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中引剑录》的主线和素材
穿越小说,多半都是穿越到宫廷,或者穿越到历史,也有穿越到名作家的武侠世界,更多的是穿越到前辈名作家的故事中。很少有人写穿越到崭新的江湖,作者作了个大胆的尝试——让我们普通平凡的主人翁(陈天鹏)穿越到冷兵器时代、子虚乌有的时空去吧。
由此,笔者便借助于一个荒诞的传说(植物人无故恢复意识的故事),而陈天鹏、陈天娇姐弟二人便成了故事中的主角。他们穿越的前后始末,便成为该作品的主线。
想到这个主线之后,心中便有了一点谱,这个传说虽然荒谬,而且有**倾向,但自古以来,不知者不为罪。至于真相大白后带来什么样的悲哀,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笔者曾读过故事会中一个类似的故事,但那写的是山区无知农民,为避免因调婚带来的悲哀,兄妹二人“ 结婚”了,当场就气死了母亲。后来兄妹二人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这个故事的主题,虽与拙著没太大关系,但却与拙著有着相同的遗憾。
主线有了,现在就要考虑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首次创作,从陈天鹏躺在病床中,等候流星出现,然后穿越异世。后来感觉到这种写法太过概念化,就象作画,免除了观察,然后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死搬硬套,外行看了还没什么,内行一看,就会感觉乏味。因此后来就删除了这个模式,而且去掉了流星续命的荒诞传说。然后以人物的直接活动开始,写陈天鹏因瞒着父母放弃读师范大学,进入武校,圆其公安梦,却因此而惶恐不安。
接着写他几年后,顺利考入公安。却在走马上任当儿,发生病变,医治无效穿越异世。
最后,这故事是由陈天娇传出来的。所以穿越后的陈天娇(柳红衣)必须得死,否则她就无法还魂,这故事也就流传不出来了。
有了故事了开头和结尾,现在就是寻找素材写陈天鹏穿越后的故事。
首先,得给他找个肉身,这肉身恰好也要面临垂死(最好是已经死了),然后遇神医将其还魂。这种套路是有点老,但也还是可以借签的。其实这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于主题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影响。
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内容。本书选择了几个从生活中摘取的故事加以演变,然后循着主线前进。第一个故事,异世民间斗水霸:水霸,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些横行乡里的暴发户,勾结地方官吏一手遮天。本故事的原版,是暴发户勾结地方官,霸占农田灌溉水利资源,引起民变,后来被告翻,受到了惩罚。但在封建社会里,贫苦百姓就只能依靠“侠士”来伸张正义了。
第二个故事,投亲拜师:紧接上面一个故事,投靠亲戚遭遇暗算,拜师途中频逢险阻。这故事的原版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虽然不是象小说上说的,意欲谋其秋水剑,但一些所谓亲戚,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暗地里却妒火中烧,设置各种障碍来阻拦优秀后生的努力进取,这种事情却是随处可见的。
第三个故事:霍天东以德报怨,仗义为师。这故事却是来源于老人们流传着的一个地方传说《义服纨绔哥》。
第四个故事:欧阳长天与“正义盟”抢征六寨一庄。源于本地传说《三打金盆国》,作者将其演变加工后,变成了本书的故事章节。
最后的故事:见父揭真相,勇斗太监公公,巧诛九幽上人。这些故事就纯属虚构,目的是为了使故事完整,也为了使故事沿主线进入尾声。书中的地址人物,全部虚拟;但整个故事,却不全是凭空捏造的。
二 浅论抄袭
抄袭,分为两种(个人见解)。一种是有意抄袭:即看到某人某段作品文字相当别致,就抄袭过来作为己用。有的人,却在别人文段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删减一些。这种抄袭还稍好一点,象《那一剑的风情》、《边城刀声》那种整篇的复制(就改动一些人名地名),就真的让人感到很无语。
另一种是不经意间的抄袭。通常来讲,故事内容纯属杜撰的,就免不了会抄袭,因为那不是自己直接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而想象的空间,又仅仅基于作者曾经阅览过的小说或影视内容,那即便是不抄,也一定会袭的。读过《说唐》、《岳飞传》、《水浒传》、《杨家将》和《李自成》、《薜刚反唐》等小说的人,会发现这些书中,也有抄袭部分。诂计就是作者除了主要故事外,其他的就是为了连接故事主线,而杜撰的一些细节。而杜撰,就难免会借用别人的故事细节了。虽然不是原文照抄,但大概细节却也是偷来的。
即使是标明了“本故事纯属虚构”,也是有生活底本的。因此,小说,它就是生活的投影。假如脱离的人情世故,脱离了自然常识,纯粹的去打造一个莫须有的世界,那必然会步入抄袭的轨道。即使是玄幻或神话,也是脱离不开实际生活的。如《西游记》,那上面的玉皇大帝、孙悟空虽然是捏造的,但也是影射的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世上某些人,却入了岐途,认为只要沿袭了他人的一个动作、或是一个词句,就视为抄袭。笔者认为:假如一言一词、一个比喻或一个解说的借用,都算是抄袭的话,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不抄袭的文章了。因为,中国汉语肯定是被前人用完了的,除非你自己去创造一种个人语言。而这样的语言,读者又如何去领略、如何去接受呢?
巧合、雷同,这在很多作品上都难免会出现,关键的是你的整个故事、主题是不是剽窃了他人的作品,如果这些都剽窃了,那才是真正的抄袭。
其次是套路,从主题、内容到布局谋篇,完全仿照前人的成功作品,那其实也算是一种抄袭,就跟画画的人临摩一样,即使你临摩得十分逼真,那也是膺品,就和仿制品没什么区别。但是象美术、音乐、书法等,搞搞临摩也还需要功底,也还需要训练,还可以算是一种努力和勤奋的结果,而小说的抄袭,那就让人感觉很无语了。
总而言之,对于抄袭这一说法,我们不能较真到每一言每一语,作为小说、故事,要从故事情节、文章主题、布局谋篇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等等上面去验证,是不是抄袭了他人的作品。
三,关于《欧阳长天外传》
笔者老早就打算为《湘中引剑录》中的主人翁(欧阳长天)写一个外传。正如编辑老师所说,拙著《剑啸秋水》与《湘中引剑录》,时间跨度太大;而且欧阳长天游侠江湖二十年,如果没有什么感人的故事的话,又何来侠名满天下?为此,鄙人不揣笔拙,现在决定给我的主人翁写个外传。
这个外传主要讲欧阳长天,因此附录在《湘中引剑录》之后。同时,笔者发觉现代的读者,大多都很讨厌“文学味”太浓的作品,他们感兴趣的,是故事——清楚明快的故事!所以,笔者决定摒弃《湘中》、《引剑》中的诗词形式,以直接、简单的格式,来叙述这个外传。
这个外传,叙述了欧阳长天经历了挫折之后,终于感受到了曹芳儿矢志不渝、默默承受的人间真爱,终于结成伉俪,纵马江湖。其他的故事,就暂时不透剧了,因为本书继续以悬疑形式层层推进,将读者带入神思遐想中。
唯一相同的是,本故事仍以实际生活中所见所闻为底本,用一条线将各个新的发现、新的感觉串起来。其实很多故事(小说),都是作者把本不相关的故事,用一根线巧妙地穿起来的——实际上这些剧情和细节,它的原始生活底本,有的可能就发生在昨天,有的可能发生在解放前,有些甚至是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有的带着极浓厚的、荒诞不稭的色彩,故而很多人都不屑去摘取。笔者将它摘来,去掉了荒谬的论调,重新用辩证的思想去作了“自以为是”的诠释,最后才融合到小说章节里去)。
写武侠小说,不是写超人,更不是写枭雄。只要理正了侠的观念,懂得了“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含义,弘扬正气驱除邪恶,那么身边的故事都可以渗入侠影。假如心中没有正气、没有侠义,那么在你的实际生活中,就无法钳入侠的形象。
生活中奸邪、私心和欲望,其实就是奸恶的生发之源。有奸邪的恣意妄为,便会与正义产生冲突,侠义也就应运而生了。
笔者初初尝试写长篇小说,经验不是很丰富,写本书的目的,意在纮扬侠气(即侠的气质)和正义。不足之处肯定很多很多,尚望读者诸君,不吝批评指正!
叠岭长风
2017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