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狂暴君

第七十四章 财政危机终以解

字体:16+-

物以稀为贵这个词在哪里都适用,若是他擅自增加名额,虽然短时间内可以募集到大量钱财,但从长期来看,就不免有些自砸招牌了,而且这样一来也会严重损坏他作为大夏国君的信誉,这样的计策可用一次,用第二次文武百官就没人再相信了。

他望向前方,似乎眼前伫立着巍峨的功德碑,听着百姓们的祷告声,他心里感到无比的轻松。

他深知这座碑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代表着百姓们的心意,更在于它的珍稀与稀缺。

田雨的提议让夏延一言否决,因为这种贪小便宜的手段在他看来只是一时的得利,却会严重损害他的声誉。对于夏延来说,信誉和统治一样重要。他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威望。

信誉两字说小可小,说大可大,一个地痞流氓的信誉自然分文不值,但一个大国国君的信誉却是千金难求。

这种竭泽而渔的事情他绝做不出来。

诸事已了,夏延送走百官,又赶忙让奉天殿内原来看守官员的数百锦衣卫前去支援皇宫午门守城的兄弟。

守城的锦衣卫人数之少,实在让他担心不已。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大事。

前两日在奉天殿时,外面似乎又传来了消息,琦然流民与日俱增,已经开始聚成阵势,开始冲击各个省郡要镇,这让他一阵心惊肉跳。

各省各州的情形十分危急,片刻都耽搁不得,一个不慎,整个大夏都将生灵涂炭,陷入战火。

眼下筹集到了银两,他得赶紧赶往琦然附近患灾的地方,安抚万民要紧。

夏延又转头看向还被绑在石柱上的萧呈文,眼神变得冰冷了起来。

“老贼,你的赎身钱可别忘了交了!”

……

皇宫午门城楼上,阳光从东南照过来,正对着皇宫正面,将城楼上驻守的锦衣卫身上的盔甲映的闪闪发亮。

正是千钧一发之际,”砰砰”的声音四处响起,萧氏几个宗家子弟已经开始用攻城擂撞门了,再有一时片刻就能把皇宫大门撞烂。

一声急报传来,号角声高高扬起,紧接着是大量的人手从宫内向来奔出。

听到喜讯传来,城楼上锦衣卫们都大松了一口气,连续驻守了五天五夜,他们早就累坏了,纷纷和新来的弟兄换下岗来,该休息的休想,该睡觉的睡觉。

危机该解决了。

前部分人马赶来后,又有五六百数的生力军站到墙头,锦衣卫们的气势陡然高涨了起来。

望着城门下闹事的富家子弟,原本驻守的锦衣卫眼神都变得凶狠了起来,若是这些人再不知趣,胆敢擅闯皇宫,不留下几具尸首的话,他们就把名字倒过来写。

看着气势汹汹的锦衣卫们城楼下的富家子弟显然一惊,命令合抱着攻城擂木的侍卫们停了下来。

吕广林握住一柄百石大弓,三剑连珠,每一箭都射掉一个富家子弟的帽子,吓得几人抱头鼠窜,赶忙躲到一众侍卫身后面。

人群中一阵惊慌,他们哪里见过此等箭术,一个个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吕广林得到身后锦衣卫人手的助力,信心大增,喝道。

“大胆刁民,再不退下,我叫你们颗颗人头落地。”

富家子弟们悻悻不敢出声。

看向吕广林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恐惧。

此时,吕广林立于城楼之上,手持百石大弓,眼神冷峻,目光犀利。他身上的锦衣卫装束,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勇气。人群中的富家子弟们惊骇不已,看着他身上沉甸甸的弓箭,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洒下一地的鲜血,人头落地。

吕广林不虚,他精湛的箭术自然不会让这些富家子弟有半分机会。他脸上不见惊慌,反而显得更加镇定自若。他知道,这场战斗,不只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他所侍奉皇室的威严与尊严。他必须全力以赴,无惧无怯,担当起守卫宫门的责任。

声势已经夺人。

他的手指间,轻轻弹动着弓弦。他观察着对面的富家子弟们,心中暗自好笑,这群跳梁小丑,真是不听劝诫,不知好歹。

又一批锦衣卫们赶到城墙之上,这些身量高大的壮汉,威风凛凛,愣是震得富家子弟们差点倒退了一步。于是,富家子弟们胆怯了,连连后退,像被踩到尾巴的老鼠一样。他们还先前人多势众,才敢这样猖狂,现在形势逆转,哪里还由得他们肆意妄为。

吕广林抬起手,一声令下,城头上的锦衣卫弓手,如鹰隼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们三三两两张弓搭箭,展开了令人震惊的准度。几支长箭,如同银鱼一般,在空中划过一道虹纹,直冲城下而去。吕广林的长箭,就像闪电一样,追随着他的意志,穿透了富家子弟们身上薄弱的护甲,直接坠落在地上。他的箭术,不仅仅是机敏,更令人崇拜的是他的极致的技艺。

不消片刻,连做和事佬的京城府伊都跑的无影无踪了,只剩下一脸懵逼的富家子弟站在城楼下。

城门前的富家子弟们,终于懂得了怕,他们宛如残花败柳一般潦草而去。旋即,听到了城外远远传来的警钟声,吕广林一声令下,锦衣卫们手里的弓箭,如一团满天花雨一般的击打城下。富家子弟们看了看吕广林的身影,只能默默地咽下这口恶气。锦衣卫副指挥使的威风众人都已经见到过了。

看着城下望风而逃的富家子弟们,吕广林忍不住骂出声来。

“狗东西,欺软怕硬的狗东西。”

锦衣卫们闻言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

大风扬起,天空渐渐晦暗了下来。

夏延看着手里宣纸上一个个大臣的名字,笑得合不拢嘴,整整一百个名额,除去田雨和几名寒士官员的几千两白银,几乎每一个名额都卖出超过了一到两万,甚至还有三十几个十万两和十几个二十多万的,四五十万的也有一两个。

但是,最令他高兴的还是最后萧呈文这个老狐狸带来的惊喜,他着实没有想到萧老贼一人捐献的银两就超过了文武百官众大臣的总数,高达一千万两。

除去赈灾救险恐怕也还能剩下不少,至少这一年来他不用再为财政问题担忧了。

这一场皇宫闹剧,终于是草草的收了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