥报仇雪恨。”

有两个喽啰,一个叫陈达,一个叫李江。深知南阳上官氏不好惹,心想这下子去捅马蜂窝,肯定是凶多吉少。于是乘张余笛熟睡之机,刺杀了张余笛,带着人头,投南阳关去了。

正是:人情如纸薄,势利比心真。

要知后事。请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