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中國考古探秘紀實文學叢書(全11冊)

輝煌的陵園

字體:16+-

四百年後的今天,人們走進這座陵園,所得到的第一感覺依然是它的輝煌與壯麗。麵對一塊塊雕刻精美的巨石和華麗壯觀的地下宮殿,感歎之餘,不免對當初的建造者有如此精湛的技藝而感到驚詫,因為它幾乎囊括了中國古代建築風格與藝術之精髓。這是中華建築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傑作。

興建定陵的建築物料,主要是城磚、巨石、楠木和琉璃製品。由於陵墓規模宏大,工藝要求十分精細,所以對建築物料的選驗就顯得格外嚴格。

定陵用料最多的當屬城磚,其產地主要是山東的臨清。這裏地處黃河下遊,又是京杭大運河的必經之路,土質優良豐厚,交通便利,是製磚和運輸最為理想的地方。自黃土高原流失下來的粘土,經過千裏浪淘淤積到臨清以後,已經變得質純無沙、細膩無比。製磚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將泥土挖出,經過冬季冷凍,春天化開晾曬,然後過濾,長期漿泡、摔打、製坯等多種工序,最後才燒製成磚。這種磚長0.49米,寬0.24米,厚0.12米,重24公斤,抗壓係數大,質量極好。為便於檢驗,每塊磚上都打有窯戶、作頭匠人、年月等標記,查驗不合格者,一看標記便知出自何窯何人之手。因為此磚色灰稍白,故稱“白城磚”。早在萬曆二年(1574年)四月,此時雖然沒有大的工程項目,但已開始諭令臨清各窯,每年為皇家燒造白城磚120萬塊。

除臨清外,河北省武清縣也曾燒製白城磚。武清縣燒製白城磚始於萬曆二年(1574年)九月,宛大縣民王勇上奏說:“今有武清地方,土脈堅膠不異臨清。去京僅一百三十餘裏,較臨清近兩千餘裏,一改興作,不但糧船、民船不苦煩勞,抑且為國節省,生財實效。”經工部校議,令武清每年燒造30萬塊。自定陵動工後,兩地的燒造數量又有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