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师

第189章 君臣对弈

字体:16+-

那拖拉机对比大男孩蒸汽机车,每个零件都缩小了二十倍,可组装后依然很大,平时挑水用的木桶,足足灌了五六桶才将水箱灌满。

水箱的下方,是燃烧舱。

于嘉命令军匠们,先将煤炭引燃后,再顺着炉口加入了燃烧舱。

燃烧舱煤床底部,是一排可以移动的金属格栅,有一个操纵杆连接。

平时的时候,金属格栅留有一些缝隙,煤炭燃烧成灰烬后,灰烬会自动落入格栅下方。

如果车辆不用了之后,拉动操纵杆然后摇摆,格栅会跟着摇摆,便可将燃烧舱所有煤炭排空。

燃烧舱下方是灰盘,为了保护环境卫生,于嘉底部做了盖子,存满了定点投放。

燃烧需要空气的辅助,这台蒸汽拖拉机空气入口位于金属格栅底部,灰盘顶部留有很多的进气口,从而最大程度增加了空气与煤炭的接触面积,发挥最大的燃烧效率。

没过了一会儿,发动机上方的泄压阀就呲呲响了起来。

于嘉见状,连忙拉动扳手,白花花的热气,便顺着轮子两侧泄压阀呼呼的冒了出来。

泄压,是为了停车时而用。

穿越者就是占便宜,要是自己研究,他可没有本事第一次就想到泄压阀。

也是穿越前有这方面的知识,才没经历爆炸的事故,一次成功。

蒸汽机两侧,有四个大管子顺到驾驶室上方,两个是烟囱,两个是泄气阀。

泄气阀与泄压阀不同,这里只往外出热气,能有效避免水分的流失。

原理就在于离心力,热气往外出的时候推动甩干桶,强大的离心力能将水分都甩回去。

到了这一步,一级干燥就此完成。

于嘉又不厚道了一次,用了后世的技术。

还有过热器,节流阀,刹车系统等等,通过这几处管道,最后将蒸汽运输到达汽缸、活塞……

拖拉机不像火车拉那么多车厢,只要两组活塞动力就够了。

蒸汽机对比内燃机的优势,不仅仅是燃料多样性、动力大两大特点,还有不需要变速箱。

活塞外部连接杆,直接安在轮子上,蒸汽供给量大的时候,活塞往复运动做的就快,从而车子跑得就快。

同理,打开泄压阀,蒸汽向外流动的时候,活塞也就没有了动力,刹车或者惯性停止后,车子就能停下来。

于嘉见压力差不多了,关闭了泄压阀,猛地拉开油门杆,向各部位灌入蒸汽之后,再用力将油门杆全推了回去。

此时,气缸内蒸汽便成了压缩蒸汽,过了两秒之后,于嘉缓缓的拉动油门杆。

库吃、库吃……

这一刻,那些军户们也都瞪大了眼,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一幕,面前这硕大的铁疙瘩,竟然缓缓的动了起来!

紧接着,于嘉将油门杆又向外拽了一些,那拖拉机又加快了一些速度,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于嘉并没有开得太快,只不过是三十迈左右。

虽然现在速度不高,但此次尝试,完全可以证明在这个时代能搞铁路,路不平但钢轨平,不是这台拖拉机开不快,是他为了安全不敢开快!

最后,测试了一下转向系统,都没有毛病之后,于嘉掉头将拖拉机开了回来,打开泄压阀,拉动刹车后,拖拉机稳稳地停了下来。

哗啦啦!

整个军器局响起了惊雷般的掌声,朱瞻基更是激动,几步便跑了过来,小心翼翼爬进驾驶舱内,指着一堆操纵杆,询问这个询问那个。

于嘉总不好说不教,便带着朱瞻基开了两圈,这才停在了原处,前后拉动煤床格栅几次,将燃烧正旺的煤炭从燃烧舱放了出来。

嗯?

朱瞻基不明白地问:“先生,咱们不是开着它回去吗?”

于嘉摇了摇头,说:“皇孙,这机械过于庞大,为了安全起见,他的行动速度不能比马车快。这次只当测试,等机体和水完全冷却,咱们把它拆了,装载五十辆马车之上,回到京师再组装起来。”

哦?

安全起见……

朱瞻基此时此刻,从最开始的佩服已经变成了五体投地,他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默默认定,他一定要做于嘉的徒弟,他一定要让面前的人留在京师!

今天,正好是年十五,元宵佳节。

军器局大会餐,并在广场上点燃了篝火,于嘉和朱瞻基玩得都很高兴。

尽管,这里元宵节,不像皇宫和城里那样张灯结彩,从正月初八上灯到正月十七落灯,可也是热闹非凡。

次日一早,于嘉便带着军匠们将蒸汽拖拉机和三姐车厢拆了个稀碎,让锦衣卫出去买了五十辆马车,所有零件都装在了上面,又向军器局借了一总的骑兵护送。

两天两夜的奔马疾驰,终于在第二十八天的早晨,众人看到了京师的城墙。

朱瞻基高兴地说:“先生,咱们回来了,你赢了!内阁那群大鼻头输了。”

于嘉笑而不语。

他又偷用了后世的技术,四年多造了这么多东西,没有一个是他发明的,想想也自豪不到哪去。

与此同时,奉天殿,百官正在朝会。

如今,安南国的事儿已经板上钉钉了,朱棣是不可能放弃开疆拓土的机会,到手的土地再扔出去,也不准大臣在上书此事了。

朱棣坐在首位上,脸黑如墨。

这些日子,他一直准备给于嘉封个侯,官可以小一点,但爵位必须要有,毕竟功劳在这儿摆着。

然而,对于嘉的封侯之事,除了那些征战沙场的将领,其余百官都不同意。

朱棣不是昏君,也不是独断之君,一次又一次被百官否定,更是气得不行。

“朕钦点仙婴为丙戍科状元,你们私下里说朕胡闹,别以为朕不知道!那状元之事朕不和你们谈,朕已经给他了。朕不明白,仙婴封侯之事,怎就不可?”

这时,解缙走出人群,躬身作揖:“皇上,于嘉抗皇命在先,违反军令在后。臣觉得,他尽管立了功,最多就是功过相抵!如果那样都能封侯,以后出征,将军们都这样立功,大军岂不成了一盘散沙?”

朱棣无奈地闭上了眼,他又一次被这个腐儒给怼了,就在这大殿之上,一点面子都不给留!

如果不是百官都看着,如果不是怕天下众生之口,他真恨不得冲下高台甩这个解缙两巴掌。

要知道,读书人的嘴是很可怕的,天下人的口碑也是很可怕的,建文四年他一怒之下杀了方孝儒,并诛了他的十族,整整半年之中,江南一带到处都是祭拜方孝儒和骂他的声音……

此时此刻,解缙说得不无道理。

朱棣想了想也对,如果这次给于嘉封了侯的话,那以后每个将领随军出战都不会听主将的命令了,都像放散羊一样,带着本部直接就跑了。

朱棣一拍龙椅,愤怒地站了起来:“行!解缙!解大学士!眼光是真独到啊!你是期盼大明战争不断是不是?”

解缙甩了甩袖子,跪在地上低头,大义凛然的说:“皇上,臣当然希望大明国泰民安,不起刀兵。臣只是说,于嘉不能以此战功劳封侯。就算要封侯,也不能用这个理由!那样,会有损皇上在天下人心中的威严!”

朱棣咬牙切齿,无奈闭眼。

这时,礼部尚书郑赐也站了出来。

“皇上,这样不符合礼法。虽说攻打安南于嘉功劳最大,可他先是违抗了皇命和军令在先,功过相抵。虽说功大于过,可这么一抵,便达不到封侯的条件。”

礼法?

朱棣微微一笑,他篡位时候符合礼法吗?“郑赐,你还挺会抵的,下回出征让你当先锋,同样八百人冲一下,也给朕打个胜仗!回来,朕给你讲究讲究礼法!”

呃……

礼部尚书郑赐当场就懵了。

皇上什么意思?

这话说得多余了呗?那礼部不讲礼法讲啥呀?

他身体不好,满朝文武皆知,这要是让他上了战场,别说带兵打仗,吃不好睡不好的,恐怕会死在路上啊!

朱棣挥了挥手,让解缙和郑赐走回了人群,强挤出一抹笑容。

“朕也考虑了,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至于死,但他违抗军令和皇命在先,立多大功劳也不能封侯。但是……”

说到此处,朱棣眼睛一瞪,指着人群中的解缙说:“大绅与仙婴叫板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二人约定,一个月造出那个叫蒸汽拖拉机的东西,造不出来,仙婴回去当知县,造出来,仙婴不仅是状元,还要封侯!”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点了点头。

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得意的人在武英殿吵了起来,不仅奉天殿的百官,估计街上的百姓都知道了。

朱棣瞄了眼百官,冷冷道:“仙婴说,那拖拉机耕地比牛快很多,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儿!现在,距离约定时间还剩两天,朕已经派人去宁波看了。两天之后,如果于嘉做出来了,朕到时候给他封侯。朕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到时候你们再碎嘴,别怪朕不讲情面!”

百官都互相看了看,同时躬身作揖。

“臣等知晓!”

百官虽然都答应了,可看表情,谁也没相信于嘉能造出来。

以往奉命做事,都是五天送回一个奏折,这都二十八天了,一个奏折都没送回来,肯定是牛吹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