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师

第65章 李刚入府

字体:16+-

于嘉准备了两面旗,一红一绿,告知红色是关闭,绿色是开启,阀门处让苏铭带着几个壮汉守着,看到信号就打开。

那几个壮汉,先是走上水泵平台,摇动水泵,灌满了水塔。

而后,于嘉举起绿旗,苏铭打开阀门。

没过几秒钟,田地里一节一节竹管便震动了起来,打好的细孔向上呲着水,两亩地,不多久就全湿了。

哗啦啦!

顿时,七百多人同时鼓起了掌。

更有甚者,竟然给于嘉跪了下来!

他们长这么大都没见过,甚至从来没听说过,农田能够自动灌溉。

可现在,他们是真真切切的见到了,农田是可以自动灌溉的。

这样一来,如果在水塔里加入粪水,喷出来的就是肥料,又不干旱,还经常施肥,谷作肯定会翻倍的增长!

于嘉发现大家都跪下了,连忙上前,高声道:“都起来,跪下干什么?”

夕阳里将近七百的百姓,无论老人孩子,都齐齐喊道:“里长,我们跟定你了,这辈子都跟定你!”

“里长,明年我们去找乡老,让他继续任命你做里长!”

“对对,就算乡老不同意,换了里长,我们也都听你的!”

……

一时间,人群中说什么的都有。

其他八位里长,脸上也没有难堪之色,也都高兴地说:“大郎,就算明年换了里长,我们八人也都听你的!你永远是夕阳里的实际掌控者!”

国以民立本,民以食为天。

肥皂、铅笔、玻璃、洋井挣钱虽然多,可远远没有这次事情带来的震撼大,在百姓的心中,金钱都是次要,最主要就是粮食和田。

没有粮食,钱就是费铁……

“各位,大家都起来吧,我不过就是里长,你们跪我,不是折我的寿吗?起来吧!”

于嘉这么说,那些人才站起身来。

回到夕阳之家,一家人围在一桌,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未来。

苏毅建议,先不让大家开垦荒田了,二百顷根本种不过来,家家户户都有荒废。

这也正是于嘉的意思。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个时代,想要开垦田地容易,想不要可就难了,如果良田荒废成牧场,官府是要降罪的。

“大舅,之后的一切你来规划吧,是先铺路还是先盖房子,先生产还是先改造田地,都是你说了算。”

行!

苏毅很坦然地答应了下来。

当晚,满新雨解开了于嘉左胳膊上的纱布。

伤疤已经结痂了,一部分都粘在了肉上,揭纱布的时候,满新雨还不小心撕下了一块伤疤,心疼得连连自责。

用烈酒重新清洗了伤口,满新雨找来新纱布,重新包好了伤口。

看来,还要等上一个月才能拆线。

次日,上午,县府后门。

田贺宝和十几个秀才,还有方卓航和卢文,早早便在这里等候了。

见于嘉牵马过来,身旁还跟着一个人,卢文和方卓航便快步迎了上来。

“于兄!清湘先生?”

“方兄,卢兄,这位是清湘书院掌柜,李刚李清湘,你们也应该认识!他也是知县大人的门生。刚哥,这两位同我一样,是大人的新门生,卢文、方卓航。”

二人躬身作揖:“失敬失敬!清湘先生!”

在这迁安县,年轻一辈的书生,没有一个不知道李刚的,毕竟县试之前,大部分人都在他那里读过书,也向他请教过。

算来算去,这里边的人,有一多半也是他的门生。

三人行礼之后,那同为知县门生的十几个秀才也迎了上来,齐齐躬身作揖:“清湘先生,你也来做大人的门生了,真是太好了!”

李刚抱拳作揖,回礼道:“众位兄台,别来无恙!李某有礼了!”

经过三天前,江平介绍了于嘉的身份后,那十几个秀才也不同田贺宝一起对于嘉横鼻竖眼了,背后也不谈论于嘉了。

唯独田贺宝板着一张脸,可能是心中的气无处散发,也可能是把自己地位看得太高,不屑于新人为伍,只是双手抱着膀子站在前方,并没有和李刚打招呼。

哼!

田贺宝背对着于嘉,讽刺地笑道:“于嘉,你所说的自动灌溉,还有二十二天,效果如何了?现在和我认个错,咱们的赌局就算了,以后还是同窗,你也不至于输得太难看!”

于嘉并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李刚,说道:“对了,刚哥,最开始你不是说,你在县府有一些关系?”

哈哈哈!

李刚挥了挥手,仰头笑道:“别提我那个关系,就是东街大婶往里面送菜,说不上话的。最开始,你威胁我要喊,我拿来吓唬你的。”

“真有你的!”

二人相视而笑,众人不知道二人说的什么,但也跟着笑了起来。

田贺宝也知道李刚的名号,学问远在他之上,便没有讽刺李刚,但也没有打招呼,而是瞪着于嘉说:“泼皮,我在和你说话,你没听到吗?”

“我听到了!”

于嘉背着双手,高高地昂着头,转回身说:“我为什么要和你认错?是你挑衅在先,还要我低头,你是有多大的排场?我劝你和我认个错,否则,你很快就会穿裙子,在青楼面前出丑了!”

哈哈哈!

田贺宝昂着头,满脸讽刺地笑:“还在强撑,你继续撑着,继续打肿脸充胖子!实话跟你说,过不了今天,你就输了!这是最后一次道歉的机会,否则,你真要穿着裙子,在青楼门前跳舞,跪下和我叫田爷了!”

“等会儿……”

读了这么多年书,像田贺宝这种自命不凡的人,李刚见得多了,也有几十种对付他的方法。

刚想上去和他掰扯两句,县府管家却打开了门。

“各位,请随我进府!”

李刚只得先把话咽了回去,等着结束之后,再和田贺宝过过招。

众人随着管家进入县府。

县府书房内,后边多摆了一套桌椅,茶壶茶杯、笔墨纸砚都有。

知县江平笑着迎了上来:“清湘,有你来,我这书房蓬荜生辉呀!”

李刚作揖道:“大人过奖了,以前,是我玩心太重,多亏认识了大郎,我才发现,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还多亏了大人不计前嫌,让我这不识时务的人到书房来呀!”

嗯?

李刚和江平,之前有个交集?

在二人的交谈中,于嘉这才知道,江平曾经两次派管家去请李刚,鼓励他考乡试,进县府书房读书,可李刚之前没想着考乡试,所以都没有来,卷了江平两回面子。

于嘉不由得,对江平再次产生了一份敬意,不愧是通过会试的贡士,他的大气和肚量,远不是田贺宝那种小人能比的,包括自己,可能也做不到这点。

如果自己去请一个人两次,两回都被卷了面子,很可能这辈子,于嘉都不会再用那个人,就算浪子回头也不行。

看来,要向江平学的东西,不仅是气度和度量,其余还有很多。

江平满意地拍了拍李刚的肩膀:“好!浪子回头金不换!明年的乡试,你一定考中一个举人回来!我看好你!”

“多谢大人!”

江平挥了挥手,众人落座。

如同之前一样,江平先讲了上次考卷的题,在场的十几个人,经贴题,几乎都没有错的。

那填空、补句,只要背好四书五经,想答错也挺难。

表判、策论、八股文讲了一个时辰,分析了上一次题的关键点,又给所有人,重新发了一份考卷。

田贺宝回头,瞪了眼后面。

李刚在洪武十九年,便考中了迁安县的院试榜首,而田贺宝,是洪武二十五年才考中的院试榜首,李刚是他的前辈,他自然不会上去惹那个骚。

可于嘉、方卓航和卢文不同。

在田贺宝眼中,他们不过是半大的孩子,刚来就得到知县的大人的赏识,这对元老来说,就是一种侮辱!

这时,江平笑着说:“大郎,那个自动浇灌农田,研究得怎么样了?”

还没等于嘉回答,田贺宝抢先起身,作揖道:“大人,那个自动浇灌农田我创造出来了,大人可否赏光,去寒舍一看?”

哦?

江平眉头一皱,略有兴趣地说:“萱宁,你创造出来了?不错不错,大郎提出的建议,你先拿下了!可见,我这书房人才辈出啊!那各位就收好卷子,咱们就去萱宁的家,看一看,那自动浇灌是什么新奇的玩意。”

田贺宝又说:“大人,我与于老弟有一个赌约,看谁先做出所谓的自动灌溉。让于老弟去看可以,我有一个条件先说明,他不准使用我的方法。”

呵呵~

“你们俩还挺有兴趣,还弄个赌约,行,我答应你,不让大郎用你的方法。”江平转头看向于嘉,问道:“大郎,那你的自动灌溉,研究得怎么样了?”

于嘉作揖,恭敬地说:“大人,我的自动灌溉,还不是很完美,需要改进一下。”

如果研究出铁的斯特林,连接水泵自动上水,铁匠铺再做出旋转喷头,田地里的竹管都换成铁管,那才叫完美!

好!

江平一拍桌子,朗声笑道:“这才是我的门生该有的样子,勇于争先,敢于创新!我今天恰巧不忙,不如,就叫上两位师爷,咱们一起看一看,你们二位的制作成果。大郎,你也不必紧张,萱宁是你的前辈,比不过他也是正常的,就算输了也别气馁。”